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广州市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比重较低,是造成公交站场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配建公交站场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土地、资金的不足,同时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考虑住宅小区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的配置情况和港湾站的运营能力,根据小区的规模,按照高峰小时出行率、广州市常规公交分担率预期等计算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规模标准.同时,对比三种主要公交站场形式,提出住宅小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形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传统独立用地公交首末站规划难以落地,通过新增开发或城市更新项目发展配建式公交首末站具有用地集约、紧密贴近客流等特点。为了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设施设计要求与实施流程,研究了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实施保障机制。首先,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场站规划方法,优化完善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体系与方法;其次,从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平面布局与完善候车设施等方面,规范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设施设计要求;最后,从规划编制、土地出让、报建审批与竣工验收等环节提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实施机制建议,为配建式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市域轨道的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吸引客流,对市域轨道交通衔接规划进行了探讨。首先,研究了市域轨道及站点的功能定位,将站点服务范围细分为5个区,分析各区的客流特征,从而提出规划策略,提供分层次的交通服务;其次,以琎琳站为例,200米范围内结合公交首末站、"P+R"停车场促进交通枢纽的形成,并通过廊道串联轨道站点与周边用地,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设置公交停靠站、出租车扬招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多样化的衔接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交通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4.
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规划建设策略——基于香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首末站是公共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设施用地短缺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公交优先发展。首先,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当前内地大城市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其次,剖析香港的成功经验,从规划指引、投资模式、综合开发及配建标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以推动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进程并促进公交优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公交站场建设资金短缺、提高公交站场土地集约化利用,许多城市积极探索公交站场上盖物业综合开发j为合理确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后的公交站场公交功能规模要求,确保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不影响公交站场应有的公交功能,首先阐述公交功能评估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公交站场背景客流需求规模和诱增客流需求规模的确定方法,从公交站场适应性、公交站场交通运营组织、周边路网承载力三个方面提出公交站场上盖物业开发公交功能评估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结合案例分析为公交站场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如何确保公交站场的公交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内公交首末站的数量和规模不足,且由于用地限制,部分现有公交首末站的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内桥梁的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加,然而桥梁下的空间用地却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结合桥梁下空问规划设计城市公交首末站,既可缓解城市公交场站用地紧张的问题,也可同时规范管理桥梁下的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评价城市公交首末站的布局优劣、运营状况、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遵循综合性、实用性、可比性、独立性和相容性的原则,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10项评价指标。结合工程实际,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指标分级值;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公交首末站的布局、运营状况及社会环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于公交首末站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水平,弱化二者客流竞争,提出基于轨道公交一体化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首先,计算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既有公交线路重合度和客运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待调线路集,按照与中心区的相对位置将待调线路分为区内线、区外线、尽头线和过境线4类,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线路的调整方法。然后,选择高峰期公交衔接客流强度大的轨道站点为接驳公交站,建立目标约束函数,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生成新增接驳公交线路。最后,借助TransCAD建模并通过SPSS进行聚类分析,对昆明轨道交通1, 2, 3号线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并新增接驳公交线路。调整后的公交线网密度增加了0.21km/km2,站点500m覆盖率增加了3.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降低了0.08,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缓解轨道和公交客流竞争,增强一体化网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交中间站是实现旅客沿途乘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初期,简单的公交中间站设置便可满足车辆停靠与旅客乘降需求。但当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公共交通线路规模不断扩张时,在某些线路密集、人流众多的公交中间站点,简单的站点设立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停靠及旅客乘降需求,车站在站滞留时间过长,公交服务水平急速下降。此时,必须对车站的形式、规模进行必要的研究,以保证能力与需求的良好协调,从而降低车辆在站滞留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针对此问题,论文对公交中间站的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公交中间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以及广州公交运营实际,研究了通过车辆停靠数、旅客乘降量以及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公交站形式与规模的方法,并举出了实例,可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ר��վ�㲼��ģ�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规划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高效的衔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个衔接系统的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的角度考虑机场与市区之间的衔接关系,处理机场与市区衔接的问题。机场巴士和机场轨道交通的专线站点的布设和规模设计对解决整个衔接问题和提高衔接系统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以现有公交换乘枢纽布局选址方法为基础,以旅客出行总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各类机场专线站点的布设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求解。运用此模型,可以得出规划机场专线站点数目及其规模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换乘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一般公交配套规划,即仅对站点及线路调整的新规划思路。建立轨道交通各站点换乘其它交通方式比例的“用地反推算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分析规划期的用地特征及交通特征。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的沿线公交配套规划为例,提出了沿线公交配套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是保证轨道客流来源的重要基础,也是轨道客流客观预测及交通设施衔接合理规划的前提。从出行费用、时间及个人收入特征等要素的分析入手,基于广义出行费用一致性原则建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吸引范围模型,该模型考虑路网的实际结构。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即将开通运营的南宁轨道1号线中,计算金湖广场站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优化时,需要对客流进行分析,其中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吸引范围属于关键性问题。考虑到不同用地性质的轨道交通站点承担的交通功能不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进行分类,建立基于聚集效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合理和最大吸引时间,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客运枢纽衔接规划是对外客运枢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轨道交通车站衔接的模式,以换乘乘客换乘总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轨道交通运营衔接模型;然后,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模式,以场站换乘客流换乘总距离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常规公交场站衔接规划模型,并根据常规公交的接运能力提出了常规公交接运线路的衔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俊  陈阳  肖蓉 《城市交通》2006,4(5):45-49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成之后,为更好地指导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开发和相关的规划编制,对站点周边地区的用地规划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结合南京的实际,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分级,对轨道交通自身用地、附属设施用地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用地提出了控制标准,并对轨道交通站点临近地区的用地控制和功能配置提出了要求,为类似城市的相关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轨道接驳研究侧重人工调查或理论分析、利用大数据进行公交接驳准确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问题,提出以IC卡数据为数据源的轨道公交接驳比例、接驳距离等相关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北京市现状轨道站点的公交接驳相关指标.基于轨道站点设计阶段所能获取的站点属性信息将北京市轨道站点分为末端站、市区普通站、市区换乘站、郊区普通站、郊区换乘站5类,在该分类结果基础上对北京市轨道公交接驳特征进行分析.基于IC卡数据对轨道公交接驳特征进行准确分析,可为轨道站点的外部接驳设计、接驳公交布设、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等补充相关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8.
国内目前针对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的研究不足,中小城市场站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场站用地难以得到保障.结合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特点及场站模式,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确定场站停车坪、建筑用地、场前区及绿化用地规模,探讨与之相符的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用地指标,对于中小城市场站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由于轨道交通更适用于主干性运输,可达性相对较低,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站点衔接问题。通过分析各种衔接方式特性,采用典型相关性的分析方法确定对于衔接比例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并加以综合考虑,再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市现有站点进行分类,在此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布局形态以及站点功能分类的因素,对其进行调整,最终可得出各个类型站点的衔接比例,从而为北京新修线路各站点的衔接规划给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由于轨道交通更适用于主干性运输,可达性相对较低,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站点衔接问题。通过分析各种衔接方式特性,采用典型相关性的分析方法确定对于衔接比例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并加以综合考虑,再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市现有站点进行分类,在此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布局形态以及站点功能分类的因素,对其进行调整,最终可得出各个类型站点的衔接比例,从而为北京新修线路各站点的衔接规划给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