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地铁运营单位的车辆维修部门除了进行常规的日检、双周检、三月检和年检外,在列车运营年限达到5年/10年或运行公里数达到60万/120万km时,还需对列车进行全方位深度拆解维修(架大修),以恢复列车整体性能,使之达到符合运营标准的技术状态。因此,车辆架大修基地的规划和筹建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国内广州、深圳、武汉、长沙、东莞等城市地铁车辆架大修实际经验,结合列车配属数量、架大修维修模式和检修工艺流程等,对佛山地铁2号线林岳车辆段架大修基地的维修能力进行核算。经过综合评估,证明该基地能满足佛山地铁2号、3号和11号线的车辆架大修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地铁11号线松岗车辆段为例,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快线车辆的特点,从车辆检修周期、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检修库工艺设计、试车线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工艺设计研究,可为今后地铁快线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对乘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整个地铁行业对车辆运行品质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可实现对地铁车辆的精准调平,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文章对地铁车辆称重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西安地铁2号线的检修工艺设计,介绍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在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中的应用实例。相关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设计及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深圳市地铁3号线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车辆维修制度,实现车辆初期日常检修最小周期为两日,即"双日检"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阐述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车辆维修制度的方法、步骤、经验以及对目前建立城轨交通车辆检修体系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地铁车辆检修修程、周期及停修时间,配属车辆及车辆段规模的影响,检修修程内容等方面,对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检修基地采用的香港地铁检修模式与目前内地通常采用的检修模式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北京地铁4号线车辆基地设计采用香港地铁检修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铁电客车的正常维修包括日检、双周检、3个月修、定修、架修及大修等,各级修程的常规检修项目内容范围及技术要求由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颁布的“各级修程技术规程”限定。按照技术规程,地铁车辆的3个月检、定修必须对车辆各类尺寸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尤其是车辆走行部的各类部件及尺寸都要严格测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1500V第三轨受流的地铁车辆在车辆段的受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广州地铁4号线和深圳地铁龙岗线地铁车辆在车辆段内不同受流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1500V第三轨受流的地铁车辆在车辆段内车辆检修作业人员安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阐述了郑州地铁车辆段(场)的总体设计以及地铁车辆拟用的检修模式,并分析了该检修模式在配属车辆数以及车辆段设计规模方面对地铁建设的影响.在分析研究拟用检修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段、停车场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地铁1号线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工艺设计,利用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和段址的实际情况,对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的分工、车辆检修作业方式、设备配置、检修工作社会化等工艺设计中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研究,明确了工艺方案,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铁车辆检修制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制度为例,并以日本地铁车辆的检修制度作对照,阐述了车辆检修制度对车辆段建设规模、车辆配属辆数的影响.建议推广车辆的均衡修方式.检修制度及检修周期等,应根据调查统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后再制定.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4号线新造车辆段是我国第一座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介绍了该车辆段在车辆检修修程、总平面布置、厂房组合设计、感应板设置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在新造车辆段的设计中针对直线电机车辆的特点进行了多项创新,解决了直线电机车辆段设计的诸多难题,可为今后制定国内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的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圳轨道交通三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是三号线车辆停放、维修检修、三号线管理办公、深圳轨道交通线网B型车大修、架修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车辆段,也是国内第一个双层结构的车辆段。在分析该车辆段设计和施工特点基础上,重点对车辆段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模式进行了介绍,对今后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5号线鱼珠车辆段是国内首座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大架修基地,具有用地受限、功能定位复杂、设计规模大的特点。设计充分发挥了直线电机车辆的优势,采用5号道岔和65 m曲线半径,对段内房屋优化整合,大大减少了车辆段占地面积;同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融合A、B、L型3种车型的轮对检修作业线。  相似文献   

14.
有轨电车与地铁的车辆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轨电车与地铁在车辆维修制度和车辆段布局等方面的特点。从车辆段的主要功能、车辆检修制度、车辆段用地规模和工艺设计等方面,分析比较有轨电车车辆段与地铁车辆段的差异,为有轨电车工程中车辆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5月4日,首列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抵太原地铁2号线小店南车辆段,目前正在综合检车库进行紧张的组装和调试。太原地铁2号线所用车辆为A型不锈钢车辆并运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代表了国内地铁的最高要求和设计制造水平,与传统的铝合金车体相比,不锈钢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车辆日检作业质量,提高检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过度修,同时实现科学、高效和高质量的检修目标,上海轨道交通结合原有的车辆日检规程编制经验,应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车辆日检作业中尝试"四日检"模式。介绍了FMEA分析方法,分析了13号线车辆日检试行"四日检"的可行性,并以试行"四日检"前后各6个月的车辆部件故障数据分析了应用效果。采用"四日检"模式,不仅降低了人车比,确保了列车检修质量,保证了列车每日用车率,而且班组的检修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京河西新城区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设计,对车辆段功能定位,有轨电车车辆检修体制及作业方式、设计规模的确定以及有轨电车车辆段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与地铁车辆段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有轨电车车辆段的设计特点以及对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段承担车辆和行车设备的检修和维修、段内行车组织等业务,对于保证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的各项业务分析,将业务划分为行车类和非行车类;对智能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研究和设计.提出智能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以及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提高车辆段作业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满足车辆段大架修库上盖物业开发对柱网的跨度要求,深入分析车辆部件工艺尺寸、数量、运输工具等技术参数,测算工艺优化后的柱网跨度.测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大架修库功能的前提下,转向架维修区与起落车作业区跨度需保持为21.0 m,车体检修区、编组线、喷漆库及部件检修区跨度可优化为18.6 m.深圳地铁14号线昂鹅车辆段...  相似文献   

20.
上图为北京地铁4号线客车开始在位于马家堡的车辆段试车。 据人民网消息,地铁4号线新客车开始在位于马家堡的车辆段进行试车。车辆段试车线长868m,客车在试车线上主要进行车辆性能及车辆与信号联动测试。已运抵北京的地铁4号线客车在完成试车线上的测试后,将进入南样板段(车辆段一菜市口站)进行正线车辆信号联动等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