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云港徐圩海域海岸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连云港徐圩海域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并与连云港主港区、天津港和黄骅港等港口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岸类型在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的差异,指出泥沙颗粒黏性影响泥沙水力特性、泥沙水力特性决定海岸性质,给出了海岸性质分类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徐圩海域海岸性质.  相似文献   

2.
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和外航道淤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和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泥沙淤积特点,针对粉沙质海岸存在的悬移质、推移质和近底流移质3种泥沙运移形态,提出了计算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三层模式,并推导了临底流移质淤积计算的实用公式,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粉沙质海岸外航道淤积的实用公式,并以黄骅港实测资料为依据,计算了黄骅港曾出现的大风淤积,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趋势一致、量级吻合,公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问题的治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水道港口》2009,30(4):233-240
黄骅港航道泥沙骤淤问题是港口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现场观测资料、动力条件、泥沙环境和淤积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骅港航道泥沙问题治理的研究方法、整治工程后的淤积情况和实际效果。结合几年来参与黄骅港泥沙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关于海岸的性质划分、粉沙质海岸航道骤淤的条件和泥沙运动形式、粉沙质海岸泥沙研究的特点和粉沙质海岸航道泥沙骤淤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张静  韩信  孙波 《水运工程》2022,(4):106-110
天津南港工业区位于渤海湾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其东港池拟建设连接大港航道的支航道.为准确预测航道的泥沙回淤状况,通过建立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数学模型,选取现场实测大潮作为代表潮、以工程海域附近测波资料的能量加权平均结果作为代表波,对邻近的天津港15万吨级航道年均回淤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南港工业...  相似文献   

5.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航道的可能回淤模式和疏浚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依托黄骅港和京唐港区等重大港口工程建设,系统地开展了粉沙质海岸泥沙水力特性、运移形态、淤积规律、航道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解决了粉沙质海岸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黄骅港、京唐港、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以及国外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印尼AWAR电厂码头等港口工程中,研究成果纳入《海港水文规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黄骅港航道淤积特点和防沙减淤整治经验,分析了粉沙质海岸上各港区扩建航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黄骅港的发展历程,目前黄骅港建设的起步阶段已经完成,粉沙质海岸建港优势逐渐体现。黄骅港航道整治成功不仅保证黄骅港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粉沙质海岸建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滨州港海域沉积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媛媛  冯小香 《水道港口》2009,30(3):164-169
依据2008年1月、2006年3月和7月的黄骅港、滨州港海区沉积物取样资料,对海床泥沙中值粒径、细颗粒泥沙含量、分选程度等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黄骅港海域的泥沙底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滨州港的兴建阻挡了港岛以南床面泥沙的北移,部分遏制了泥沙来源,同时滨州港外航道成为从南到北泥沙输移的沉沙池,对减少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有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10,(7):43-44
6月3日,天津港南港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天津港物流功能向南港工业区拓展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天津港发展大宗散货物流业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天津港集团公司在南港工业区的唯一窗口,南港物流有限公司将负责南港工业区散货物流堆场、码头的开发建设和营运,主要承接目前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的煤炭、  相似文献   

10.
对黄骅港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基于黄骅港航道十多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外航道泥沙运移形态、回淤机理和回淤泥沙来源等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提出了黄骅港航道回淤的3种泥沙来源,即近岸浅滩中转泥沙、航道两侧滩面泥沙、疏浚废弃泥沙,并分析了在回淤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