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高速公路运营期CO_2排放显著,目前中国尚无全面的高速公路运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清单分析,根据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活动工作分类及植被的碳汇功能划分了评价体系边界,提出了公路资产、养护维修、交通通行3大板块碳排放评价指标,研究了碳排放指标及碳清除量的测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高速公路运营期碳排放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参考国内外主流手机软件(以下简称APP)评价体系与标准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方式建立了导航类APP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功能量化指标、用户体验类指标、软件开发者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从主观(即用户体验)与客观(即软件功能)2个方面全面评测导航类APP.构建了行程时间预测准确率、路况信息覆盖率、定位准确率、路况信息分级准确率4个功能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操作便捷度、信息准确度、流畅度、信息及时度、稳定度、满意度在内的六个用户体验指标.软件开发者自评价重点考察导航应用软件的信息源、传输模式以及软件功能.通过多目标的判定决策,根据多级评价中的最不利评级最终确定综合评价结果.以国内3款主流导航软件为案例,开展导航类APP量化评价方法实例应用.案例中,被测软件A功能量化指标得分分别为76.42%、76.24%、100%与76.53%,用户体验指标得分4.54,总评级为一级,与被测APP的市场份额及应用市场评价结果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为市民出行选择导航应用以及开发人员改善系统软件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江玉林 《公路》2007,(8):206-209
针对我国公路边坡植被持续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概念,从植被建植目标选择、草灌竞争调节机制、植物组合混播模式以及植被验收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建立了边坡灌木化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对可持续植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养护管理评价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高速公路机电设施的养护管理状况,研究开发了机电设施养护管理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基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机电设施的养护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应用了分布式数据库和同步更新复制技术,主要功能包括养护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管理、养护检测数据与故障报警数据录入,养护状况综合评价,机电系统运行状况预警,以及相关数据报表生成与打印。  相似文献   

5.
从驾驶员和车辆特性、机电设施、土建结构、交通环境4个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进行评价。选取19个因素指标建立隧道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并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运营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隧道运营安全进行评价的途径可行。  相似文献   

6.
延误是评价快速路协调控制方案的常用指标,然而由于交通流骤降(Breakdown)现象发生导致的车辆运行速度突变,使得基于延误指标的控制方案评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入Breakdown概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与延误指标进行结合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标以解决该问题.本文以匝道控制和公交专用道设置作为协调手段设计4个协调控制方案,分别利用改进后的Breakdown概率模型及Integration仿真软件对4个方案进行基于Breakdown概率指标和延误指标的评价,进而结合2种指标形成综合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并对以上3种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reakdown概率指标与延误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不一致性,即该指标可对拥堵形成过程中的协调方案进行合理评价,而Breakdown概率指标与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Breakdown概率指标可定量评价协调手段对Breakdown概率的影响,采取匝道控制会使得Breakdown发生概率下降约7%,而设置公交专用道则会使得Breakdown发生概率上升约12%.综合评价指标平衡了Breakdown概率指标与延误指标间的评价结果分歧,能够对控制方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交通是城市的4大功能之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指出了土地和能源是城市交通所消耗的关键资源,而城市交通对环境所施加的影响主要在于污染性尾气的排放、碳排放和交通噪声.文章将交通本身的功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三方面来综合进行评价,确立了系统目标,选择了适合的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被应用于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长沙,对其现状和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认为规划方案达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有效地评价地下型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状况,本文将地铁车站可能遇到的火灾、恐怖袭击、设备故障、水灾、地震等5种类型安全风险事件同时纳入考虑,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考虑多种风险因素的地铁车站安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共包含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及55个四级指标.最后基于某地铁车站所获得的各个指标数据,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际运用,验证了其可操作性与准确性.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地铁车站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以边坡和植被作为整体研究的边坡植被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并据此确定了其稳定性的主要评价指标。由于各评价指标分级具有模糊性,所以应用模糊物元法构建其评价体系,并综合运用AHP法和熵值法以确保权重的客观性,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相符合。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价体系和方法可行,可以在相关工程领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滑行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驾驶性是车辆纵向动力学瞬态品质的定性描述,为定量评价能量回收制动的驾驶性,对滑行制动过程中的减速特性进行分析,提取了最大减速度、减速滑行距离、最大减速度变化率、减速度变化率稳态占比4个客观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主观评价与客观参数的一致性。基于客观评价指标,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观评价预测模型。通过7台新能源车型共计18种能量回收模式下的综合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主客观综合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能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实现驾驶性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由于影响泥石流的危险性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精准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安县枇杷沟为例,采用基于粗糙集-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权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选取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道两侧坡度、弯曲系数、流域相对高差、最大日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沟泥石流为轻度危险。该方法对泥石流的监测、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态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速公路的绿化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系统的结构、外来物种和挖方边坡绿化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指出生态功能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必须服从生态恢复的基本规律,保证植物系统在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上的异质性;提出外来物种的引种应遵循限制性原则;挖方边坡绿化设计应遵循边坡稳定、水土保持、自然恢复、条件适应和景观协调的原则。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与交通功能的评价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动态效应,对于局部特殊路段应通过动态视觉分析验证设计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从自然条件、路线条件、路侧条件、交通安全设施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方法对农村公路安全规划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经销商竞争力AFDA评价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鑫  吴泗宗  叶明海 《汽车工程》2005,27(6):754-758
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由非常态的“井喷性增长”转向常态的“一般性增长”以及汽车经销商竞争力普遍缺乏的现状,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汽车经销商进行全面剖析,提出汽车经销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集成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因子分析法、精确值评价法,提出中国汽车经销商竞争力AFDA评价模型,并对5家汽车经销商进行了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冲突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 是以交通冲突因素为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技术。在梳理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与安全评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列举了常见的道路安全评价技术应用场景; 从交叉口、高速公路、特定场景3个方面分析了交通冲突的影响因素; 从指标选取、方法选择、模型构建3个方面对道路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应用场景构建时, 相比于考虑单一冲突因素, 综合考虑交通冲突影响因素, 将使得构建的交通冲突场景更接近实际情况; 在交通安全评价时, 科学选择复合指标、合理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方法, 将使构建的安全评价方法更加科学严谨。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道路安全评价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搭建实时、高效的安全评价模型; 验证现有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在混合交通流下是否适用; 建立健全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威胁交通安全、影响交通质量和使用寿命等问题,从工程施工、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3方面共13个独立的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影响因素入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形成因素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层次-可拓(AHP Extenics)模型的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评价方法; 然后,结合工程实际和专家打分确定病害评价指标权重,进而利用相关函数对病害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可拓运算; 最后,得出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病害评价等级。该方法采用形式化的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替代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定量的形式给出定性分析结果,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为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病害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国内外植物护坡研究的基础上,对边坡稳定性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一是从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两个方面,对根系固土护坡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从根-土相互作用、根增强理论模型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效应;二是在根增强的理论方面,从根的拔出和根的拔断两个方面分析了根的增强作用;三是从加筋理论和锚固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传统的隧道塌方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在深入研究山岭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隧道塌方风险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然后针对各评价指标确定与不确定性信息并存的特点,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建立联系度评价矩阵,从同一、差异和对立3个方面全面刻画被评价指标与各风险等级的同一、对立程度;最后,考虑到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专家认知的局限性以及专家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差异性,基于群组决策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进而建立山岭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和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集对分析方法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车辆起步品质主观评价结果难以精确量化,以及客观评价模型中评价结果稳定性衡量问题,提出了起步品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敏感度分析方法.分析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结合过程,确立了起步品质评价指标;使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研究正态分布和梯形...  相似文献   

20.
神经网络在高速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速公路网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网评价的四大类评价指标;针对定量和定性指标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无量纲化函数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神经网络建模思路及网络模型分析,结合高速公路网评价特点及评价指标个数,建立了三层前馈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经在江苏省第二轮高速公路网规划评价中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其它综合评价方法的随意性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