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宋健  李永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140-14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汽车日益高速化的今天,它的应用日益广泛,ABS控制方法是ABS的核心技术,掌握控制方法的设计和匹配,对于自主开发ABS和进一步开展汽车主动安全性理论和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ABS广泛采用的是逻辑门限值控制,这对于非线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本文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控制逻辑,通过对制动过程的动态模拟,比较了其防抱性能的优劣。同时,提出了一种以制动器耗散功率最大为目标的ABS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制动器耗散的ABS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  宋健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3):97-10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性装置,是汽车制动电子技术的基础。ABS控制策略是ABS的核心技术,掌握控制策略的设计和匹配,对于自主开发ABS和进一步开展汽车主动安全性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制动器耗散功率最大为目标的ABS控制理论,对制动器的TQ P(制动力矩、压力)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找出制动器制动力矩与油压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
在一种新型电磁制动器的基础上,应用ABS的控制原理和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方法对其实施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车辆动力学、电磁制动器以及基于路面附着系数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为这种新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用于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ABS控制逻辑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软件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用L9(33)正交表对门限值进行了方差分析,得到了车轮转动惯量增加对门限值设置的影响规律,同时确定了最佳门限。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7自由度整车模型,分析了车轮转动惯量增加对ABS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路面附着系数为0.85、制动初速度为90 km/h的条件下,利用提出的分析方法调整门限值后,制动距离最大缩短了5 m,制动时间减少了0.15 s,ABS控制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基于逻辑门限值的ABS控制方法,研究如何提升汽车在湿滑等复杂路面的制动性能。首先建立了单轮汽车系统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制动系统模型等,将汽车滑移率控制在0.17~0.2范围内,在Simulink中搭建制动系统的ABS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离线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逻辑门限值ABS控制方法可使制动距离减少12.5%,制动时间缩短6.25%,同时可将滑移率控制在最佳滑移率附近,对于提升汽车的制动性能和行驶安全性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轮胎与路面间附着系数-滑移率关系曲线的单峰极值特性,将模糊自寻优控制算法应用到车辆气压ABS系统控制器的研究中,并通过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该算法对车辆气压ABS系统的有效控制.与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结构更简单,且能自适应路面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有效、快速的道路状况自动识别对于提高ABS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仿真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比传统方法更快更高效的路面识别方法,并设计了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ABS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结合车辆模型熏对单一附着系数路面和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熏基于路面自动识别ABS模糊控制系统能快速、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的变化熏自动调整、优化控制器控制参数熏使车辆获得最大地面制动力,与传统利用车身加速度进行路面识别的逻辑门限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反应更灵敏,控制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汽车ABS的逻辑门限值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逻辑门限值控制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简化的汽车模型,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的ABS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宋健  李永 《汽车工程》2003,(Z1):98-104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称ABS)是主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性装置,是汽车制动电子技术的主要载体.ABs控制策略是ABS的关键技术.掌握ABs控制策略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对于自主开发ABs和掌握主动安全性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制动器耗散功率的ABs控制理论,对制动器的TQ-P(制动力矩、压力)动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系统控制结论,探索出制动力矩与油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
车辆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的目标控制参数在不同路面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不同路况下汽车电控系统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也有所差别。以汽车主动安全装置ABS为基础,在建立了车辆模型和进行滑移率估算的前提下.设计了道路识别控制器。考虑到轮胎非线性的影响,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技术的ABS控制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并据此调整控制策略,以使车辆获得最大的制动减速度和最短的制动距离。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修正因子智能权函数的汽车ABS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汽车ABS相关知识和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基于修正因子智能权函数的模糊控制算法.利用Matlab建立了ABS模糊控制总模型及模糊控制器模型,对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基于修正因子智能权函数的控制算法能使车轮的附着系数在最大附着系数附近微小波动,最佳的利用路面的附着潜力,故此控制算法的制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的研究,论文从实车应用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ABS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滑移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以车轮角加速度为辅助控制目标进行了逻辑门限值控制,基于电控制动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利用Car 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整车仿真模型并编写ABS控制策略程序,选取车辆模型和高速对开路面紧急制动仿真试验工况进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ABS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且提高了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现在汽车上采用的ABS产品都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以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ABS产品为例,详细阐述了这种控制方式的控制过程,然而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对于不同车型的逻辑门限值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通用性能差。这里介绍了一种自适应的PID控制方式,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能很好地调整比例、微分、积分三个参数,将其应用于ABS上,可获得更好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依据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对车辆轮速进行调节,使车辆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但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不同,且附着系数的峰值和对应的最佳滑移率也不同。为便于车辆在不同路面均达到更好的ABS控制效果,文章提出一种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的测定方法,可实时计算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主动横摆力矩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门限自调整的PD控制算法,即利用逻辑门限值方法产生并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并由PD算法产生车轮制动力矩实现车辆稳定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该控制算法的仿真模型,分别在高附着路面和低附着路面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很好保持汽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随机不平路面上的ABS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俊  宋健 《汽车工程》2007,29(3):230-233,237
在ADAMS中建立整车和各种等级随机不平路面的模型,在MATLAB/simu link中建立逻辑门限值ABS控制方法,利用联合仿真技术研究随机不平路面对ABS的影响,得到随机不平路面上ABS制动过程中轮胎纵向力、角速度和制动距离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ABS在随机不平路面上的抗干扰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汽车ABS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纵向附着系数一滑移率曲线特性,设计了可进行最佳滑移率估计和校正的自适应调节器,并根据滑移率跟踪最佳滑移率的误差,设计了可进行滑模参数自适应调节的模糊逻辑调节器.利用Simulink建立了ABS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模型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模型,分别对单一路面和不同路面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汽车ABS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可行,并且利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的ABS纵向附着系数利用率更高、稳定性更好、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更短.  相似文献   

19.
基于滑移率和减速度的ABS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炯  王会义  宋健 《汽车工程》2006,28(2):148-151,180
在ABS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道路试验数据,利用M atlab的模糊工具箱建立了模糊控制系统,采用7自由度整车模型在S imu link中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滑移率和减速度的ABS模糊控制比逻辑门限值方法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并可减少道路试验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速度分段在ABS逻辑门限值控制法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的控制机理。指出门限值控制法中的参数很难确定,但运用速度分段可解决这一问题。阐述了速度分段逻辑门限控制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控制中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在奇瑞7160型轿车上进行了速度分段逻辑门限控制法的匹配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纵向滑移率的利用率可在峰值附近的狭小范围取得,制动效能的利用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