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6年3月中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人大代表高票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其中,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辟一章就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说明,特别提及:“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十年间,沪港两地经济、贸易、航运的互比、互动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热衷、热议。无可讳言,航运业作为香港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向上增长的态势,其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声誉依然如初。2006年,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被首次纳入了国家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这一规划的实施,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无疑是十分有利的。香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港口航运体系、成熟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包括海事、金融、船舶修造、经纪等现代服务业的完善配套,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经贸与航运的贡献度不可谓不高。但随着深圳、上海等内地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长放缓,也已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十年间,沪港两地经济、贸易、航运的互比、互动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热衷、热议。无可讳言,航运业作为香港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向上增长的态势,其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声誉依然如初。2006年,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被首次纳入了国家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这一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远洋航务》2007,(7):60-60
《中国远洋航务》“十一五”规划将香港列入全国航运物流中心行列,您认力香港是否能够担此大任? 叶海京:作为地区的航运中心,我认同,但香港是否能散物流中心昵?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制约因素:香港政府霈要去积极地强化作为航运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定位,需要定位得非常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5.
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功能航运中心,而香港特区政府也强调要大力发展香港的高增值航运服务业;"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为内地和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曲折乏力,香港航运业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境和挑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海运及港口发展专员林锦平女士就以上诸多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并对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对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做出的贡献表达了赞许.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十一五”规划将香港列入全国航运物流中心行列,您认为香港是否能够担此大任?叶海京:作为地区的航运中心,我认同,但香港是否能做物流中心呢?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制约因素:香港政府需要去积极地强化作为航运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定位,需要定位得非常准确、清晰。现在政府正在跟行业人士做深入、客观的探讨,然后将清晰的定位告诉大家,再进行更多的灌输与宣传,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不然企业没有明确的方向,看到哪里的市场好,自然就会过去,香港业界就会不平稳。  相似文献   

7.
深圳     
《世界海运》2008,31(6):8-8
中国‘窗口城市’——深圳,她毗邻国际金融中心、贸易际航运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着香港与内地经济枢纽的作用,作为中国枢纽港之一的深圳正在成为珠三角经济区的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相似文献   

8.
信息     
《集装箱化》2006,(8):32-32
长江400TEU集装箱船开始建造;马六甲摆脱战争评级;“十一五”是武汉建设中部航运中心的关键期;山东省拟通过布局规划整合本省众多港口。  相似文献   

9.
随着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将会很快步入实质性阶段,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辱使命,为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作贡献,既是武汉港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武汉港人乘势发展、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谢少华 《世界海运》2011,34(4):13-17
通过与伦敦、新加坡等航运中心的对比,分析香港在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不足,并对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发展路径以及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是宁波"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港口经济圈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宁波国际航运中心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将主动围绕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以打造港口经济圈为引领,做好航运集聚文章,助力宁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宁波市口岸打私办主任、党组书记丁海滨说。首先,要构筑"航运CBD",加快提升航运产业能级。目前,航运中心周边集聚了环球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即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将是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香港现已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被公认为世界的航运中心。199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52万个标准集装箱,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她的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地位;二是香港背靠经济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有广阔的腹地作支持。统计显示,每年进出香港的内地远洋船只超过4万船次,有力支持了香港航运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2月以来,福建省政府便开始积极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计划,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2005年两会期间,再次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想。经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实地考察后,建议中央政府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2006年经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其中包括同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制定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发展大型飞机”已列为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决策之一。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在年初举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上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适时启动大飞机的研制。曾参与国务院“大飞机项目论证组”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超平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研制大飞机项目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应当说是政府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的决断。” 那么,大飞机与中国的国防和海军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08,31(5):50-51
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目前伦敦、新加坡、香港是公认的世界航运中心,可是他们并不标榜自己是航运中心。因为航运中心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带来贸易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3月21日至23日,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通航航测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通航航测工作总体要求,即“:贯彻落实‘十一五’交通海事工作思路和任务要求,以‘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为航海者服务的宗旨,继续探索和  相似文献   

17.
吕航 《中国船检》2003,(6):26-28
长江航运是重庆市及西南地区外贸运输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沿海经济带”、“长江流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三大战略实现的重要支持。为此重庆市有关部门制定了《重庆市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投资230多亿元力图在5-10年内,把重庆市建设成通江达海的水运主通道。  相似文献   

18.
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应香港航运界联谊会等单位的邀请,以林祖乙为团长、彭德清为高级顾问的中国航海学会代表团出席了今年7月在香港举办的“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如何保持和发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两地176名航...  相似文献   

19.
《中国港口》2007,(1):3-5,9
一、2006年交通工作回顾第一,交通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编制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编报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制定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交通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制定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合作规划纲要》、《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海峡西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各地交通部门制定了本地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大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沿江七省二市与部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取得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港航发展论坛”于9月15日在京开幕。论坛就“中国航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一转型、创新、合作、‘十二五’期间我国港航业的发展规划与趋势、全球经济与全球贸易的最新趋势与前景、打造绿色航运产业链”等题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