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汽车车身碰撞变形形式和变形规律,以瑞典Car-0-Liner AB车身矫正仪的使用为例论述了车身变形量的检测和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该输气管线隧道工程的基本现状,设计一个具体的变形监测方案,用以获取该隧道变形监测数据,以供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各期监测数据均满足各项精度指标,解算结果表明该输气管线隧道在监测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形。附近的新隧道开工对现行隧道虽然没有发生显著变形,但也累计了一定的形变量,为了能实现对该隧道运营安全状态的一个预警功能,必须加强后期对该隧道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泥粉喷桩加固桥头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变形测试,分析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筑堤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路基侧向变形以及桥头过渡段沉降变形规律,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层移动、地表变形是影响地表环境的主要因素,根据所选择的开采技术参数和采后的实测数据参数,运用数据之间的软件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递,采用计算分析水平变形、下沉变形、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本计算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金属在常温状态受弹性应力作用时微量塑性变形的机理,从变形积累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金属结构在长期弹性载荷下国产生宏观永久变形而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绘制变形过程线是变形监测中一个主要的环节,以往大都采用Excel或者AutoCAD来绘制变形过程线,存在不少缺点。利用MATLAB对观测数据绘制时间过程线、位移过程线,不但数据处理速度快、图形绘制精度高,而且较好地反映观测资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隧道施工中常有围岩或初期支护变形的事例,加强对这一现象的认识,预防发生变形事故,是隧道施工人员需认真面对的课题。文章结合漳永高速公路A10合同段大隔尖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理的一些相关资料,对初支变形的原因、应对措施、变形控制等作了一些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施工谈了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对武广客运专线沿线红粘土进行了变形特性研究,结合室内试验,考察了该地区红粘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固结变形特性和胀缩变形特性,发现该地区红粘土具有典型红粘土的超固结性,固而不密、固结反剖面特性,中等压缩性,其膨胀性较小而收缩性较强.讨论了红粘土变形特性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浅埋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常面临持续时间长、变形量大等问题,明确支护结构与围岩间的变形协调关系是避免大变形对工程带来不良影响的关键。探讨了软弱围岩中修建大断面隧道时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围岩与支护结构协调变形假定。研究结果显示隧道结构的协调变形及结构挠曲变形是造成大变形的主因;台阶法引起的大变形包括整体沉降与支护挠曲变形,初期支护上台阶部位主要为下沉,而侧墙部位表现为挠曲;分部开挖变形主要是整体沉降,支护结构挠曲变形效应相对微弱。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大变形防治措施,克服了传统预留变形量的局限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山西省煤炭开采现状以及采空区路基变形基本规律,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开采方式下的路基变形与受力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引起采空区顶板发生变形,影响路基稳定;煤层开采宽度越大,路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越大;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弯曲、倾斜、基应力集中等现象;煤矿的复杂开采方式过程对路基变形影响差异较大,实际工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评价图像变形效果的新方法.首先,计算中间帧之间的相似度,由这些相似度值生成一条曲线;然后,在图像计算机动画领域首次提出图像变形真实感度的概念.它通过计算曲线与坐标轴,曲线插值点处的曲率和其他一些衡量标准得到.试验表明,它是一有效的度量图像变形效果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技术的不足,论述了采用GPS技术进行大跨度桥梁几何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变形监测过程中GPS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网的组建与优化、观测精度与观测周期的技术要求,以及变形观测完成后数据的粗差剔除和精度评定,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统计模型进行桥梁关键点变形分析与预报,从而为大跨度桥梁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上分析了焊接变形和二次变形的机理,并推导了它们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论证得到结论;二次变形和焊接变形方向相反,即焊接变形是收缩变形,二次变形是伸长变形;在单道焊时,二次变形和焊接变形在数值上成正比,在多道焊时二次变形小于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已建成通车的武广、沪杭客运专线两种32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对比分析施工阶段梁体跨中上拱变形实测数据,探讨箱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采用ACI209R收缩徐变计算模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要求,建立梁体有限元模型,对比两种箱梁的徐变变形,与实测结果互为验证,预测二恒铺装对梁体变形影响和铺装后期徐变变形。结果表明,沪杭客专32m梁徐变变形较武广客专32m梁小,变形控制措施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连续挤压轮槽内金属变形的特点,在变形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基本假设,采用逐次单元法推导出连续挤压轮槽中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为连续挤压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Verhulst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了灰色Verhulst模型在隧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证明此模型在隧道中是适用的。并且可以通过此模型比较准确地预测隧道变形和隧道的最大变形量,以此可以在隧道修建中及时调整、确定支护参数及进行施工决策。  相似文献   

18.
杨河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洞身出现长段落炭质片岩,岩体自身强度弱、稳定性差,遇水化泥,极易坍塌。隧道掘进后,围岩变形严重,导致初期支护钢拱架扭曲、坍塌,安全控制及施工难度大。根据实测变形时态曲线和围岩压力时态曲线,应用蠕变模型反演了岩石流变参数,分析了隧道炭质片岩地段施工大变形的机理和特征;提出了炭质片岩分级标准对应的防治措施。研究取得了复杂炭质片岩条件下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突破,形成了复杂炭质片岩条件下控制隧道大变形的快速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河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洞身出现长段落炭质片岩,岩体自身强度弱、稳定性差,遇水化泥,极易坍塌。隧道掘进后,围岩变形严重,导致初期支护钢拱架扭曲、坍塌,安全控制及施工难度大。根据实测变形时态曲线和围岩压力时态曲线,应用蠕变模型反演了岩石流变参数,分析了隧道炭质片岩地段施工大变形的机理和特征;提出了炭质片岩分级标准对应的防治措施。研究取得了复杂炭质片岩条件下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突破,形成了复杂炭质片岩条件下控制隧道大变形的快速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发展,基坑面临的环境越加复杂,对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也愈发严苛。目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仍是以强度控制,由于保守设计实际工程往往发生较大变形而未达到设计强度。基于矩阵理论改进里兹法,采用最小势能原理,考虑了支护桩与水平支撑的变形协调条件,获得了支护桩变形的总势能方程,求解了支护桩变形,提出了基于变形控制的基坑支护桩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三例典型工程的现场实测数据对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绝对误差随着支护桩的最大变形增大而增大,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最大变形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