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 ,脾脏的重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保脾术越来越显得重要。小儿脾脏与成人有不同的特点 ,脾脏切除后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远远高于成人。所以小儿外伤脾破裂时应尽量保留脾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83年 1 2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外科对 78例小儿外伤破裂脾脏行选择性保脾术。男 54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 4岁 ,平均 8.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 30 min至 48h不等。按照脾脏损伤情况 ,依据 Gall和 Scheele分级 : 级 2 8例 , 级 38例 , 级 1 2例 ,均为腹部闭合伤。交通事故61例 ,高处坠落伤 6例 ,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89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意外并发症分别为 :胸主动脉出血 2例 (占 0 .2 2 % ) ,经修补缝合止血 ;奇静脉出血 4例 (占 0 .45% ) ,显露静脉后结扎裂口远近端止血 ;支气管损伤 5例 (占 0 .56% ) ,均予及时修补 ,3例行术后气管切开 ,1例术后死于ARDS,4例愈合良好 ;胸导管损伤 1 2例 (占 1 .35% ) ,缝扎胸导管 ;胃左动脉出血 3例 (占0 .34% ) ,经缝扎残端止血 ;脾脏出血 3例 (占 0 .33% ) ,2例胃短血管回缩出血行脾切除 ,1例包膜撕裂压迫局部止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沉着冷静和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对防治术中意外并发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我院1980年~1990年收治的医源性胆管损伤35例,(其中我院手术所致11例,占同期2679例胆囊切除术的0.41%,损伤部位以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最多(28/35)。损伤的原因有:手术者麻痹大意、麻醉不佳、切口选择不当、助手不得力、局部粘连或有较大出血、解剖变异等。预防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的潜在危险,熟悉局部解剖关系,充分估计操作中的困难,选择适当的麻醉及得力助手。根据损伤的不同时间及类型决定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1985~199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34例并肝脏肿大(占41.98%),5例并脾脏肿大(占6.17%),肝脾大均在病程的极期出现,儿童多见。本文对肝脾肿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临床表现为肝脾损伤并手术证实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肝脾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肝脾撕裂伤、肝脾内血肿及肝脾包膜下血肿。140例肝脾损伤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龄10~30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及高处坠落伤最多,140例肝脾损伤病例中,脾脏损伤69例,占49%,肝脏损伤51例,占36%,肝脾同时损伤20例,占14%。结论多层螺旋CT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断价值高,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9年9月至1996年2月,用扩大开宙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41例随访8个月至6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43例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8~62岁,平均53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3年7个月。所有病例均出现腰、背、臀部及双下肢麻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者39例,占90.69%,括约肌功能障碍者2例,占4.65%;腰4、5突出者19例,占44.18%,腰5、骶1突出者23例,占50.23%,腰3、4突出者1例,占3.27%。②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取俯卧位,0.5%普鲁卡因200ml加1:1000肾上腺素0.5ml局部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在临床上的一种新的、合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中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及胆囊瘘口修补术10例,胆囊切除术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6例。结果 2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8年,痊愈22例(78.6%),良好4例(14.5%),欠佳2例(7.1%)。结论 对4种类型的M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自1961年~1991年7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1965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7岁~66岁。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5例,贲门癌2例。食管胃弓下吻合7例,弓上吻合3例。2例术前钴60放疗,1例术后放疗。出血发生于术后10~57d。10例均死亡。讨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是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4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切口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腹腔胆囊切除术需向腹腔中持续注入气压为1.3~2kPa的CO2以显露手术视野。CO2在腹腔中可迅速吸收入血,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本文对腹腔镜胆羹切除术的15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患者全麻CO2气腹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中,男7例,女8例,年龄30~67岁,ASAI~II级,均为诊断明确拟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麻醉方法选用全麻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s,以硫喷妥钠5~10mg/kg,琥…  相似文献   

10.
复杂病例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元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完成的复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74例,占同期PTCA总例数的49.3%,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10例,不稳定心绞病3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0%者6例;48例为多支血管病变。PTCA共扩张85在血管,靶病变93处,A型病变15处,B型病变53处,C型病变25处。7例采用灌注球导管,28例植入冠状动脉内支采,1例行冠状动脉内膜定向切除术。PTCA病倒成功率93.2%,病变成功率90.3%,本前平均狭窄(89.5±82)%,术后平均狭窄(16.9±6.2)%.死亡2例,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复杂病例PTCA的成功率、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处理对策,表明复杂病例PTCA仍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12.
后尿道损伤主要由骨盆骨折引起,绝大多数发生于膜部,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及病情严重,一些患者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尿道修补术,多采用经会阴切口途径.该方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阳萎,破坏受伤后的性功能.为了维持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原有性功能状态,我科从1994~1997年试用金属管刀经尿道切除后尿道疤痕治疗后尿道闭锁及狭窄,对其中14例性功能基本正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该手术方式对性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6岁.后尿道完全闭锁者12例,严重狭窄2例,受伤…  相似文献   

13.
我院由1974年至1995年间共收治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的胰腺癌202例,其中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率18.8%。现将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165例(81.2%)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06例,女59例,男女之比1.8:1。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平均56.3岁,大于50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陕西地区小儿IgA肾病(IgAN)的特点。发病率高,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活检总数51.5%。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97%、100%)。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者55.9%,大量蛋白尿52.9%,肾病综合征41.2%,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例。病理损害均为轻(Ⅰ~Ⅱ级)、中度(Ⅲ级)。单纯IgA沉积占55.9%。临床完全缓解率达85.2%。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年共完成经文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8例,其中单支病变37例(54.4%),双支病变22例(32.4%),三支病变9例(13.2%)。PTCA共扩张79处病变,A型病变39处(49.4%),B型病变30处(37.9%),C型病变10处(12.7%)。3例采用邓导丝技术,5例采用灌注球囊导管,8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三例进行了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定向切除术。PTCA的病倒成功率97.1%,病变成功率93.5%,本前平均狭窄(878±8.4)%,术后平均狭窄(14.1±46)%。1例死亡,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PTCA的适应症、影响成功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表明PTCA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 外伤性脾破裂,在闭合性腹腔损伤中比较常见。本院从1960年~1986年收治脾外伤144例。其中男111例,女33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29.38岁。多脏器损伤40例,占27.78%。治疗:手术120例,占83.33%,其中脾切除109例;脾修补术10例;其它1例;非手术治疗22例。2例住院后即死亡,手术死亡10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三色荧光抗体直接标记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进行免疫分型。结果4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三型,其中系列专一型25例,占51.2%;系列非专一型21例,占42.8%;裸型3例,占6.0%。结论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容易将原始/幼稚细胞与正常成熟细胞群区分开,使白血病分型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腹腔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等较易诊断而胰腺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我们对12例胰腺结核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结核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3~65岁.12例均有上腹部不适,2例出现黄疸.2检查方法使用Acuson-128型电脑超声仪,探头频率3.SMHz,检查前8h禁食,常规检查肝、胆、胰、脾、腹腔,饮水后重点观察胰腺病变特征及间接征象.结果12例胰腺结核病变位于胰腺头部5例、胰腺颈部2例、胰体部3例、胰尾部2例。声…  相似文献   

19.
1957~1987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42例,发生子宫穿孔26例。其中绒毛膜癌147例,穿孔者16例,占10.9%;侵蚀性葡萄胎195例,穿孔10例,占5.1%。其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阵发性腹痛或腹部剧痛,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21例行急诊手术,术后3天开始化疗。死亡3例,均系绒癌Ⅳ期患者。23例经手术加化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院1991~1995年间,122例胆道术后患者经纤维胆管镜(以下简称胆镜)检查的结果。其中①肝胆管结石117例,胆镜检查明确了结石的位置、分布、大小和数目。胆镜经腹壁窦道取石,肝胆管残石清除率86.8%,胆总管残石清除率94.8%。②对12例胆管狭窄(右肝管狭窄合并结石4例,左肝管狭窄合并结石6例,单纯环形狭窄2例)进行了胆镜的扩张治疗。③经胆镜明确诊断并取出完全钻入胆道的蛔虫患者3例。作者认为胆镜是诊断和治疗胆道术后疾患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再手术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