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8,(4):67-67
最近,由中船重工的704所主编的国际标准《船舶和海上技术——吊放式救生艇降放装置》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吊放式救生艇降放装置是当今最普及的各类船舶使用的重要救生设备,也是SOLAS公约规定的各类远洋客船必备的救生设备。704所主编的该标;住,主要由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组成、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五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2.
对救生艇事故多发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0前言救生艇,顾名思义是在船舶碰到危险时挽救船员生命的一种装备。《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三章及《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对救生艇和其它救生设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船舶必须按照上述公约的要求配备救生艇,定期组织船员进行相应的演习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6,(2):23-28
为使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船舶救生艇筏配备的相关要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加符合船舶的工作实际,就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在配备救生艇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与其他货船一样有相应的替代措施,采用实船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个人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过去编订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SV)显然已经落后,目前在编订1980年船舶安全公约时对第三章救生设备完全重新编写,目的是排除以往救生设备在制造及使用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此研制了新的一代救生设备,例如自动扶直救生艇及自动升浮艇并设计了可吊的气胀式救生筏使能保证干燥地登上救生筏。此外还规定集体救生设备中必须配有个人用救生设备。文中对新型救生设备附有结构图。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船舶选择极地航线航行,然而,极地多冰及脆弱的特殊环境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极地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减少此类不利影响,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极地规则》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尽管如此,部分学者认为《规则》现有的防污染措施不足以保护极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完善该规则的防污染措施,通过采用鱼骨图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具体条款和提案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6.
1 概述气胀救生筏是各类海船必须配备的主要救生设备之一。它具有存放体积小,重量轻,乘员定额高,营救效果好,经济实用等显著优点。在海难事故中,气胀救生筏成功地营救了不少遇难者的生命,发挥了极好的救生功能,使它在船舶救生设备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成为深受用船部门欢迎的一项重要救生设备。气胀救生筏的这种重要性,在1986年7月1日生效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3年修正案》(简称《83修正案》)第Ⅲ章有关款中作了充分肯定,从而成倍增加了它在货船  相似文献   

7.
正气胀式救生筏是船舶航行和作业过程中遇险后较为理想的救生设备之一。由于救生筏的制造与检修质量直接关系到救生筏在危急时刻是否即时可用,因此,原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以下简称"农业部渔检局")连续多年对该类产品及救生筏检修站实施生产、使用和检修领域全覆盖的监督抽查,但抽查结果表明目前的救生筏产品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在当前渔船检验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后,有必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一年的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合格证(Z02)知识更新培训,发现很多船员对货船吊放式气胀救生筏释放方法不熟悉。同时,通过对其单臂回转式吊降放设备性能调研,发现部分船舶在设计上存在问题,致使该设备在PSC检查中被指存在重大缺陷,严重的导致船舶被滞留。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船员在操作使用和PSC检查中出现问题,从而保障海员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蔡良 《中国船检》2001,(6):44-45
气胀式救生筏是船舶主要救生设备,它具有施放使用容易,成型迅速,一般为手动开启,紧急时会自动胀起,以及保温性能好等优点.高质量的救生筏,是救人命于危难的关键设备.但据我们调查,救生筏的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气胀救生筏是现代航海船舶的主要救生设备之一,它的特点是包装体积小,占用甲板面积少,相对重量轻,使用方法简便,救生效果快。并设有抗风御寒的帐蓬,还配备次用淡水、救生饼干、药品及焰火救生信号等备品属具。因此比救生艇优越得多。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用救生筏营救过一万余人的生命,从那时起救生筏就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远洋航务》2014,(6):12-12
丹麦海事局副局长Francis Zachariae:很高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极地规则》加强船舶在北极和南极海域航行安全。丹麦特别注重和努力提高船舶特别是邮轮在格陵兰岛海域的航行安全。新一套的具有全球约束力的规定将向我们提供在冰冻海域航行的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包括救生设备要求,船员培训。  相似文献   

12.
罗超  林粤敏 《世界海运》2020,43(5):48-51
介绍《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和国标中关于自由降落救生艇降落设备布置要满足防止意外脱开功能的要求,结合实船事故案例和PSC典型缺陷,分析压艇装置、维护保养装置和艇钩安全销防意外脱开的具体要求,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陶伟 《中国水运》2009,(3):81-83
通过分析《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4)与《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年修改通报之间救生、消防等设备配备标准上的不同,提醒广大的船东在建造或购买船舶时考虑船舶配备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修改通报对救生设备和消防设备的配备标准要求更高。敞开式救生艇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本文就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元戎 《中国船检》2023,(11):93-97
<正>救生筏是船舶的关键性救生设备,其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船员能否在紧急状况下安全脱险,在海上人命安全救助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救生筏的技术状况良好、随时可用,需要对救生筏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所以SOLAS公约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均对救生筏维护保养、检修周期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文结合公约和法规要求,解析船舶救生筏维护保养和检修的有关要求,对某些新型延长检修周期的救生筏进行讨论,帮助相关从业者深入理解救生筏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航行于北极东北航道的船舶应用的规则和规范,对《国际极地水域操作船舶规则》《北方海航路水域航行规则》《极地船级要求》和《极地水域营运船舶指南》等规则和规范进行概念性阐述。该研究对北极东北航道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和运营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清晰理解北极东北航道船舶适用的规则和规范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最近召开的IMO船舶系统与设备分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分委会通过了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修正案草案,以确保在这种救生艇里维持适居的环境。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手段以及开放和关闭的新段落(第4.6.6和第4.6.7)草案拟要求采取技术手段,明确救生艇允许容纳的人数,使其通风率达到每人至少5立方米且不少于24小时;从救生艇内部便可操作,且不会分层或形成不通风的气窝。除全封闭救生艇外,为应对有关救生艇筏上的通风问  相似文献   

17.
1983年初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对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修正案,其中第三章救生设备完全是重写的. 该修正案将从1986年7月1日起生效,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气胀式救生筏也在其例,其中,许多条款的规定更加严密,以便使所有救生筏符合一些有远见的航海国家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07,(1):22-23
MSC.215(82)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MSC.216(82)通过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217(82)通过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MSC.218(82)通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修正案MSC.219(82)通过国际载运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极地运输船舶的安全设计问题,以某2万t极地多用途船为研究对象,参考芬兰瑞典冰级规则(FSICR)、极地规则和船级社相关规范,提出了极地运输船在船体结构、甲板机械防护、消防救生设备防护、通道防冻、居住区安全、航行安全及通信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应用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极地运输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两极冰融现象日益加剧.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促进了北极航线的开发,南极的冰雪美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乘船观光.本文针对极地航行的特殊性和挑战性,从极地安全航行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现行的极地水域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IMO和IACS等国际性组织出台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并分析了IMO强制性《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对船舶及海上人命安全和极地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