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某省道桥梁采用腹板加厚、增设横隔板、施加体外预应力、粘贴钢板等措施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进行加固维修为例,介绍并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加固措施,为类似桥梁的加固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连续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某省道桥梁主桥为52m+3×80m+5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使用中发现该桥梁体出现大量裂缝,且裂缝不断发展,其结构耐久性和承载力逐渐下降,已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采取增设体外预应力及腹板加厚、裂缝灌浆、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等技术措施,对该桥进行维修加固。重点阐述连续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对存在各种病害的公路桥梁进行加固维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各种常见加固维修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增大截面法、粘贴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增加辅助构件加固法和体系转换法等,同时阐述了各种加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加固和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外索加固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T型刚构桥的大部分病害均与预应力损失过大有关,因此目前对T型刚构旧桥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预应力索及粘贴钢板等来补偿混凝土的预应力。为评价采用这种方法加固桥梁的效果,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座体外索加固后的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成品索进行加固,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强度、刚度、抗剪能力和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部分振动频率与体外索的主振频率较为接近,应采取减振措施,预防体外索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粘贴法和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条(带)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介绍,并运用断裂力学和材料力学理论分别对这两种加固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这两种加固方法的对比试验,认为相对于粘贴法加固,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条(带)法加固是一种主动加固方式,它将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主动加固优点与碳纤维材料高强度性能集合在一起,可以大幅提高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愈合既有构件的裂缝。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在运营中容易出现各种病害。结合一座25m的在役小箱梁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外观检测、预应力检测、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加固前和6种加固方案加固后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试验跨加固效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对于刚度下降明显的该类桥梁可以采取腹板增设体外预应力和在腹板间加设横隔梁的方法进行加固,对于刚度下降不是很明显的该类桥梁病害,可以采取在箱梁腹板、底板粘贴钢板和在腹板间加设横隔梁的方法进行加固;跨中横隔梁数量以2道为宜。  相似文献   

7.
东明黄河大桥由于跨中下挠和箱梁腹板裂缝的原因,已危及到桥梁的安全运营。为了满足设计荷载,对箱梁采用了粘贴钢板、加厚腹板、粘贴碳纤维、增设横隔板和增加体外预应力等措施进行了加固。通过加固后的荷载试验表明,承载能力和刚度已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体外预应力桥梁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体外预应力桥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论述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既有桥梁、体外索的防腐技术和CFRP材料在体外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等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桥梁,提高桥梁现有承载能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出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加固体系的检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东明黄河大桥由于跨中下挠和箱梁腹板裂缝的原因,危及桥梁安全,为了恢复原设计承载能力,保证大桥运营安全,施工中对箱梁采用了封闭箱梁裂缝、粘贴钢板、加厚腹板、粘贴碳纤维、增设横隔板和增加体外预应力等措施进行加固.通过加固后的荷载试验表明,承载能力和刚度已达到原设计要求.着重介绍维修加固的设计要点、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主跨为114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病害情况,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是边中跨比设置不合理,通过裂缝灌胶、增加体外预应力束、粘贴钢板等传统的加固方式,都无法解决桥梁的不合理受力状况,通过在边跨增设桥塔,利用斜拉加固法降低桥梁的边中跨比,彻底解决了受力的不合理状况,确保了桥梁的承载力,跨中挠度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深圳机荷高速公路某大桥主桥为(42.5+2×65+42.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1997年建成通车,2001年因箱梁开裂较为严重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法进行了首次加固。2015年检测发现主桥存在多种病害,主桥被评定为三类桥梁,需进行二次加固。为了保证桥梁运营安全,在原体外预应力加固部分失效后,将现有桥面铺装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整体化层、在中跨范围内箱室两侧各增设2束12s15.2mm通长体外预应力束、在全桥箱梁内侧顶板上粘贴横向钢板。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荷载试验,从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动力特征方面分析该桥二次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加固后该桥的纵、横向刚度以及桥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3.
桥梁结构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中阐述体外预应力结构的概念与体系,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力学特征;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体外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快速加固方法中体外预应力的产生和加固机理,提出体外预应力张拉力的算法和加固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介绍采用本加固方法的试验梁与采用CFRP条(带)普通粘贴加固方法的试验梁的加载破坏试验,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证明本方法加固效果显著,经济性更好,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体外预应力在某连续梁桥加固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体外预应力在连续箱梁中的布置形式、锚固方法和转向块设置等。加固后桥梁的动静载试验,以及后期的运营状态观测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后,原结构的应力状态和强度得到了改善,为今后桥梁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连霍国道主干线某高架桥的病害调查,分析了裂缝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桥梁结构的病害和桥梁实际运营中存在的超载问题,采用了体外纵向预应力弯起钢束和粘钢板、粘贴碳纤维技术相结合的结构加固措施。通过对原结构和加固后桥梁的应力状态分析,所设计的加固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该桥梁主拉应力不足的受力状态,有效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番禺紫坭大桥 (旧桥 )建于二十世纪 80年代 ,上部结构主跨为钢筋砼预应力T型刚构 ,引桥为普通钢筋砼T梁 ,在长期运营使用中 ,该桥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桥结构病害的检查与分析 ,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粘贴复合材料纤维布等加固方法。通过加固后与刚竣工时静、动载试验数据对比 ,判定该桥的加固效果。为同类型桥梁加固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体外预应力体系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梁体混凝土与体外预应力筋相互影响的活载应力增量简化计算公式。针对桥梁加固构件分阶段受力特点,提出了极限应力取值的修正公式。建立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结构分阶段受力的应力计算公式和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实用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9.
病害的连续刚构桥,其主梁存在裂缝,从而削弱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危及桥跨结构的安全与耐久性。桥梁加固就是要增强结构承载能力、消除构件裂缝、恢复桥梁设计高程。基于连续刚构桥高程与结构内力的耦合关系,首次提出了先恢复桥梁设计高程,然后再增强主梁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病害连续刚构桥高程恢复技术;针对连续刚构桥加固施工的特殊性所开发的顶推变高度钢桁架转向梁横张体外预应力索增强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体外索的实际受力与理论计算不一致的问题,简化了体外索张拉施工,实现了加固预应力索一次张拉到位的施工方法。本文构建的病害桥梁加固技术也适用于各种梁式桥的加固治理。  相似文献   

20.
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箱梁难点在于确定合理的体外预应力度,该文以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静载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推断箱梁刚度折减情况,得到了桥梁实际损伤状况,并结合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原则合理确定了各跨需施加的体外预应力,经加固前、后静载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加固效果良好,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确保了桥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