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金属在常温状态受弹性应力作用时微量塑性变形的机理,从变形积累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金属结构在长期弹性载荷下国产生宏观永久变形而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汽车车身碰撞变形形式和变形规律,以瑞典Car-0-Liner AB车身矫正仪的使用为例论述了车身变形量的检测和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钢模隧道衬砌台车是应用于铁路和公路隧道施工较为广泛的隧道专用设备,随着现代施工的发展,对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隧道衬砌台车模板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简要介绍了该模板制作过程中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该输气管线隧道工程的基本现状,设计一个具体的变形监测方案,用以获取该隧道变形监测数据,以供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各期监测数据均满足各项精度指标,解算结果表明该输气管线隧道在监测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形。附近的新隧道开工对现行隧道虽然没有发生显著变形,但也累计了一定的形变量,为了能实现对该隧道运营安全状态的一个预警功能,必须加强后期对该隧道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提出和思考了非线性力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长期变形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土徐变分析的原理及徐变结构分析程序PLECA编制的步骤,应用该程序对实际的简支梁桥和连续刚构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预测了结构的长期拱度变形,对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内河船舶为例针对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焊接变形问题,分别从控制和矫正两方面来讨论减少变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绘制变形过程线是变形监测中一个主要的环节,以往大都采用Excel或者AutoCAD来绘制变形过程线,存在不少缺点。利用MATLAB对观测数据绘制时间过程线、位移过程线,不但数据处理速度快、图形绘制精度高,而且较好地反映观测资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评价图像变形效果的新方法.首先,计算中间帧之间的相似度,由这些相似度值生成一条曲线;然后,在图像计算机动画领域首次提出图像变形真实感度的概念.它通过计算曲线与坐标轴,曲线插值点处的曲率和其他一些衡量标准得到.试验表明,它是一有效的度量图像变形效果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泥粉喷桩加固桥头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变形测试,分析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筑堤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路基侧向变形以及桥头过渡段沉降变形规律,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山西省煤炭开采现状以及采空区路基变形基本规律,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开采方式下的路基变形与受力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引起采空区顶板发生变形,影响路基稳定;煤层开采宽度越大,路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越大;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弯曲、倾斜、基应力集中等现象;煤矿的复杂开采方式过程对路基变形影响差异较大,实际工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Verhulst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了灰色Verhulst模型在隧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证明此模型在隧道中是适用的。并且可以通过此模型比较准确地预测隧道变形和隧道的最大变形量,以此可以在隧道修建中及时调整、确定支护参数及进行施工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层移动、地表变形是影响地表环境的主要因素,根据所选择的开采技术参数和采后的实测数据参数,运用数据之间的软件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递,采用计算分析水平变形、下沉变形、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本计算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漏油:车辆停驶以后,油封四周接触压力不均匀,受力大的方向油封的变形就大。车辆停驶时间越长,其变形量越不易恢复,直至油封发生永久变形,以致产生损坏、漏油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车辙试验高温抗永久变形指标的分析,论述了我国采用的动稳定度指标的局限性,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车辙系数WRI指标比动稳定度DS显得更为合理准确,建议作为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规范对沥青混合料室内抗永久变形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武广客运专线沿线红粘土进行了变形特性研究,结合室内试验,考察了该地区红粘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固结变形特性和胀缩变形特性,发现该地区红粘土具有典型红粘土的超固结性,固而不密、固结反剖面特性,中等压缩性,其膨胀性较小而收缩性较强.讨论了红粘土变形特性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变形叠加方法分析了柔性微动关节的受力(矩)变形位移过程,推导了柔性关节两端广义力传递的矩阵变换.以对称半圆弧曲线柔性关节为例进行分析,并与以往采用伪刚体方法进行运动学建模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更接近,从而大大提高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种新的橡胶材料应变能函数,对橡胶楔体与刚性缺口接触大变形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楔体尖端场的渐近方程,对渐近方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尖角附近应力及变形分布。  相似文献   

20.
在土中加土工格栅改善土体的性能,以泥岩土为试验依据背景,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以达到提高边坡耐久性及稳定土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