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路网容量可靠性是评价路网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越来越受到路网规划者和交通管理者的重视,而现有评价方法大多在确定路网最大容量过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服务水平的约束。本文为在路网容量可靠性评价中更好地体现出行者及管理者对服务水平的要求,新建了基于服务水平约束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双层规划模型,以行程时间增量系数和饱和度系数为约束构建上层规划,结合用户路径选择行为的特点,选用SUE(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作为下层规划。采用遗传算法和Monte Carlo 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容量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不同服务水平要求下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并为城市路网规划、管理及路网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路网的容量均衡分析模型和方法。以虚拟路网(节点及路段)的交通负荷(V/C)为特征变量,采用虚拟路网PA反推技术与交通均衡配流组合模型,辨识路网的真实瓶颈点(段、区域),获得路网供需“均衡容量匹配参数”。以此匹配参数为准则,诊断现有路网的系统性缺陷。为评估城市干道路网与交通需求的宏观匹配水平、制定缓解交通拥堵对策和路网容量一体化均衡配置与改造,提供了新的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路网规划中,路网关键断面的确定对于解决路网中的交通瓶颈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路网关键断面问题可以转变为寻找路网最大流最小割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有求解网络最大流的各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然后,基于图论中的辅助图理论和求解最大流中的Dijkstra算法,得到了一种求解无向路网中最小割集较为简便的算法,即通过构造辅助路网,利用求辅助路网最短路的方法得到最小割集,即原始路网的最大流。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C++计算机语言程序实现了该算法。最后通过对天津市公路网的分析,进一步对本算法进行了说明。通过比较可知,这种方法是一种确定网络关键断面较为简便的算法,并且会对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常规城市路网交通需求预测只需要进行趋势流量预测。然而当涉及到路网中部分道路改造的交通流量预测则需要进行三个部分的预测:趋势流量预测、诱增流量预测以及转移流量预测。基于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预测理论,提出了路网中存在改造道路情况下的转移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预测转移流量时划分交通小区的方法;指出要预测转移流量,在交通分布预测阶段必须选用重力模型;提出在应用重力模型过程中计算交通阻抗的办法。以实际项目——厦门市中心区路网流量预测作为实例,结合交通预测软件“交运之星”,应用本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车道分配对路网容量的影响,通过分配道路的双向车道数和设置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建立了双层规划的路网备用容量模型.上层模型用于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参数联合优化,以使路网容量最大;下层模型是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预测司机对于某种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设置的择路行为.用基于灵敏度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调节路网路径的阻抗,使交通量的分布更均衡,路网备用容量比现有模型增大了32%.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在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的组合路网中设置可变信息标志(CMS)组位置的最优化模型.与文献中现有的模型相比较,本文的模型有效地达到了实际规模道路网络计算复杂性问题和确保求解模型的质量之间很好的平衡. 本模型具有三个不同的特征:(1)认为在路网中设置安装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是一个必须同时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和利益的典型的规划问题;(2)评估由于在路网中设置了可变信息标志(CMS)系统而带来的交通效益是通过具有不同交通分布型态的多个时段来完成的;(3)考虑了在不同的路段上和时段内交通事件的特征本质上是变化的因素.本文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以检验在各种不同的交通输入参数中,如交通需求、交通事件特征值、以及驾驶员交通行为的不确定性对可变信息标志系统(CMS)在路网中的最优设置的潜在影响.最后,本模型应用于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和辅道组成的混合道路系统,并且对CMS系统设置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开展相应的交通分析研究.路网容量限制是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路网容量概念,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开发强度研究方法.应用时空消耗法确定路网容量,并采用Trans CAD交通模型分配进行9D加载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建立了路网容量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对应关系,为控规编制过程中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确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层规划及其求解算法在路网预测、票价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探讨了固定需求下公路收费标准与路网交通量分配之间的关系,利用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收费标准的制定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收费标准对道路阻抗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交通仿真路网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的方法,并根据模型设计和实现微观仿真路网数据结构. 首先根据GIS 的特点和交通仿真系统的要求,建立分层的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和具体实现的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路网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0.
������Ч·���Ľ�ͨ�����ķ����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流分配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工作之一,而路网中有效路径的搜索又是进行交通流分配的基础。通过将交通路网中节点位置的确定性与交通出行中路径选取的有向性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路径的分层定向搜索算法,并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了新的交通流分配模型。新的算法合理的汲取了启发式配流的比例加载思想,并借鉴相继平均法思路解决了多起讫点对的配流问题。新算法具有模拟实际交通路径选择行为,并给出唯一路径流量的特征。文中用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大数据量下列车状态数据传输有序、传输错误可修复,建立了列车状态监测设备树状组网模型,分析了树状拓扑列车在途监测系统应用的可行性,继而给出了支持自由挂载的车载设备组网算法,实现了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和路由数据结构与算法在NS-2工具上的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树状网络延时主要受制于发送端与接收端所在网络的深度,相对于EXP流量模型和使用TCP协议,在树状网络中使用CBR流量模型与UDP协议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本来就是网络化的,而社会发展演进的方向就是形成“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大大加快这一演进过程。“网络社会”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络与实体网络高度整合的结果,作就如何加快建设“网络社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从铁路的基础设施、停靠站点及系统换乘3个方面构建了物理网、运输网和换乘网3种网络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拓扑特性.统计结果显示:铁路物理网的平均聚集系数近似为零,多数节点的度数为3,遭受突发事件,很容易造成不连通.铁路运输网大部分节点度数为2,平均经过12.49个车站到达目的地,铁路换乘网具有较大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距离,该网络是具有无标度性质的小世界网络.文中给出了重要节点的标定方法,并运用此方法标定了中国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同攻击情况下的网络弹性,结果显示铁路换乘网对于随机攻击具有很好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路网脆弱性的含义.根据道路网络的特点,改进了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社团划分算法———GN算法,提出了基于GN算法的路网脆弱性诊断模型.以路段介数值作为评判路段重要性的依据,在已知路网基本结构条件和交通需求分布的条件下,对路网中脆弱路段的空间分布和脆弱路段的失效顺序进行了识别.实例分析了基于GN算法识别路网脆弱性的诊断效果和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Kohonen神经网络能够模仿人脑特征进行自组织学习,并能根据其学习规则,对输入模式自动进行分类。文章通过对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运用VC语言实现其算法,并完成对该神经网络分类功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了CAN总线在现代电控汽车上的应用。阐明了汽车采用CAN总线的优点,并对CAN总线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传输过程以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进行研究。指出CAN总线在现代汽车上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 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在分析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基于资源与环境等约束条件下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分层次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并在定量模型计算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我国综合运输网络规划布局问题.为构建我国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铁路货运网为基础,构建了铁路地理网和铁路运输网,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编组站的布局特征,研究得出了编组站的度、介数、脆弱性、出入度与出入强度、强度相关性等网络指标。基于铁路地理网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编组站的平均度为 4.36,介数与度是正相关的,丰台西、山海关、向塘西等编组站的脆弱性较为突出。基于铁路运输网的统计结果显示,编组站的平均入度为 11.3,平均入强度为 3331.7,平均出度为 11.2,平均出强度为 3478.9,入强度与入度、出强度与出度均呈现正相关趋势,编组站强度相关性研究显示铁路运输网属于非同类混合网络,出入强度较高的编组站倾向于与其他出入强度较低的节点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