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际油船船东防污染联合会(ITOPF)、国际独立油船船东协会和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联合组织的油轮安全、防污染和泄漏防备国际研讨会将于今年12月8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该研讨会旨在吸引政府和业界代表的关注,阐述油轮安全事宜,强调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机会,推荐有效方式处理污染事故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船舶溢油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量不断增加,油轮船队不断增多,可以预料,今后海上发生突发性的各种溢油事故会有增加。当然,发生溢油污染海洋的事故,不会随着油轮增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等因素成正比例增加,但发生溢油污染海洋事故的机率必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港口油类运输量大幅增长,油轮密度的增加和超大型油轮的频繁出现,使我国沿海水域已十分繁忙的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文章分析了油类污染的危害和加强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的意义,论述了溢油事故的现场指挥原则、溢油处理技术、溢油源确认手段和应对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的今天,油轮海损事故及操作性溢油对海洋造成灾难性污染得到广泛的关注.而非油轮的操作性溢油,对环境尤其是港区造成的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非油轮操作性溢油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应急处理等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油船船东污染联合会(ITOPF)、国际独立油船船东协会(INTERTANK0)和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ICIMF)联合组织的油船安全、防污染和泄漏防备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anker Safety,Pollution Prevention & Spill Preparedness)将于2005年12月8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该研讨会旨在吸引政府和业界代表的关注,阐述油船安全事宜,  相似文献   

6.
国内溢油回收船现状及溢油回收装置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丛岩 《船舶工程》2015,37(5):1-6
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风险的日益增加,以及防污染对专业溢油回收设备及专业溢油回收船的需求,介绍了目前国内溢油回收船的现状,并对国内外溢油回收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为用户在选择溢油回收设备及建设专业溢油回收船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溢油应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上物流运输业和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展,海上船舶密度不断增大,加之船舶的大型化发展,油轮特别是超大型油轮在我国水域频繁出现,通航环境日趋复杂,导致船舶溢油污染隐患增加,特别是重特大船舶溢  相似文献   

8.
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防止和解决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关键:船舶不适航造成重大溢油污染事故;船舶机舱防污染设备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海事溢油鉴定体系;建立和完善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未雨绸缪防油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污染中,石油污染非常严重.石油污染海洋的方式,主要是油轮事故、海上油井管道泄漏、船舶航行时的排污与泄漏等,其中以油轮事故溢油最为严重.油轮事故一次溢油量少则数百吨,多则数十万吨.出现这种情况,大片油膜覆盖于海面上,污染海滩,造成局部"海洋沙漠"化.而滞留于海洋中的重油,有的含有致癌物质,海洋生物吸入后会大量灭绝,其"后遗症"可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10.
戴小杰 《中国水运》2004,(11):20-21
据统计,1976年至2000年,中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4天发生一起,总溢油量约3万t。随着我国进口石油量迅猛增长,海上污染风险与日俱增。因此,建立完善的海上防污染应急反应体系势在必行。澳大利亚已建立了十分完善、高效的防污染应急反应体系。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可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溢油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以2007年底发生在韩国海域的“Hebei Spirit”轮污染事故为警戒,痛陈溢油事故造成海洋污染的重大危害,呼吁加快我国溢油应急力量建设,加快淘汰单壳油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13日.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海域由于遭受强风暴袭击致使船舶搁浅,随后船体开裂导致燃油大量外泄。几百公里海岸线受到严重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灾难。引起了社会和各国政府对船舶溢油污染的高度关注。如何做好船舶溢油应急工作,成为海事主管部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宁波港船舶溢油防治任重道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迪 《中国水运》2004,(8):40-41
背景资料:1999年3月24日,我国珠海水域发生油轮碰撞事件,造成586吨重油人海,仅港澳两地直接遭受的渔业损失一项就达4000万元。2002年11月19日,装载7万余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海域发生溢油污染事故,数万吨油泄漏,至少400多公里海岸线受到严重污染,给海洋环境和海域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油轮单点系泊系统采用孤点式布置,无陆域设施可依托,发生事故时仅依靠机动船舶进行应急防护,因此最大可信事故消防和溢油的应急设施配置至关重要。依据《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结合单点系泊特点,引入池火和安全防护距离的理念,提出消防船的能力配备要求;针对装卸作业时无固定围油栏的特点,提出自行配置的溢油应急设施达到一级防护能力要求;通过对比《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油轮单点系泊作业安全要求》2个行业标准,提供了各项溢油应急设施的计算方法和最低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任伟 《珠江水运》2011,(14):30-32
巴拿马籍5万吨级集装箱船"圣狄"轮受台风影响搁浅,导致该船数百吨燃油泄漏入海,造成近十年来珠海海域最大的一次海上船舶油类污染事故。珠海海事局经历了前几次珠江口船舶污染事故应急的实战经验的积累,专业、高效地组织协调各方清污力量,选择最适用的方式清理海上油污,现场应急清污行动首次全面与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ITOPF)的技术专家密切合作,同时重视正确引导舆论宣传,使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本文就事故应急处置的过程,提供大量翔实的事实和数据,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溢油应急计划"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进展 1.主要海运国"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情况 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世界油轮船队大发展的年代,接踵而来的船舶重大溢油事故给沿岸各国带来了巨大危害,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确立专门的海上执法机构负责对船舶排污进行监督和对船舶溢油事故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愈严峻的溢油污染潜在高发的形势,南京港在地方政府和海事部门的通力合作之下,启动了溢油应急反应力量调研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本文就南京港水上危化品运输现状和防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等情况进行解析。南京港危险品运输及防污染现状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长江的区位条件成就了发达的航运和港口业,毋庸置疑,也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08,(12):59-59
自“威望”号溢油事件后,不仅仅是IMO出台了更趋严厉的提前淘汰单壳油轮的政策,欧洲、美国等更是先于公约要求,对进港油轮进行严格限制。2003年,欧盟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禁止使用单壳油轮运送重油,禁止使用船龄在23年以上的单壳船,并在2010年之前完全禁止使用单壳油轮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成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海上溢油应急先进技术和油污损害赔偿的经验,提高我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水平,交通部海事局组织了由各直属海事局共17人组成的“交通部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代表团”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20日在美国进行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不仅开拓了海上防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视野,同时对加快完善我国海上溢油反应机制的思维有了较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梁进文 《珠江水运》2007,(12):32-33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发展,港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港口所面临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这里以一宗港口溢油污染事故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阐述港口防污的艰巨性,溢油的危害性及港口溢油应急的要点,提出解决港口溢油污染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