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鹏 《中国水运》2014,(1):349-351
文中根据工程实践,对超高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给出了针对高落差挡墙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加筋土挡墙稳定性验算的方法和原理,系统地分析了加筋土挡墙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算了两阶超高加筋土挡墙的稳定|陛,给出了详细的计算结果,为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水上消防》2010,(4):1-1
放眼望去,世博正在闪出一团耀眼的光亮,照亮了2010年的中国,照亮了2010年的上海,照亮了创新的追求,照亮了进步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放眼望去,世博正在闪出一团耀眼的光亮,照亮了2010年的中国,照亮了2010年的上海,照亮了创新的追求,照亮了进步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刘松 《港口科技》2012,(1):7-10
北良港#3变电所所供电力变化较大,导致其功率因素极低,为此进行了改造,使用了磁控电抗器。介绍了#3变电所的概况。提出了改造要达到的目标,详细介绍了改造方案,作了经济性分析。这一方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吴任国 《船电技术》2011,31(6):32-37
本文详细分析了APF工作补偿原理,研究了常用控制算法,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三种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比较,验证了本文设计复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给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从推动全球协调、统一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等六个重要公约的角度,建立并实施了自愿审核机制。中国政府积极参加该机制,于2009年11月7—18日自愿接受了IMO审核并取得良好的审核结果。通过审核工作,较好展现了我国政府履约的良好形象。维护了国家航运利益,促进了中国海事管理事权组织方式的改进,丰富和发展了大国海事公共治理内涵,也为全球协调统一履约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海事系统通过迎审准备和接受审核,调整了理念,完善了战略规划,加强了能力建设,推动中国海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卸船机原有称重系统的不足,提出了改造卸船机称重系统的的技术措施,应用了具备强大功能的卸船机无线称重系统,加强了设备管理,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运营管理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竹排浮式结构消浪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排浮式消浪结构进行了波浪模型试验,在试验中测量了堤后波高,计算了透射系数,并测量了锚链所受的波浪力。通过模型试验比较了几种竹排浮式结构的消浪效果,提出了推荐的结构型式,并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导出了改进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龚耀军 《港口科技》2007,(11):29-33
合资经营和管理集装箱码头,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技术,从而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运作效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6个方面介绍了做法,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杜建军 《航海》2014,(6):40-44
本文从远东美西航线的优化选择,考虑了大洋环流和气象等因素,结合船舶运营实际情况,提出并尝试了诸多节油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提高了船员的节能意识和技能,培养了船员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的良好节能习惯。  相似文献   

11.
雷达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是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复杂雷达系统的故障处理问题,可将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在雷达内部,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方法。并指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检测信号是设计该系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钱维亮 《船海工程》2012,41(3):13-15,19
分析TRIBON系统的几个主要应用模块的功能,结合船体生产设计中某分段建模,介绍TRIBON系统在船体生产设计中的应用,认为TRIBON系统可综合使用于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其二次开发接口的开发应用可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从山 《水运工程》2019,(9):164-167
码头工程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是码头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设计配电系统的接地,对码头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接地系统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和把握、设计文件中经常存在安全隐患。根据10 kV电网不同的接地方式(不接地及低电阻接地),对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进行分析,加深对接地系统的理解,为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Tribon生产设计系统无法满足邮船生产设计权限管理需求的现状,选取Smart 3D为生产设计系统,采用RBAC模型,通过对Smart 3D的用户、角色组及权限进行分析,分别从生产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控制和生产设计模型及图纸的操作权限控制这两方面构建邮船生产设计权限控制体系,可降低邮船生产设计过程的误操作概率,提高邮船生产设计进度。  相似文献   

15.
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成智能船舶,达到航行稳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以微机控制为中心,通过压力电传感器、燃油驳油泵、淡水输送泵的自动启停控制、集成报警系统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逻辑设计两部分,监控系统的功能是程序设计和控制参数之间的逻辑设计来实现。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报警监控和集成智能技术进行设计,解决船舶航行稳性问题,通过对小型船舶模拟实验进行测试,效果比较好。使船舶的航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船舶空调通风系统原理图绘制效率低、数据管理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该系统原理图快速生成方法。[方法]首先,分析船舶空调通风系统原理图绘制过程,定义此系统的知识组件模型、实体建模和实例化过程;然后,结合该系统的设计特点,设计基于知识组件的原理图快速生成业务模型和数据交换模型;最后,以AutoCAD和PDM系统为平台,开发原型系统,并经实际工程项目应用予以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原理图绘制效率提升了43.5%。[结论]所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船舶系统原理图绘制中,能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船舶废气脱硫系统技术,对开式废气脱硫系统进行实船加装设计,分析设计要点和难点,并为满足系统功能要求提出设计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通过在实船运营中的测试反馈,该系统完全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的排放核准值,为今后船舶开式脱硫装置的加装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船作战系统软件复杂性增加以及设计与集成难度的增加,本文介绍一种应对复杂系统研发需求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并阐述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及体系架构设计3个阶段的设计流程。最后以典型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体系架构的设计为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验证。经过验证,证明该方法与基于文档的系统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设计准确的特点,能提高系统设计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在方法和工具推广上需要结合本单位质量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本文所建模型使用到了IBM公司Rhapsody工具中的Harmony SE套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仍然以分散作业、单机操作,各专业独立完成,以图纸、表格、文字互提资料的二维 的、离散的作业模式为主,该作业模式不但效率低,资料共享性差,而且错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出全新的港口工程 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以三维模型设计为基础,整合各专业生产流程,实现港口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全专业的三维设计,全生产流程的无缝数据连接,可定制的自动化分析,可定制的自动化成果输出和多专业协同设计。此 外,给出实现该作业模式的系统设计,该设计把系统分成基础层,应用层,业务层3个层次,兼顾了三维工程设计的通用性 和专用性,不但根据系统层次实现了良好的架构分离,而且为系统不同层次的扩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ametric hull form design system utilizing combined knowledge-based and 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ies,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is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One objective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 powerful, intuitive, and parameter-based hull definition system with a related hull definition advisory system that would provide useful and necessary advice to the user. Object and knowledge modeling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stage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hull design program and advisory system. The hull design system includes the generation of a geometric model from a process of aggregating simple user-selected shap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boundaries. Design involves the capability to vary simple parameters such as entrance angles, length-breadth ratios, and radii to define local and general surface geometries. Hydrostatic calculations are included for analysis; results are referred to an advisory system for evalu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cceptability of parameters and analysis results. The advisory system includes a knowledge bases consisting of hull form databases,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design parameter constraints, and expert knowledge acquired from designers,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technical reports. Use of the design tool with the advisory system results in the rapid generation of hull forms and associated design evaluations. Flexibility in decision making results from the separation of the design system from the advisory system.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wo systems allows for a wide range of user experience with experts using the design tool with minimal reference to the advisory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pertise and knowledge stored in the advisory system is fully available to inexperienced designers and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