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源于交通部西部项目《草炭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针对吉林省东部草炭土地区公路建设存在的病害和隐患,以对草炭土地基深入系统的物理化学特性、工程特性、冻胀特性研究为基础,考虑季节性冰冻气候影响和荷载作用,提出恰当的处治对策,修筑实体试验工程。通过长期的跟踪观测,比较评价处治对策效果,为减少草炭土地区公路病害、降低养护维修费用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草炭土不良地段的路基路面经常出现冻胀、翻浆、不均匀沉陷等病害隐患,本文通过对草炭土工程特性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经济可行、合理可靠的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城山隧道左洞在开挖至距出洞口近100m时,推测F2断层提前出现,因断层破碎带岩石蚀变强烈,加之雨季施工渗水的影响,导致隧道拱部左侧出现塌方,文章对该塌方段地质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立交区内主线加宽部位存在第四系(Q4)沉积地层的草炭土,厚0.4~7.9m,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孔隙比等特点,路基填筑后新老路基产生较大差异沉降量,后期运营中易引起路面开裂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度、危及行车安全、增加养护费用,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对加宽段地质条件的准确把握,对稳定性、工后差异沉降等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方案比选,最终得出合理有效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隧道断层破碎带内软弱围岩施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永连公路分水岭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软弱围岩地段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淮安市近年来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典型病害案例,对一级公路中分带积水渗透浸泡路面结构层造成的水毁病害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对中分带无损害的防水效果增强处理方案:通过在道路左侧路缘带边缘设置挡水墙,同时在凹曲线最低点、中分带端头等易积水路段,在中分带内增设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以有效减少中分带积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并将中分带内部水疏导到路基外侧边沟内。实践证明,该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富含水的破碎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辅以双液注浆止水加固,预留核心土环形分部开挖的处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这种方案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1成果简介近年来,针对公路路线通过的海相、湖泊软弱不良地质地段,国内结合南方大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实体试验工程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泥沼上修路,原苏联曾采用爆炸泥炭、部分挖除以及柴排等施工对策。然而,在国内外关于季节冰冻地区软土地基公路建设处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尤其对于草炭土地基公路建设技术研究属于探索、开创性  相似文献   

9.
草炭土问题是江密峰至黄松甸段高速公路及敦化至延吉段高速公路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阐述草炭土的原位测试、分析基础上,总结建立相关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0.
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富含水的破碎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辅以双液注浆止水加固,采取预留核心土环形分部开挖的处理方案,对坍方具体方案进行论述,并对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方案选择的特点及具体原则,对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方案的比选思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方案的比选思路会受到路网关系、建设时机、矿产资源分布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方案的比选思路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比选思路的关键因素,为走廊带方案的比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基处于膨胀土地段,如果对其处理得不当,常常产生开裂和滑塌,通过分析其原因后,提出了几个处治的方案,采用了其中的最佳方案,经历了一个雨季后,滑坡体已趋于稳定,对滑坡的处治必须要进行详细分析滑坡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场场道对道基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要求高,尤其在我国沿海饱和软土分布地区,在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经济性前提下,有效地处理好软土地基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工程领域常见的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有强夯置换法、排水固结法、深基础等方法,根据营口机场软弱粘土地质条件,采取强夯置换法工艺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处理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方案和应用效果,为国内滨海饱和软土分布区地基加固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均设置了紧急停车带,但紧急停车带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结合ZH高速公路花石崖隧道紧急停车带施工,通过三个施工方案的比选、论证,确定了在本隧道地质围岩等条件下,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并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阐述,期望对同类隧道紧急停车带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工程试验段为例,结合该段工程地质的特点,从施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介绍了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壮 《交通标准化》2014,(5):82-84,88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并处理路基,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问题,导致公路路面破坏甚至不能正常使用。结合邢衡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针对不同工程部位的软土分布规律和特征,设计一套综合处治软土路基的方案措施,并制定了路基沉降和位移观测要求,可为类似软基处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地和交通特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对停车需求进行合理预测,考虑目前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和快速增长的交通流量,分析了用地与交通影响预测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采用用地特征函数描述了土地使用性质与停车生成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交通影响函数分析了路网流量增长率和停车率对停车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利用开发的软件系统,根据典型区域的土地资源规划和道路交通调查数据,进行了城市停车需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停车需求近5 a增长较缓慢,而在随后的5 a中停车需求快速增长,且日停车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高峰小时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6):147-149,164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为30m的永久性消落带,其最大出露面积可达1.1×104km2.可持续利用消落区内土地资源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总结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四种模式:工程防护模式、季节性农耕模式、防护林模式和植被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机场最小起降带模糊优选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多目标决策模糊优选理论,研究了抢修方法、弹坑工程量等因素对机场最小起降带方案评判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最小起降带模糊优选理论模型,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建议值。结合抢修实例对模型和参数进行了检验,发现方案评判结果的优属度量化值由只考虑抢修时间影响的0.83提高为综合评判后的0.98。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机场最小起降带方案的综合优劣程度,所得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小型带形城市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居民出行特征、交通流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某带形城市的交通现状,得出中小型带形城市主要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交通问题的近期和中远期措施,从而为解决我国中小型带形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