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面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和疏浚工程的设计条件和施工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二期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情况,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以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施工组织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2.
全面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和疏浚工程的设计条件和施工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二期工程设计方案的优选情况,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以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施工组织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3.
分析豹子头~柳沙娘滩的成滩原因,提出以疏浚为主,整治建筑物的辅助整治原则;在定床试验和定床加沙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回水变动区河段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航道治理实际情况,航道整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目前河流重点整治工程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目前航道整治特点,分析目前航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施工技术,提高航道治理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包括优化航道和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调整施工方案等,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的航道整治效果。结合2个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动态管理在工程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对于类似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竹岐--侯官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是闽江水口--福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重点河段,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探讨该河段浅滩成因及演变特点,重点论述该河段整治原则、整治方案,以及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口重大穿越类工程——上海市天然气过江管工程为例,研究了长江口水域穿越工程与规划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及相关工程措施。上海市天然气过江管工程与规划瑞丰沙整治工程、堡镇沙护滩工程平面相交,隧道建设与规划整治建筑物的实施相互存在一定影响。为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做好相应安全防护,同时确保不影响规划工程的实施,有必要就本工程对南北港规划整治建筑物的影响及措施开展专题研究。采用比较成熟的η-ζ法进行隧道结构的内力计算,结果表明,规划瑞丰沙整治工程、堡镇沙护滩工程引起的天然气过江管的变形超过变形控制标准,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单独实施近期方案可消除规划堡镇沙护滩工程对隧道A线的影响,但无法消除规划瑞丰沙整治工程对隧道B线的影响,需在瑞丰沙整治工程建设时同步实施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洞庭湖双向水流浅滩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水流河段浅滩整治的原则,并应用到洞庭湖区白沙至茅草街河段航道整治中。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顺流、逆流水流流态,选择对冲刷最为有利的航槽,采取疏浚和修建整治建筑物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汛末水量冲刷主航槽,辅以疏浚挖槽,增加枯期水深,能够取得良好的工程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取长江口航道整治建筑物近年来典型损坏修复工程实例,介绍长江口航道易冲刷河段整治建筑物修复设计及工程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堤身塌陷、护底冲刷、灯桩基础倾斜等代表性损坏,查明原因,研究确定修复措施,提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修复工程实施后,整治建筑物监测分析表明,损坏部位得到有效修复,周边地形河势稳定,实现了预期修复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丁坝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工建筑物,它具有投资少、施工期短,整治效果显著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内河丁坝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扼要介绍了筑坝施工后整治效果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顺利推进国家重点水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需要分析工程的技术难点与建设特点,为工程航道整治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在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特征及碍航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潮汐分汊河段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保护要求,剖析了工程设计面临的技术难点:潮汐分汊河段水沙运动和滩槽演变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航道整治参数的确定、通航汊道选择及洲滩控制工程布置、利益相关方相互制约,以及新型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的研发等;分析了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工程里程长、施工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带来的管理难度大,施工与通航的矛盾突出,水下恶劣条件下施工精度控制与质量检测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等。成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提供指导,可作为类似工程前期论证、立项管理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畅洲标段深水、大流速工况下软体排检测、深水潜堤断面控制难题,进行多种水下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首次将Sonic2024多波束检测技术应用于水下整治建筑物施工中软体排、深水袋装砂及水下抛石控制,通过测量得到高精度水下建筑物图像、位置和高程数据,实现了水下隐蔽工程可视化与定量化分析,起到较好的指导施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凯  罗少桢  王效远 《水运工程》2016,(10):141-145
在长江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整治工程中,部分堤身采用了半圆体混合堤结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堤身结构选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半圆体结构受力和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工程实践运用表明,该结构稳定性优,实现了整治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述  陈立  胡勇  刘金 《水道港口》2011,32(6):413-417
为研究解决鹦鹉洲大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问题,通过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建桥前后桥区河段局部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局部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桥墩局部冲刷会对航道整治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研究并采取防护措施。通过防护方案的实施,大桥建设不会对航道整治工程效果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工程河段水生生物种类多样,如何在航道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和缓解,是摆在深水航道建设者面前的全新课题。对此,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通过研发整治建筑物新型生态结构、强化现场实时监测、推行环保监理制度、设置停工期和生态补偿等方式,对航道治理工程环保建设进行了有益地实践和探索,效果显著,可供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福姜沙水道在平面上呈现"两级分汊、三汊并存"的格局,地形条件复杂,局部滩槽演变剧烈,是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重点整治河段之一。为论证福姜沙水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基于实测地形、水文资料,系统对比了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福姜沙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滩槽演变、汊道分流分沙比调整、固滩效果、航道条件改善等。结果表明:福姜沙水道整治方案总体合理,整治效果符合预期,但须关注靖江边滩底沙活动对福北水道回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水航道BIM应用存在多源数据文件格式难以统一、大范围场景与小型构件并存难以展现、成果交付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深水航道工程BIM设计成果交付平台的研究。采用统一建模标准、轻量化BIM模型、开发应用平台等方法,解决了该类工程成果交付难的问题。研究成果表明深水航道较其他工程更具专业独特性,须定制适合其专业模型特征与特性展示方式的BIM应用平台,方能实现基础设施领域深水航道BIM设计成果的有效交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并取得良好效果,为该行业BIM全流程的后续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堤身在波浪重复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出现软化、承载力降低的技术难题,第一航务工程局成功开发了适合长江口工况的安全、优质、高效的深水砂被铺设和海上塑料排水板打设施工工艺及专用船机设备,探索了一整套带橡胶阻滑板的沉箱预制施工工艺,确保了抗软化工程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阮学成  刘滔 《水运工程》2018,(6):175-179
近年来随着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分阶段实施,半圆体与异形构件在航道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针对两者的应用异同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从结构形状、结构原理、施工工艺、应用效果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两者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结论是:两者均适用于通常工况下的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同等条件下异形构件经济性及耐久性好;半圆体能应对大风浪,应用在大断面堤坝结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可用于航道整治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及实用性,并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了绿色环保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材料,并分别明确了这些材料和结构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护面、护底、护滩以及护岸工程中的适用部位。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新型结构较传统结构节约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植被生长良好,生态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绿色环保材料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