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机动化交通模式以其低能耗、健康、低消费、缓解交通拥堵等优势被认为是生态化且可持续化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近些年来,英国政府与荷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对交通安全的教育,用于降低机动化交通速度,促进非机动化交通模式的发展。通过对比发现非机动化交通配套设施在英国的发展远不及荷兰完善,且荷兰的非机动化交通与其他模...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正面旷着出行向机动化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公交优先重要措施的苏州市公交专道规划,是提高苏州市公交吸引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大城市不断加快的机动化进程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城市机动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首先提出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的两个标志,并进一步总结城市交通结构的演变特征。然后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发展对机动化发展的影响,据此判断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最后指出,小汽车交通模式一旦在大城市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大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公共交通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不断优化交通结构。  相似文献   

4.
信步 《城市交通》2000,(2):37-38
近二十年间,中国城市历经了人口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约有2亿人口从乡村迁移至城市,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随着国民收入和机动化的增长,城市区域出行需求亦大幅增长,交通拥塞与空气污染等问题相继呈现。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12,(12):8-15
记者:北京在2009年就提出建设"公交城市",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有哪些重要意义? 刘小明:2009年提出建设"公交城市",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是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进入了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机动化时代,也引发了拥堵、能耗、环境、安全、社会公平性等诸多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与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变通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民。为了缓解交通需求供求矛盾,各城市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是实践证明,交通供给与变通需求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交通供给的增长同时诱发了新的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分析影响其作用发挥的诸多因素,结合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城市化、机动化等问题,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陆锡明 《城市交通》2008,6(1):50-52
1交通模型的演进历程 150多年前,伦敦市在交通机动化启动阶段就出现了交通拥挤问题,于是投资兴建了第一条地铁。此时交通模型还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交通模式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使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机动化高度重叠的特殊时期的我国城市,能够正确选择城市交通发展道路,对全球城市交通模式进行了划分。揭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无序机动化”的现实危害,分析了少数国家推动的“消极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在我国推行的不现实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交通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和具体策略。最后指出,城市只有坚持“可持续机动化”的发展思路,才能建立起节能减排、方便出行、安全可靠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13版)》中,指出了上海交通发展未来10年内面临全球化、城镇化、机动化、生态化、社会化(交通参与者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交通决策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新形势,明确了2020年上海交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建设健康城市是面对城镇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行动战略,健康的交通系统是健康城市的基础支持性环境。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审慎态度是基于短短一百多年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对消耗大量的土地、能源,以及日益增加的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压力的反思。由美国和欧洲两种在机动化进程中截然相反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案例,指出未来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解决交通、居住和产业这三者的匹配关系上。最后,从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的关联性、公交优先理念和城市道路网体系与功能方面阐述了如何创建健康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进入了高速机动化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阻塞及交通事故等诸多交通问题也不断加剧.为了缓解这些交通问题,从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模式入手,针对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类交叉口设计模式——传统设计模式、慢行一体化设计模式和渠化岛设计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有序、通畅、安全、效率四方面对上述3种设计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研究.研究面向未来和既有道路交叉口的改善,为设计者合理选择交叉口设计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关南京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倡导的社会发展战略。在南京市机动化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被提到战略高度。本文分别从“机动化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在对南京市交通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有利于南京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秀 《交通标准化》2010,(4):110-112
城市机动化发展过程中的摩托车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按照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解决城市中摩托车交通问题的对策,对改善中小城市的摩托车管理具育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情况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环境、交通承载能力、交通服务水平提出了新挑战。首先,基于不同国家、中国不同城市汽车保有量数据,分析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所处水平、机动化结构、机动化发展特点及增长趋势。探讨影响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汽车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公共交通发展,以及汽车产业政策。最后,从公共交通政策导向作用、机动车限制性管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面评述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同时从国家政策、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培养等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理性引导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趋势对传统的自行车交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本文在综合分析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大城市中地位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阶段及机动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之后的城市自行车交通提出了理性引导策略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特别在人口集聚的大城市,有限的时空资源无法全面满足不同主体的各类出行需求,科学的交通政策制定非常必要。交通政策的主体在于政府,核心在于选择,价值取向是追求整体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以后,上海在城镇化、机动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交通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公共政策与治理的视角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上海交通政策设计背后的价值取向、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同时,结合个体机动化管理、公共客运服务等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探讨政府管理、市场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利弊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居民采用机动车出行的方式到达一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比例越来越高,周边交通问题逐步显现。本文在调研上海市三甲医院现状交通拥堵情况的基础上,从系统解决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交通着手,提出周边道路交通改善的新思路,通过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和配套政策建议,提高交通效率,提升交通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市进入社会经济现代化、城市化和机动化高速发展时期,交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北京市颁布了《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以下简称《纲要》)。对“纲要》颁布以来北京交通取得的成就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北京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纲要》的进一步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3,(3):F0002-F0002,I0001
城市道路功能分级是为发挥机动化效率而设。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汽车的发展,为发挥其在城市交通中的机动性同时保障行人安全,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逐步形成。进入20世纪,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道路功能分级也逐步完善,进入成熟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形成了围绕长距离跨区交通和短距离本地交通组织鲜明的两级道路系统,既发挥汽车机动化效率,又保护本地交通活动的完整。其中,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系统以组织长距离跨区机动交通为主,而集散道路、本地道路系统以组织短距离本地交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