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二广高速K710~K713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特点,对事故时天气情况及事故形态进行分析,对事故路段道路平纵面、路面情况等可能引起事故的道路因素进行研究,提出预防交通事故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车-路耦合角度客观、直接地识别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开发了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与车-路耦合模型,提出了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通过小附着系数路面动力学仿真试验和弯道制动动力学仿真试验进行验证。采用闭环控制方法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依据道路的特性,选择表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曲线识别事故多发路段。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要考虑道路因素导致事故多发时,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与依据交警部门事故统计信息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一致,因此,此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3.
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的事故多发路段鉴别为案例,分析滑动窗口法鉴别事故多发路段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滑动窗窗体长度和滑动步长对事故多发路段鉴别的影响,给出了运用分位数法确定最佳窗体长度及滑动步长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滑动窗体长度和不同滑动步长下会出现不同的鉴别结果,若滑动窗体长度和滑动步长使用不恰当,会出现事故多发路段遗漏或夸大的情况;滑动窗窗体长度越长,累计事故多发路段越长;滑动步长越长,累计事故多发路段长度越短;滑动步长与窗体长度的比值在0.4~0.8时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109国道宁夏黄河桥坡道事故多发路段的线形环境、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等情况,得出了对事故多发路段的一些管理经验,如:合理设置标志、标线、减速带等,为我国双车道公路交叉口附近的交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统计信息,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选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现场勘察,从道路结构、交通条件、道路线形、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理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具体的单因素分析,再结合典型路段,依据事故多发的实际道路情况进行全面的多因素分析,最后针对事故多发原因从工程措施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又称黑点(Black Spot),是指道路上交通事故显著突出的路段或交叉口.如果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完全随机的,那么道路交通事故在不同路段上的分布应该是均匀的,而一些事故异常集中的路段则反映了该处可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晋阳高速两段事故多发路段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两路段处治对策,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事故多发路段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顽疾所在,但如何在现有数据基础上精准识别和定位事故多发路段尚无统一定论。以深圳市为例,基于2014—2016年交通事故数据,利用空间模糊度搜索调用数字地图API来确定事故点位,并基于累计频率分析法对道路进行事故黑点分析,最后利用GIS线性参考技术对事故点位进行精确定位。结合GIS平台进行系统封装和二次开发,构建一套基于GIS空间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分析系统。应用实例显示,系统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精准定位及分析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9.
青光焱 《交通标准化》2014,(23):134-139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交通事故形态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结构、道路线形、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事故多发路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治对策,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道路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有效鉴别可以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损失后果。首先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黑点路段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各类路段事故诱发因素,最后针对这些路段的事故诱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引言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又称黑点(Black Spot),是指道路上交通事故显著突出的路段或交叉口。如果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完全随机的,那么道路交通事故在不同路段上的分布应该是均匀的,而一些事故异常集中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江西省近5年普通国省道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结合各主管部门的管理经验,使用事故多发道路筛选方法,以事故起数、路产损失绝对值为参考,以单起事故路产损失、事故起数占比/里程占比、路产损失占比/事故起数占比相对值为依据,筛选出事故频发的普通国省道公路。同时根据事故黑点识别方法与模型,使用事故频数法计算单元路段平均事故次数与事故次数临界值,将单位里程路段交通事故起数与事故临界值进行比较,高于事故临界值的路段即为事故黑点路段。  相似文献   

13.
312国道陕西蓝小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312国道蓝小公路事故多发的现状,通过对事故历史资料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了项目级(即一条道路)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当量事故累计频率曲线法。  相似文献   

14.
近日,浙江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度的全省100个道路事故多发点(段)和100处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这是2002年来,浙江省第七次公布事故黑点。  相似文献   

15.
天气条件是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对国内外现有限速政策的借鉴,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限速系统的限速对策,综合考虑事故多发路段实时的环境和路面状况,采用动态的车速控制,有效降低灾害性天气下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风险,最终提升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是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多发段。通过对车辆运行特征中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多条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实际制动失灵事故资料为依据,建立制动失灵事故发生概率预测模型,对其验证表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安全性好,可有效预测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制动失控事故。  相似文献   

17.
事故多发路段和黑点的鉴别与整治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哈尔滨市道里区主要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利用质量控制法对各主要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经验一鉴别指数法对事故多发道路进一步鉴别,找到事故黑点,通过对事故黑点的成因分析,并针对事故成因给出具体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已有的道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了有效地消除道路事故隐患路段,以系统论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道路交通系统各组成因素相互作用诱发事故的机理,以找到诱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这种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表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因素的模糊诊断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危险因素诊断是事故路段改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可靠的道路危险因素诊断模型,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危险路段整治的效果。根据模糊诊断原理,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事故形态与事故原因模糊关系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历史事故数据统计的隶属度函数。利用模糊关系诊断模型,得到道路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排序,为道路安全设施改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矩阵模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有效鉴别。针对矩阵模型中不能有效鉴别的模糊路段,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确定的不良路段进行分析,以确定模糊路段是否为事故多发段。结合实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矩阵模型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