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氯氧镁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别,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氯氧镁粗骨料混凝土,对4组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相同的FRP筋氯氧镁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结果显示,氯氧镁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过程中,也具有弹性、开裂、屈服和极限等4个阶段,在相同条件下,氯氧镁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有基本相同的受弯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2.
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工程沿线大多地段为饱和黄土地基,设计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由于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探究温度对水泥搅拌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以便确定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否施工以及低温环境下水泥搅拌饱和黄土的强度增长规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低温条件下水泥搅拌饱和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和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掺入比、养护龄期、养护方式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低温条件下水泥搅拌饱和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随二灰掺入比增加、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低温水中养护条件下水泥搅拌饱和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标准水中养护(20±1℃)的强度低,龄期为28d、掺入比为12%的抗压强度为标准水中养护条件下的36%,掺入比20%的抗压强度为标准水中养护条件下的33%;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低温水中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与标准水中养护条件下的差距逐渐增大,龄期为60d、掺入比为12%的抗压强度是标准水中养护条件下的26%.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部地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田口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适应性,针对活性MgO与MgCl2摩尔比、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和减水剂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量化表征,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信噪比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氯氧镁水泥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设计组合为:摩尔比为5.4,不掺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为1%磷酸,减水剂为1%,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减水剂、粉煤灰、摩尔比、耐水性改性剂. 最优氯氧镁水泥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设计组合为:摩尔比为5.4,不掺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为2%磷肥,减水剂为1%,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摩尔比、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减水剂.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影响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不同土类、不同试验条件对水泥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与圆柱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对现场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施工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了成型方法、养护方式与环境条件等施工控制因素对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分析了不同养护方式对PCC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PCC需采用特定的投料搅拌方式,振动时间应略长于普通混凝土;PCC所需的前期标准养护天数应随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其机理是由于聚合物在不同掺量和养护方式下成膜完整性不同,提供的保水和增折效果相应改变所致;当施工温度高或风速大时,PCC的摊铺流动性降低,硬化后路面板易开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冻土区桥梁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在低、负温养护环境下强度增长规律,各因素对混凝土在-3℃养护下达到等强度过程中对强度增长的影响,负温养护条件下等强度混凝土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水胶比、含气量、矿物掺合料等因素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标养(20℃)和恒定负温(-3℃)下养护混凝土试件并测试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时测试-3℃下养护达到等强度混凝土的孔隙特征.结果表明:水胶比对-3℃养护下混凝土各自达到等强度的时间影响不是很明显;矿物掺合料和含气量都会影响-3℃养护下混凝土达到等强度的养护时间,且含气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矿物掺合料;通过延长养护龄期达到等强度的混凝土,宏观上的"等强度",并没有达到微观上的"等孔结构".  相似文献   

7.
依据实体工程,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及石灰水养护3种条件下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分析,揭示出不同介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演化规律的影响,以及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强度之间关系,给需要进行强度与弹性模量双参数控制的混凝土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原状粉煤灰采用标准筛筛分为粒度区间,测量各个区间的质量占总体粉煤灰的质量百分率,使其满足正态分布,测定不同养护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砂浆强度的影响并进行SEM微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粉煤灰粒度分布对水泥砂浆强度起改善作用,标准养护主要改善早期强度,负温养护主要改善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9.
鹿宁  张帅珂  王宇琪  李冬 《北方交通》2022,(3):47-49,53
氯氧镁水泥是由轻烧镁粉(主要成分MgO)、氯化镁、水以及改性剂所形成的气硬性胶凝材料,它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因其耐水性差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介绍了这种新型镁水泥的特点,通过加入外加剂可提高镁水泥的强度和耐水性,主要介绍了目前改性效果较好的粉煤灰和减水剂两种外加剂.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部盐湖地区普通硅酸盐钢筋混凝土抗盐卤侵蚀性能较差的问题,制备了具有较强抗盐卤侵蚀性能的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方法,测试了在硫酸镁溶液浸泡环境下,不同涂层钢筋的周期极化曲线及电化学参数(自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研究了较高氯离子含量的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能及防护.研究结果表明: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裸露钢筋处于严重腐蚀状态,采用达克罗涂层、必耐斯涂层、锌美特涂层和美加力涂层保护的钢筋处于低腐蚀状态,有久美特涂层保护的钢筋未发现腐蚀;达克罗涂层、必耐斯涂层、锌美特涂层、久美特涂层和美加力涂层的腐蚀速率分别约为裸露钢筋腐蚀速率的1/36~1/19、1/20~1/13、1/31~1/16、1/91~1/50和1/22~1/16,表明涂层技术可以减缓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1.
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工程沿线大多地段为饱和黄土地基,设计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该线部分地段饱和黄土地基中含有呈透镜状分布的砂土.对水泥搅拌砂土在不同的水泥和粉煤灰(以下简称"二灰")掺合比、养护龄期、搅拌均匀程度下进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搅拌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水泥搅拌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二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二灰掺入量从7%增加到20%水泥搅拌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了160.1%;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7~28d增长较快,28d以后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龄期90d抗压强度与28d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28d强度预测90d强度,缩短试验周期;随着搅拌均匀程度的提高,水泥搅拌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大,搅拌非常均匀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比搅拌极不均匀的试件增长了238%~263%.  相似文献   

12.
对几组不同配方的胶粉改性沥青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确定了最佳搅拌剪切温度、最佳搅拌剪切时间,研究了稳定剂、相溶剂对胶粉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对胶粉改性沥青的加工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如何将PVA纤维均匀的分散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进行了多种拌和工艺方案下添加PVA的水泥稳定碎石拌和试验。采用质量分数比例系数与质量分数比例系数的离差系数来判断PVA纤维水泥稳定碎石的均匀性,分析了在不同投料顺序、搅拌速度、单机搅拌量等拌和工艺下,PVA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均匀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投料顺序下,混合料的质量分数比例系数的离差系数趋于平稳时普遍大于PVA纤维的质量离差系数。单从拌和稳定性的角度考虑,PVA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最佳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集料和PVA纤维束,再加入水泥和水继续搅拌。混合料质量分数比例系数离差系数和PVA纤维质量离差系数值达到最小值的拌和时间均随单机搅拌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推荐WDZ-600型稳定土拌和站的最佳单机搅拌量V=615 L,最佳搅拌轴转速为ω=48 r/min,最佳拌和时间为35 s。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15.
影响深层搅拌桩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水泥实际掺入比、养护龄期、土样含水量、土体搅拌均匀程度、复搅深度是否合理、外加剂选择是否合适、土体围压和水泥强度等级等。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深层搅拌桩桩体强度和单桩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镁水泥混凝土对钢筋的腐蚀限制了其广泛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利用涂层来缓解其对钢筋的腐蚀,确保镁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筑满足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要求. 根据西部盐渍土地区的自然环境,采用溶液浸泡加速锈蚀的试验方法对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进行快速腐蚀试验;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周期性地对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试块进行电化学试验;以表征涂层钢筋锈蚀的电化学参数(腐蚀电流密度)作为退化指标,在Wiener退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可靠度建模并且对涂层钢筋进行锈蚀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涂层钢筋腐蚀电流密度作为耐久性退化指标可以得到镁水泥涂层钢筋混凝土中的涂层钢筋锈蚀的可靠度函数,并确定出涂层钢筋在30 000 d左右达到中等腐蚀.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进行了标准养护、湿砂养护、保温-标准养护、热水养护四种养护制度对掺偏高岭土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配合比条件下,保温.标准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湿砂养护次之,标准养护最低;热水养护能加速混凝土强度的发展,特别是前期强度,但后期强度增长有限。  相似文献   

18.
由于添加了水泥改性剂且空隙率大,不同成型方式和养护条件对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不同成型方式和不同养护条件对比试验,检测混凝土的空隙率、毛体积密度、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成型宜采用短时间轻振或人工插捣的方式;适宜的养护条件是早期保湿养护,而后进行自然养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氧沥青材料的性能特点,研究了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施工可操作时间;考察了拌和工艺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养护条件对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160~180℃范围内,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长的施工可操作时间(3~4 h),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拌和工艺对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小,通常工艺为主剂和固化剂先混合均匀,再与基质沥青及石料拌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拌和温度宜为160~180℃,碾压温度不宜低于130℃,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混合料强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养护时间和养护温度;准确把握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可有效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1 混凝土受冻对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在浇筑后短时间内就可凝结,以后便逐渐硬化.凝结的快慢与养护温度有很大关系,混凝土正常的凝结温度为15~20 ℃.养护温度高,凝结快,强度增长也快;养护温度低,凝结慢,强度增长也慢.冬季施工时,凝结与冻结各依据一定条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