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以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动力学仿真,对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建模并进行模拟碰撞,得出行人数学模型的伤害指标.在模拟可靠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通过对汽车前部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修改主要的设计参数,使汽车对行人保护的性能得到改进.通过模拟使用引擎盖升起机构后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得到的伤害指标与原始汽车模型对行人的伤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引擎盖升起机构对行人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行人所受伤害的分布情况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头部冲击块试验时,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试验参数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其可为我国此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行人所受伤害的身体分布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伤亡的关键因素.在头部冲击块试验中,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试验参数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统一的国际标准GTR也在不断的改进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行人所受伤害的身体分布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伤亡的关键因素。在头部冲击块试验中,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试验参数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统一的国际标准GTR也在不断的改进中。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车辆与行人碰撞时车身头部外形尺寸对行人伤害的影响,选取SUV车辆的前保险杠下端离地间隙、发动机罩长度、发动机罩前缘离地高度、发动机罩后缘离地高度等4个参数作为车辆头部外形的主要考虑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行人横穿道路事故中的行人抛距、头部损伤、胸部损伤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车辆头部外形尺寸的最优方案。针对碰撞角度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其对行人抛距、头部损伤、胸部损伤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车辆冲撞行人案件呈现危害性大、碰撞机理复杂、现场痕迹混乱等现实问题,由于事故过程不具有现场复原性,因此,加强面向车辆冲撞行人案件分析和碰撞再现验证平台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有效开展车辆冲撞行人动力学建模研究,搭建一个与已有行人发射台相匹配的车辆碰撞实验台架,从而对典型车辆和行人模型之间冲撞特性进行研究,并开...  相似文献   

7.
行人处于道路交通使用者中的弱势地位,没有屏蔽体、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汽车乘员所具有的保护措施,所以事故伤亡率很高。对行人碰撞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汽车安全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从车辆对行人头部的碰撞保护仿真分析入手,并开展了实车试验验证,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行人头部保护实验中CH4点HIC伤害值超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并通过仿真分析对改进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¹����ˡ��ﳵ�˺����г��׾�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抛物体研究进展,包括行人、骑车人和自行车模型。对各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沿进行了论述。本文作者利用PCCrash建立虚拟仿真碰撞试验场,对应不同车辆类型,分别建立了车辆—行人侧面碰撞、后部碰撞,刮擦碰撞和自行车/骑车人仿真抛距模型。传统的抛距模型中,车辆在发生碰撞时通常会采取制动措施,本文对车辆不采取制动的碰撞形式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建立了车辆行人高速碰撞模型,上述工作对车辆行人事故再现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重建主要包括传统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3类,分别用3类模型对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一起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重建,对各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还原事故的碰撞过程,重建事故过程中的碰撞车速、碰撞对应关系、人员损伤等;基于Madymo软件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重建骑车人损伤的详细事故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PC—Crash,建立车一人碰撞事故的再现模型,分别对同一工况下汽车有无ABS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不同碰撞初速度以及利用随机函数确定汽车与行人的随机参数,进行大量的数字化仿真试验,分析事故发生后人体头部重要器官与车体前部碰撞点以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从汽车生产厂商保护行人的角度改善车身布置结构,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交通规范、高速公路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及高速公路跨线桥现有的安全问题,提出适合高速公路跨线桥的碰撞试验条件和评价标准.探讨了碰撞等级、碰撞车型、碰撞车辆的质量、碰撞速度及碰撞角度等试验条件的确定.根据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和车辆乘员安全等要求,提出相关碰撞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开发跨线桥护栏和实车碰撞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高速公路车辆追尾和连环追尾等事故,本文研究了车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公路预警与避险模型.本文利用车联网系统,将交通事故快速预报给后方车辆,并实时分析路面车辆信息,帮助后方车辆及时做出合理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试验证明,跟车预警模型能够及时提醒驾驶人员避免追尾,在无法避免正面碰撞时,应急避险模型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做出有效判断,成功进行避险,避免连环追尾事故发生.公路试验中第3车减少制动距离9.2 m,第4车减少制动距离21.4 m,较大地缩减事故后续车辆行车制动距离,能够在密集的行车路段,有效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交入口区域车辆行车特征,提出了碰撞危险指数概念,考虑了碰撞可能性系数、碰撞车辆速度差、目标车道跟驰车辆在碰撞时的速度、加速度、前后车辆间距5个因素,将入口区域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行为分为5种情形,研究了5种情形的发生条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的主线车辆运行车速、车头间距和匝道驶入车辆运行车速...  相似文献   

14.
针对驾驶员容易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受到转向系统伤害的问题,以微型轿车的转向柱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转向柱碰撞有限元模型;根据方向盘的碰撞要求,对材料分别为低碳钢、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的转向柱的碰撞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转向柱的变形形态、运动位移、速度和吸能量。结果表明: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形态、变形量、碰撞时间以及吸能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低碳钢,说明通过提高材料强度的方式改善转向柱的碰撞性能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汽车转向柱的设计和碰撞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安全气囊是汽车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能够很好的保护乘员,在车辆安全系统的开发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安全气囊匹配试验.汽车正面安全气囊匹配试验主要包括100%重叠正面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30.角碰撞、正面柱碰撞和钻入碰撞等.在气囊的匹配试验中,需要对气囊展开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以便不断优化约束系统的设计,达到在交通事故中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刹车印公式、动量守恒定理和相对质心转动的冲量矩定理.通过测量出碰撞点的位置,在不需要车辆回转角速度、法向弹性恢复系数和切向相时滑动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推算出一种两汽车发生二维碰撞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车车辆结构耐撞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已有仿真分析数据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辆关键结构的耐撞性以及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车辆关键结构的碰撞响应预测方法;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防爬吸能装置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此模型为基础获得不同壁厚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响应仿真数据;然后,以吸能装置壁厚作为模型输入,不同壁厚所对应的位移、速度、界面力和内能等碰撞响应作为模型输出,将有限元仿真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优化后的数据挖掘模型的拟合优度在0.922以上;最后,为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将碰撞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速度、位移、界面力和内能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0%、4.51%、6.20%和2.50%.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数据挖掘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反映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特性,大幅降低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轨道列车车钩缓冲装置功能和失效原理、分类和标准、理论和应用与列车整体碰撞响应4个方面,梳理了近20年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了4个方面研究的优缺点与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中的作用,及其在车辆系统整体设计中的地位;基于欧盟、美国、日本与中国列车耐撞性和强度标准,介绍了车钩缓冲装置的子部件组成;从车钩缓冲装置理论模型在列车碰撞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应用剖析其演化过程;基于当前国内外车钩缓冲装置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轨道列车车钩缓冲装置的研究趋势和发展目标。研究结果表明:车钩缓冲装置是列车多级吸能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针对不同车钩缓冲装置类型建立不同的力学模型,准确反映缓冲器的非线性迟滞特性和压溃管的压溃吸能特性,以及车钩的运动关系;在国内外现行标准中,仅规定了车钩缓冲装置的静强度指标,且仅有货车车辆缓冲器的详细界定,缺乏中高速轨道车辆的车钩缓冲装置在动态场景下的载荷指标、能量上限等标准规范;胶泥、气液缓冲器具有比摩擦式缓冲器更好的碰撞力学性能,但其复杂的非线性特性描述依赖于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试验,目前尚未对车钩缓冲装置数学模型的横向、垂向动态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应结合试验,加强研究车辆运行和碰撞过程中车钩缓冲装置的触发和失效稳定性,及其对列车纵向撞击响应的影响;中低速下较大的车钩缓冲装置刚度会导致非正常的垂向和横向响应,不同速度等级下车钩缓冲装置的力学特性和初始姿态对车辆碰撞机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钢筋混凝土桥墩在重型车辆撞击下的安全性能, 建立了重型车辆-桥墩碰撞精细有限元模型, 研究了撞击速度、桥墩直径、上部结构边界条件和货物高度对桥墩破坏模式和内力分布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车辆碰撞力特征, 并基于车辆初始动能耗散特点提出了碰撞力简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重型车辆碰撞过程可以分为保险杠、发动机和货物撞击桥墩3个阶段, 碰撞力在前2个阶段主要集中在0.9 m高度处, 而在第3个阶段主要分布在2.7 m高度处; 在重型车辆撞击下, 不仅桥墩端部会出现严重损伤, 碰撞部位附近也可能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剪破坏; 由于忽略了碰撞荷载的动力效应和车辆与桥墩的耦合作用, 采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中建议的等效静力设计方法难以获得桥墩的实际撞击响应; 撞击速度对桥墩内力和碰撞力的影响最显著, 货物高度的不同会改变碰撞力的空间分布, 但不会影响桥墩的最大内力响应; 重型车辆的初始动能存在6.5 MJ的阈值, 当初始动能小于该阈值时, 车辆发动机和保险杠的碰撞作用对桥墩动力响应起主导作用, 反之, 后部货物的碰撞作用控制碰撞力峰值; 碰撞力简化模型和精细车辆模型预测所得桥墩最大内力响应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 且计算耗时从6~7 h缩短到4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