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收缩裂缝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比较不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强度和收缩性能,寻求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收缩而产生的横向裂缝量的方法,借助有限元方法建模分析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内因失水或降温引起的收缩应力,采用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室内强度试验并铺筑试验路。有限元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基层内部的收缩应力增大;水泥剂量仅为2.5%时,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就满足规范要求;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水泥剂量来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产生,但水泥剂量越低,强度变异性越大,需改善施工工艺以减少施工变异性。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主要成因,包括塑性收缩、沉降、干燥收缩、温度收缩以及自收缩。从材料配制和施工技术两方面深入探讨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提高路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对路用水泥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STM标准推荐的平板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试了路用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最大裂缝宽度、总开裂面积等早期塑性收缩指标.通过固定水泥用量、固定W/C条件下的2种试验方案研究了W/C和水泥用量对路用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显著控制着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参数;裂缝最大宽度、总长度、裂缝总开裂面积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而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路用水泥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发生的早期水分蒸发速度为0.3~0.6 kg/(m2.h).  相似文献   

4.
水泥砂浆早期收缩是影响道路混凝土路面表面收缩的关键因素。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3种水泥进行颗粒分布测试,并进行水泥砂浆的各种收缩试验;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水泥颗粒分布对砂浆收缩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水泥中30μm(特别是10~20μm)的颗粒含量能够降低道路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收缩,从而提高道路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粉煤灰对比以及与粉煤灰复掺使用,研究肯尼亚两种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较为缓慢,但28天以后强度增长稳定,84天强度即可与纯水泥混凝土组相当;掺加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可减小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但收缩率和徐变度均比粉煤灰混凝土大,磨细火山渣与粉煤灰复掺可明显减小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长期收缩及徐变。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蓉  尹敬泽  顾安全 《公路》2002,(12):107-110
以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常用的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石灰土稳定砂砾及二灰稳定砂砾等4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料组成设计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收缩系数和干燥收缩系数的测定等大量试验,对其强度及收缩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在配比选用及收缩特性方面具有规律性和实用性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混凝土温度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度收缩系数是反映材料热胀冷缩特性的参数.环氧树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性质及应用有待进行深层研究.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相同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环氧树脂混凝土,分析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温缩性能,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碎石和水泥碎石等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应变与龄期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得出了一定环境条件下,其收缩应变与龄期的回归方程。以供应用该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单向排布与随机乱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干燥收缩试验,测得干燥收缩应变-时间变化曲线,分析了纤维方向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以及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随机乱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干燥收缩应变显著降低。干燥收缩变形速率随着干燥时间增长逐渐减缓。同时,钢纤维单向排布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以及混凝土干燥收缩应变的影响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用量一定、水胶比相近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越低,矿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越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宜选用比表面积低于444 m2/kg的矿渣,且矿渣和粉煤灰总掺量宜大于40%;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加载后90 d内增长较大,在120 d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智 《公路》1996,(11):1-9
分析研究我国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收缩裂缝的现象,性质,产生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危害;从原材料,施工操作和环境三方面对滑模摊铺及人工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止塑性收缩裂缝进行研究;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塑性收缩裂缝可能性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收缩裂缝是施工期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对裂缝的成因分析 ,结合施工实践 ,提出了有效的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水泥稳定土基层得到了大量使用,其强度好、耐久性高、板体性强等特点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但是它也存在收缩裂缝这个弊端。对针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收缩裂缝的问题,具体分析了水泥稳定土基层收缩裂缝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收缩裂缝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可避免会产生收缩裂缝,而现有的方法中又缺乏对其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级配类型,对水泥剂量为2%~5%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混合料收缩性能与失水率、温度、水泥剂量、级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得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应变和收缩系数的预估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3%~4%时混合料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最小,而温缩应变和系数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线性增长;混合料越密实,干缩性能越好,但粗级配的温缩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设计和施工中确定合理的水稳基层结构类型、减少基层收缩裂缝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总结特殊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调查与归纳总结的方法,概述了恒定及变化温湿度环境下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特性;介绍几个经典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及其构造方式,并总结了特殊温湿度环境下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抑制措施.分析表明:针对该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试验或模拟对经典模型进行修正及阐释不同环境影响收...  相似文献   

16.
塑性收缩裂缝和断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所要解决的难点 ,这些病害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找清原因 ,措施得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试验研究及泰化高速公路、青威一级公路的实践 ,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对控制滑模施工出现的塑性收缩裂缝和断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由于易产生收缩开裂从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文中针对内蒙古的气候、经济、材料等特点,以不同结构类型混合料的性能为分析基础,探讨不同水泥剂量对其抗裂强度、抗折强度、温缩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快速修补混凝土的干缩、早期收缩、自收缩性能以及初长测试时间对混凝土收缩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大,且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是以自收缩为主;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在3 d龄期内的发展非常迅速,3 d龄期以后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与普通混凝土相当;初长测试时间对快速修补混凝土收缩性能的评价有重要影响,如果按照普通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在混凝土成型后的2~3 d龄期后开始测初长,将会严重低估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低估程度达20%~40%。因此,本文建议当进行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收缩试验时,在快速修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5~7 M Pa时进行拆模,并立即送入恒温恒湿室放置1 h后即可测初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水泥稳定细砂封层材料的收缩性能以及水泥剂量对其收缩性能的影响,室内试验研究了2%、4%、6%和8%等4种剂量水泥稳定细砂材料的干缩和温缩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在4%~6%的范围内平均干缩系数的变化相对稳定,且存在一极小值;4种配比的温缩应变和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在水泥剂量为6%左右平均温缩系数存在一极小值.结合试验路的观测结果,6%水泥稳定细砂收缩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刘敬辉 《中外公路》2012,(3):103-109
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材料产生收缩裂缝难以避免,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反射到路面形成反射裂缝,采用半刚性基层预裂缝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收缩裂缝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宽度和长度)。其施工工艺简便,就是在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正常摊铺压实后1~3d内,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开到最大振幅进行稳步碾压。由于水泥稳定材料的自愈能力,振动碾压造成的强度暂时损失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因此预裂缝技术不会对基层结构产生破坏,也不会造成基层强度的降低。室内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并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收缩试验对碾压时机进行预判,现场碾压遍数和碾压时机采用土壤刚度仪进行控制。实践表明,预裂缝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廉价的减少收缩裂缝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