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洋中硫酸盐还原细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严格厌氧的海洋硫酸盐还原细菌类群的抗菌活性,从大连海域的5个不同采样地共采集、分离获得70个纯硫酸盐还原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经抗菌模型筛选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活性菌株的比例占到了14%,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严格厌氧的微生物类群具有重要的药用开发潜力;7个活性菌株鉴定为脱硫弧菌属(genus Desulfovibrio).  相似文献   

2.
从大连海域分离到一株海洋硫酸盐还原菌SRB18,该菌株提取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对SRB18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16S rDNA全序列测定,将序列测定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其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相似文献   

3.
从大连海域分离到一株海洋硫酸盐还原菌SRB18,该菌株提取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对SRB18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16S rDNA全序列测定,将序列测定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其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 lfovibrio des-u lfuricans).  相似文献   

4.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lostidium Botnliaum)为固紫阳性有芽胞的,严格厌氧生长的腐败寄生菌。被泥土严重污染的食物带有此菌,也存在于家畜的粪便中,故在自然界分布什广,几乎无处不在。依菌株的抗原性不同而分为A、B、C、D、E、F六种血清型:使人中毒者主要为A、B、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院肝移植术后ICU患者病原学资料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肝移植ICU细菌感染率高,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47.2%,革兰阳性菌(G+菌)占33.6%,真菌占19.2%。G-菌中以产酸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最为敏感;G+菌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尤其是肠球菌属明显增多,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最为敏感。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ICU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依据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有助于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6m3/d的酸相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气提脱硫-甲烷相UASB-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工艺处理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物甲烷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有效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的竞争抑制,利用空气吹脱将硫酸盐还原产物硫化物降低到一定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对后续单元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80 d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稳定运行时,进水CODCr为10 680~14 140 mg/L,SO42-为1 280~1 610 mg/L时,系统出水CODCr为760~1 020 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92.8%,SO42-为160~210 mg/L,平均去除率为87.7%,硫化物浓度在1.8~2.9 mg/L,平均去除率在97.1%.该系统可大大削减进水中的有机物、SO42-及反应过程中的硫化物,该系统作为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处理预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从成都某印染厂生物处理装置污泥中分离筛选出若干株对活性红PBL有脱色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脱色活性的菌株(命名为TS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并对TS4菌株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脱色效果受温度、pH值和供氧条件影响较大,最佳生长条件为37℃,pH=7.8,密封培养.此外,该菌对染料浓度的最大耐受极限为200mg/L;实验中分离出的单菌株的脱色活性比混合菌株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抗菌活性追踪的方法,结合各种色谱手段对海洋厌氧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stutzeri (No.DN7)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的研究,最终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得到4个活性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 -吲哚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口服制剂及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洛美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广谱、高效、作用迅速的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茵的MIC为0.31~20mg/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为0.005~10mg/L。杀菌实验表明: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及绿脓杆菌为杀菌作用。抗菌效果基本不受PH、接种菌量和血清蛋白结合的影响。体内效果(ED50)优于口服制剂。体内、外抗菌活性近似于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口服制剂及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洛美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广谱、高效、作用迅速的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茵的MIC为0.31~20mg/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为0.005~10mg/L。杀菌实验表明: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及绿脓杆菌为杀菌作用。抗菌效果基本不受PH、接种菌量和血清蛋白结合的影响。体内效果(ED50)优于口服制剂。体内、外抗菌活性近似于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