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基础建设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及市政道路上互通逐渐密集,相邻互通出入口之间间距较近,车辆行驶时不可避免存在交织情况,为保证行车安全,本文简要介绍匝道出入口与主线交织路段服务水平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计算,运用该方法检验高速公路或匝道交织区路段的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工程中,对于公路通行能力的分析和计算对于公路设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公路通行能力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对公路类型、车道数及交织长度等的选择提供参考、评估既有公路对交通的承受能力及对不同环境条件下交通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某高速公路高架桥路段的公路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分析,说明公路通行能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调整不同路段的限速值,平滑交通流,从而提升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针对交通瓶颈区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平滑车速管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动态限速启动、限速值确定与更新和情报板动态发布等3个模块。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DQN(Double Deep Q-Network)引入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DDQN的平滑车速控制策略,从目标网络和经验回顾2个维度提升该算法的性能。基于元胞传输模型(Cellular Transmission Model, CTM)对宁夏高速公路某路段的交通流运行场景进行仿真,以车辆总通行时间和车流量为评价指标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瓶颈区内拥堵路段车辆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欧阳猛 《中国水运》2010,(8):197-199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在城市道路网中居于核心地位。针对目前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文中试图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和车辆排队状态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以期提高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通事故发生后道路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以车流量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和假设检验,并借助于视频和图像,建立交通量模型和实际通行能力模型,运用Matlab、C语言等软件,得到了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情况和最终车辆排队长度到达上游路口的时间约为8min等结果。  相似文献   

6.
孔庄  项雨略  廖鹏  陈虹 《水运工程》2020,(4):125-129
为分析内河航道局部缩窄段交通运行状态,根据航道单线交替通航特征设计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缩窄航段的交通运行状态及通过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船流量大小和方向分布影响缩窄航道的交通运行状态,2个方向船流量差异较大时船舶集中通行有助于提高通航效率,但会增加部分船舶的延误;缩窄航段的通过能力随缩窄段的长度增加而减小,但当缩窄段长度增加到一定值后,航段的通过能力接近某一极小值。实践中可根据航运需求,合理进行交通组织、安排航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枢纽建设的运输规模效应,考虑路网运输费用平衡流量分配关系和可能产生的路段扩容需求,构建以枢纽建设费用和网络运输费用以及路段扩容费用组合最优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结合Dijkstra算法和枚举法进行算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从比较综合的角度为城市客运枢纽选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畅通国家高等级航道的要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通航建筑物的建设现状特点,提出以通行1 000吨级及以上船舶枢纽比率、通过能力平均利用率为主要指标,以梯级枢纽年通航率、复线通航率等为参考指标,结合其他定性视角,分别评价我国主要干流、支流和长三角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现状适应性。结果表明:目前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通达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建设滞后、干流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支流船闸通航标准偏低、服务水平总体不高的问题。建议“十四五”要加快建设步伐,保障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可靠性,原则上各梯级枢纽应按1 000吨级及以上标准预留复线通航建筑物。  相似文献   

9.
针对滚装码头装卸车辆的潮位范围选择问题,以滚装直跳板为研究对象,分析跳板技术状态、船的状态、通行车辆性能和码头参数等因素对作业潮位的影响,并将影响情况定量转化为仅以跳板工作角度为未知数的不等式组,采用数值迭代法求解出跳板工作角度范围,进而预报作业潮位范围,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该作业潮位预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作业潮位预报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可用于指导滚装船制定码头装卸作业计划。  相似文献   

10.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的主要开发任务为畅通岷江航运通道,船闸作为该枢纽的唯一航运设施,是岷江通道畅通中的重要一环,故输水系统作为该船闸核心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该船闸输水规模较大、水力指标要求较高的问题,对船闸进行水力学计算分析以及单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龙溪口航电枢纽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形式是合理的,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闸室灌泄水时水流条件及阀门开启方式满足船舶安全通行需要。  相似文献   

11.
早高峰时段对右转车辆通过十字交叉口的时间进行连续2h的观测,对获得的样本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样本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假设,运用检验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得到其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规律。基于上述分布规律,通过提出的交叉口的右转通行时间修正系数,对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进行改进,得到适用于十字交叉口处右转车的通行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环形交叉口因其具有车流连续,不需要信号灯控制,景观好看等优点在城市建设初期和交通量较小时期被大量用来作为道口交通组织方式。但是,随着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量不断增长,传统的环形交叉的交通组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要求,目前,部分环形交叉道口存在着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而当交通量增长到一定水平,信号灯控的道口比环形交叉道口的通行能力会高更多,因此环形交叉口改信号灯控道口是目前我国城市提高环形交叉道口的通行能力的相对有效的方式.本文基于此点,利用鄂州市"马踏飞燕"环岛的道口改造工程的实例,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将道口的排队长度、通行能力、延误以及服务水平作为交叉道口的交通效率的优化指标,对道口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了此类改造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及高效性,为其它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场北连接线互通设置数量多、互通间距近的现状,提出设置甘夏湾复合式枢纽互通,对区域互通群进行优化;阐述了甘夏湾复合式枢纽互通各方案的交通功能;从交通影响、交织长度、施工难度、工程成本等方面讨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荷载等级的提高,桥梁堵车情况时有发生,通过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的车流分布特点,分别建立了小轿车、小客车、大巴车、大型客车和重型车五类车辆模型,然后依据拥堵情况拟定针对城市桥梁拥堵的车辆荷载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桥梁在拥堵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确保桥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内河航运枢纽厂坝间上游导墙布置参数与电站运行及枢纽泄洪密切相关。针对汉江雅口航运枢纽,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厂坝间导墙长度以及墙身开孔对电站进流和枢纽泄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拟定的三种导墙布置长度下,导墙长度越短对枢纽泄流能力及电站进流条件影响越小,同时导墙开孔可进一步提高泄流能力和改善电站引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靳引利  王建平 《中国水运》2007,7(9):173-176
套牌车严重地损害着合法车主的利益,对社会安全和交通运输行业秩序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但限于技术手段和当前的管理模式的制约,套牌车辆的治理还采用传统的人工盘查方法,收效甚微。文章在分析套牌车辆的来源、社会危害性和套牌车辆运作逻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车流信息采集网,以采集到的数据作为基本条件,使用车辆牌照识别等技术手段,分析和提取套牌车辆名单,并在信息采集层识别车辆牌照,拦截可疑车辆。同时,针对这种治理方法中的难点,文章给出了套牌车辆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图,并以实例的方式,提供了套牌车辆数据处理的系统算法。  相似文献   

17.
单向交通是一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经济而有效的交通组织方法。针对昆明市一二一大街与学府路片区在实施单向交通后的交通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该路段存在的交通问题,对现行单向交通方案提出了综合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倪明 《水运科技信息》2011,(3):133-134,137
徐州枢纽衔接8条干线6个方向,为客货并列式十字型枢纽格局。通过对徐州枢纽概况、地区车流特点以及重点难点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点、线、面"的层次分析方法,对宿徐城际铁路引入徐州枢纽方案进行研究,推荐了西端直接引入徐州站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利用ANSYS建立泰州长江大桥全桥模型,对车辆荷载模型进行简化,分析了随机车流作用下泰州长江大桥主梁的位移及内力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随机车流作用下,主梁各截面的竖向位移静力响应曲线由若干个大的位移循环组成,竖向位移动力响应曲线围绕静力响应曲线小幅振动.车流集中于一跨时,该跨竖向位移值增加明显,另一跨竖向位移响应减小,两跨间相互影响.相比于1/4跨与3/4跨,主梁跨中截面的内力变化幅值较大.随着车速的增加,主梁不同位置冲击系数小幅增加,行车方式对冲击系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源渡枢纽理论计算及模型试验的泄洪能力情况,对低坝枢纽中常用的实用堰的堰流公式进行了计算误差分析,得出相对淹没度hs/Ho>0.85时理论计算泄洪能力可能产生较大误差枢纽泄洪能力,需要配合模型试验才能较准确地确定枢纽泄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