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新区存在着三轮车客运的困扰.城市新区之前大部分是农村地区,且离城市中心较远,缺少公交线路,居民出行不便.新区居民中有一些是当地的失地农民,他们缺少经济来源.于是,有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便用三轮车做起营运;还有一些残疾人需要三轮车代步,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用三轮车做起了营运.三轮车客运的存在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出行要求,但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城市管理难度增大、对现有的出租车形成不公平竞争,三轮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解决城市新区居民出行与公共交通不完善这一矛盾,成为城市新区取缔三轮车客运面临的一个难题.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新区如何取缔三轮车客运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城市新区因缺乏现状交通调查资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及其交通出行特征,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吸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道路交通规划的特点及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城市新区人口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城市新区的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可为我国城市新区交通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夏飞  钟平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56-60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城市新区因缺乏现状交通调查资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及其交通出行特征,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吸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道路交通规划的特点及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城市新区人口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城市新区的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可为我国城市新区交通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缓解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一些山区县(市)通过出台扶持和优惠保障政策、引入市场机制解决运力和基础设施等措施,探索发展农村客运,积累了经验,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税费优惠政策的长效性和力度不够、车辆选型及运力保障与农民出行需求仍存在差距、农村客运车辆“挂靠”现象严重、源头安全监管存在较大漏洞、营运过程中突显严重违法行为等。建议从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和出台扶持政策、确保客运企业/公司/协会落实营运主体安全责任、严格驾驶人准入和日常教育管理机制、严格车辆准入/退出和源头监管机制、加强车辆营运过程安全监管、加强营运线路道路安全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和保障农村客运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前,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出通告,于7月30日起,对非法客运、非法改装和非法销售三轮车进行依法清理取缔.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为了配合市政府这次依法清理取缔非法客运活动,唐山公交见通告后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市民出行:一是提前谋划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合理调配营运班次,调整营运计划,加大高峰时段的车辆密度;  相似文献   

6.
就医出行是城市居民出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医出行特征分析有助于改善城市就医出行环境和提高就医出行便利性。目前就医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缺少对各年龄层居民的初诊就医出行行为特征分析。对北京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探索各年龄层居民初诊就医的出行特征与选择行为规律。结果表明年龄对居民初诊就医的出行目的、出行满意度、医院与出行方式选择都有一定影响,同时,就医出行距离也会影响居民初诊就医的医院类型与出行方式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交通规划、居民出行需求预测及政府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肖刚  任其亮 《交通标准化》2010,(20):115-117
居民出行方式是影响城市客运结构的关键因素,在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方式的现状结构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2007年、2010年、2020年主城区居民出行结构比率进行调查和预测,能为研究重庆主城区客运结构乃至城市交通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系统概述 1.1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及其近郊范围内为方便居民和公众的出行,使用各种客运工具的旅客运输体系,是国家综合运输网中的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主体,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设施,也是城市投资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又是展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反映城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民道德思想风貌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公交运作普遍采用“定线不定点”的公交运行模式,广泛的存在于山区城市,以及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小城市中。对于平原城市,小型公交的产生是源于经济水平发展滞后,居民出行意愿不高的现实需要,是一种过渡性的公共交通方式。但是,山区小型公交的存在和发展则是受城市空间布局、地形地貌、路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服务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将在山区城市公共客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小型公交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其布局方法,及其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灿  张琰  黎明 《城市公共交通》2023,(10):40-43+47
城市新区建设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进而影响城市交通流向、出行方式和通勤效率。交通流向由放射状向随机分散型转变,流向复杂化提高了交通效率。交通方式方面,新区建设重视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但是私人汽车出行的比例依然提高。对通勤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则存在差异,综合型新区可以提升通勤效率,而单一功能的新区会增加通勤时间和距离。因此,在新区建设时应着重考虑职住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 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 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 119] km、[119, 1 594] km和[1 594, 3 000] 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 463] km、[318, 983] km和[2 477, 3 000] km.  相似文献   

12.
温馨  陈龙 《交通与运输》2020,36(1):84-87
针对现有廊道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精确识别公交客运廊道的方法,对城市既有公交客运走廊起讫点进行准确识别。首先,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刻画居民的全方式出行规律,从公交IC和GPS数据中提取居民的现状公交出行链;其次,构建公交客运廊道判别模型,利用需求客流因子和供给客流因子对城市公交客运走廊的客流集聚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最后,以融合了多源数据的总客流因子为判断标准,锁定公交客运廊道的最佳起讫点。研究表明:采用多源数据可以实现对乘客出行特征的精准描述,以此得出的廊道判别结果较常规判断方法更贴近乘客实际出行需求,可为城市客运走廊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交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及其所在辖区范围内供公众出行乘用的、经济方便的诸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出租车客流是合理确定其投放规模的重要依据。设计一款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出租车客流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主控制器、压力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源构成,用以采集出租车在每次营运任务中的乘客数量,并利用GPS位置传感器对乘客出行的起讫点数据进行采集,精确获取出租车出行方式的居民出行数据,为分析出租车利用效率及客流时空分布特性、确定出租车合理投放规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华市与兰溪市之间客流量不断增长,而目前两地之间居民出行主要依靠长途客运班车和铁路列车。参照其他城市客运组织的一些做法,建议在金华-兰溪之间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两地间经济联系。基于金华-兰溪城际客运线运营现状,通过客流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开通金华-兰溪城际公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规范化、法治化是拉萨市人民政府依法治理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的重要举措。2013年以来,拉萨公交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就拉萨城市出租汽车客运进行了调查摸底,为制定出租汽车客运统一管理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推进了出租汽车客运的改革发展。1拉萨市出租汽车客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拉萨市出租汽车客运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多年来为拉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出行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填补了拉萨公交在发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小型带形城市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居民出行特征、交通流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某带形城市的交通现状,得出中小型带形城市主要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交通问题的近期和中远期措施,从而为解决我国中小型带形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小型带形城市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居民出行特征、交通流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某带形城市的交通现状,得出中小型带形城市主要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交通问题的近期和中远期措施,从而为解决我国中小型带形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这种社会群体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对整个社会交通需求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我国人口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为背景,引入人口发展预测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出行次数和出行方式的影响,进而根据这种人口发展所引发的交通需求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预测未来年城市客运机动车辆发展规模,并结合实例(张家港市城区客运机动车辆发展规模预测)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预测了石家庄市未来居民的出行总量,根据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并对比其它城市的居民出行结构,分析确定了公交出行比例及城市轨道交通在公交出行中所占的比例,进而从宏观上对石家庄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客运需求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