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取平均壁厚为1 mm薄壁塑件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不同玻璃纤维含量的塑料,以塑件翘曲变形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并结合正交实验法分析研究了玻纤含量和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和玻纤含量。结果表明:玻纤含量和注射时间是影响塑件翘曲变形的显著因素。使塑件翘曲变形最小的注塑成型工艺方案为模具温度65℃、熔体温度260℃、注射时间2s、保压压力85 MPa、保压时间4 s、玻纤含量10%。适当的玻纤含量可以明显减小薄壁塑件的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2.
在对塑料斜齿轮工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oldflow软件对一模两腔的塑件进行填充模拟分析,确定了点浇口位置及冷却系统结构。根据CAE分析结果设计了模具的斜齿轮旋转脱模机构以及四板定距开模机构,并介绍了模具的设计过程。模具结构合理,推出可靠,成型塑件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MnO2粉末进行注射成型实验研究,探索了该材料成型的配比、成型过程、工艺参数及模具结构,为确定其成型规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汽车水箱盖的成型质量和效率,对其壳件进行了工艺性分析,运用UG软件进行了注射模的设计。同时运用Moldflow软件对浇口位置充模、流动、冷却等方面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和对模具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Moldflow软件对汽车水箱盖进行注射成型,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模具设计的弊端,提出了采用模流分析技术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的思想。以Pro/E塑料顾问为平台,以塑料盒盖零件为实例,对其浇口位置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塑料产品进行注射成型工艺模拟分析。综合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模具设计方案,避免了设计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塑料产品的成型质量,减少了缺陷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6.
针对击实成型方式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存在数据不稳定、与实际符合性差以及材料性能差异大等问题,采用Superpave旋转压实仪(SGC)成型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通过分析旋转压实过程中混合料的体积参数曲线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状态,随后对旋转压实成型与常规击实成型方式成型的混合料分别在成型原理、成型过程、体积与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成型的混合料更接近路面材料实际的成型过程且可以达到更大的压实度,此外材料性能方面全面优于采用击实成型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因此混合料设计时使用旋转压实成型混合料试件可以设计出性能更优良合理的排水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单元法,基于SLJB630型连续挤压机,对直径150 mm×2.8 mm电缆铝护套的连续包覆成型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成型过程中变形金属速度场、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150 mm×2.8 mm电缆铝护套的连续挤压工艺实验,产品成型良好.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具有一致性,证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准确,可以作为大管径电缆铝护套模具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过程,结合某养护改善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规范中要求的二次成型的设计方法与一次成型方法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了二次成型设计方法的差异性与不足,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现场机械的碾压成型方案进一步论证,在此基础上推荐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设计,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一次碾压(乳化沥青破乳完成前压实)成型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冷弯成型变形复杂,事先难以预测其变形效果。根据冷弯成型的特点和变形规律设计出基于万能实验机上的局部大变形测试装置,并应用此装置对冷弯成型过程进行回弹分析,为冷弯成型理论分析和使用ANSYS/LS-DYNA对冷弯成型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三维CAD软件UG对车用减震器支座进行三维建模,在基于一步成型法理论的Hyperform中建立了零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结构的成型过程,分析了其可成型性,减薄率、应力和应变等,根据冲压工序模拟了没有中间冲孔的减震器支座的冲压成型,并与带中间孔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最终的坯料形状,为Hyper-form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法、振动压实成型法和大型马歇尔击实成型法对沥青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不同方法下各项马歇尔指标的对比分析,并以目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设计指标.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成型方法的指标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对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及相关试验指标,分别采用旋转压实法、振动压实法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成型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对试件各项马歇尔指标与采用不同振动时间成型的试件体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压实功相同原理,提出了基于旋转压实成型法和振动压实成型法设计的4个指标范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指标范围基本相同,仅沥青饱和度下限有5%差别;同时强调,在施工碾压时需保证足够的压实时间,才能使沥青碎石混合料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添加了水泥改性剂且空隙率大,不同成型方式和养护条件对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不同成型方式和不同养护条件对比试验,检测混凝土的空隙率、毛体积密度、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成型宜采用短时间轻振或人工插捣的方式;适宜的养护条件是早期保湿养护,而后进行自然养护。  相似文献   

16.
降低泡沫沥青稳定混合料的压实空隙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类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分析成型方法、成型功以及试件处置方法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和强度特性的影响,探讨适宜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马歇尔试件成型工艺和增大压实功可以有效地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压实空隙率,旋转压实成型工艺不适于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显著提高该类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is a very complexprocess and its process planning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In real industry practice,the determina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is usually made by makingmolding trial runs repeatedly by process planner,and the time needed and to whatdegree the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re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experience of process planner[1] .With marketcom-petition intensified,time and quality have beco…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各种因素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几个关键因素如沥青用量变化、关键筛孔通过率变化、成型时间变化、击实功变化和成型温度变化对环氧沥青混凝土最终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敏感性。研究结果对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现场施工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simula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requires a stable algorithm to model the molten polymer with non-isothermal non-Newtonian property. In this paper, a staggered and iterative scheme is particularly designed to solve the velocity-pressure-temperature variable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olymer characteristic of high viscosity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non-Newtonian momentum-mass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Crank-Nicolson method based split (CNBS) scheme, an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quation with convective character is discretiz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Galerkin (CG) method. In addition, an 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 (ALE) free surface tracking and mesh gene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catch the front of the fluid fl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demonstrat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cluding a lid-driven cavity flow problem and an injection molding problem.  相似文献   

20.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装备,是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低也成了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机械手及其自动化成套设备是国内外极受重视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提出了某杯盖模具后置机械手设计方案,该设计取代了杯盖出模后的人工后处理工序,实现杯盖注塑完成后的后处理一体化和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率、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