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航海》2017,(5)
正爸爸曾经做过海员,在我小时候,他一直给我讲大海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大海是温柔、宁静的,也是汹涌、澎湃的,更是朦胧、缥缈的。2017年7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航海学会组织的航海夏令营,登上了"喜悦"号,见识到了真正的大海。此前,我从未参加过航海夏令营,也没有去邮轮上玩过。踏上"喜悦"号的甲板,看着码头和边上的建筑渐渐消失在  相似文献   

2.
裴胜崇 《珠江水运》2011,(11):74-77
"中国冰人"王刚义并非在海边长大,但是他的人生却与大海紧密相连。1956年6月20日,王刚义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在此后的40年里,王刚义也从来没想到自己能与海结缘。"我和大海约会晚,但感情深,经得住考验。"王刚义这样评价自己与大海的关系。小时候,王刚义有怕水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杨玲  张建辉 《珠江水运》2010,(11):87-87
<正>人物简介龙幸福:河北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油轮分公司船长,曾获"安全诚信船长"称号。"大海给了我幸福,当你们有想不开的时候,就亲近一下大海。"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退休后,在深圳盐田的大亚湾海滩附近买一栋自己的房子,每天看着海上的日出日落,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海发展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4.
跑船的儿子     
陈刚  程璞 《珠江水运》2011,(5):68-69
56岁的老汉穆永华与老伴从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惊涛骇浪是啥样儿,更不知道"海盗"和"贼娃子"有何区别。可他们的儿子穆文兵,从少年时起就向往外面的大世界。老人们没见过的大海,不知道的海盗,儿子在出海的3年间都见过……  相似文献   

5.
夏梦馨 《航海》2004,(6):19-23
一群生活在火地岛的"海蚂蚁",数年前偶然被带到了欧洲内陆。令人惊异的是,它们为了能重返海边,以出众的"毅力与勇气"、超常的昆虫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繁殖,并向着大海前进,前进……居然形成了"万里长阵",成为我们这颗星球上别具一格的奇观。2004年10月的调查表明,"蚁阵"已近6000公里。那么,最后这群"海蚂蚁"的"先头部队"最终能听到大海的涛声,闻到大海的气息吗?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龙幸福:河北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油轮分公司船长,曾获"安全诚信船长"称号。"大海给了我幸福,当你们有想不开的时候,就亲近一下大海。"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退休后,在深圳盐田的大亚湾海滩附近买一栋自己的房子,每天看着海上的日出日落,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海发展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7.
李晓川 《中国船检》2012,(7):98-100
"大海是一项挑战,更是一种持续的激励!"走进瓦锡兰厂区,零距离感受世界船舶动力巨擘的澎湃与激昂,我们好像突然读懂了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韩建丰对大海的感悟。大海的浩渺与神秘,大海的深邃与温婉,对瓦锡兰充满了诱惑,令她历经170余年风雨而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8.
向东是大海     
朱杰 《珠江水运》2013,(Z1):148-149
向东是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2012年的夏末,我的心被东边的海牵绊,被一路向东航行的"海巡31"船牵绊。作为一名跟"海巡31"船朝夕相处的海事人,不能随船出访,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但更多的却是对"海巡31"船的牵挂和祝福。随着"海巡31"船消失眼帘,我的心已随着"海巡31"船东去了。当时我想,我愿化作天边那颗闪烁的星星,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3,(3):36-37
生长在海边的年轻人王益恺,网名叫"兔船长",他对大海、舰船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工作之余,信手拈来的在纸上涂画大海、船舶是他的最爱。他尤其关注近代中国海军的悲壮发展历史,对每一艘  相似文献   

10.
完善法律机制 保障船员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没有船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的人会挨饿。"这是国际海事组织对船员所作贡献的评价。大海,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能够在占地球面积70%的大海上工作,并为世界经济贸易运输承担重任,  相似文献   

11.
正"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已有百年历史,然而,这艘船还在人们(尤其是航海者)的脑海里航行。人们无法忘怀它的轨迹,无法解除过往的沉痛。在这100多年里,又发生了很多和"泰坦尼克"号相关的故事——水下博物馆"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沉没的。这么个庞然大物沉入大海70年间,人们竟然一直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它难道失踪了?直到1985年,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才发现了沉睡在大西洋底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全球轰动,不仅仅是航海界。2003年,62岁的罗伯特·巴拉德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  相似文献   

12.
钟敏仪  朱杰 《珠江水运》2012,(17):36-39
七年来,"海巡31"船航行7万多海里,航迹遍布祖国沿海及其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它始终以维护海上人命安全为已任,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先后十多次组织并出色完成海上应急搜救任务,在广阔的大海上筑起一座流动的"海上长城"。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4,(2):61-61
<正>大连海事大学心海基金是由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发起设立,其宗旨是汇聚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和社会其他友好爱心人士的力量,造就大连海事大学浓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和实践氛围,促进和推动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情商"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的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具有"大海情怀"的高级航海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刘少才 《中国海事》2011,(11):72-73
大海,盛产神秘的传奇和传说。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几乎是人尽皆知,但并没有几个人到过那里,更没人前去调查核实。可是在日本南部海域,也有一片海被说成是"魔鬼海"、"龙三角",曾有人列举大量船只无缘无故在此失踪的案例。被称为"魔鬼海"(当地人称"龙三角")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中旬在法国西北部海域的马耳他籍"埃里卡"号油轮因遭强风暴袭击而断裂沉没,致使万余吨重质燃料油泄人大海.滚滚"黑潮"对当地海洋环境造成了灾难性后果,法国人为之感到震惊和愤怒.  相似文献   

16.
痴情无限     
自幼喜欢听《老人与海》的故事,自小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海充满了无限向往.长大以后,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海员,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他的英文说得很捧,他的身上有一股大海赋予的特殊气息,他的形象填满了我花季年华的浪漫情怀.可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男子却爱着别人,我只能守着那份无望的感情苦苦等候.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在杨海伦《画集》中,上海文汇报主编肖关鸿先生曾评说:“中国画以海为主题的作品历来不多,杨海伦却情有独钟,因为他是大海的儿子”。我在21世纪初认识了他,得知他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自幼在海边长大,后经常随舟出海捕鱼,既与风浪和大海搏斗,又与大海相依为命,大海神似般的传说陪伴过他的童年,惊心动魄的出航和海上生活又使他对大海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海对他是有灵性的朋友,渔民的辛勤劳作和人民海军水兵的无私奉献是他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Danlel  Busetto  Tina翻译 《游艇业》2013,(12):74-79
关于肯尼迪和他悲惨结局的故事已经不胜繁举,而本文将记录肯尼迪和美国海军以及帆船和游艇的故事。肯尼迪曾经这样热情地表述大海:“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和大海有关,也许是因为大海不断地变换着它的样子,灯光和船也是。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都来自大海。从生物学上说,这是一个有趣的事实,它把我们和大海绑在一起,我们血脉中的合盐量和海洋是一样的,我们的血液,泪水,汗水中也有盐。我们所有人都和海洋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网上即景发表了大船制造周期和船长培养的周期对比,得出公认的事实,认为造船容易培养船长难。女船长前景不乐观九月初,大连海事大学(DMU)招收了一名女生,据说女孩非常执著,在招生人员强力劝阻下,8位女生最后留下1位,以"巾帼不让须眉"精神跨进了被男孩垄断的航海专业,女孩踏上通往航海职业的第一步。而上海海事大学(SMU)商船学院则招收了一位向往大海、向往海员生活的大叔级学生,实现了他走向大海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一艘名为"华·埃尔夫"号的中华传统帆船实现了周游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亚欧美非四大洲的壮举;并在44个国家留下了中华帆影与法国青年搏击大海的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