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生产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及其对高胜任力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不断上升,随着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的推进,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岗位胜任力决定人才规格,而人才规格又决定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战略。本文从智能制造岗位胜任力入手,初步构建浙江技术技能人才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规格分析,提炼出制造业技术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三方面显著特征,并就高职院校如何完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相关产业发生了较大变革,智能制造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高职院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进行基于综合能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智能制造人才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综合应用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新模式,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用智能柴油机"高端技能培训项目的开发为例,从培训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实训资源配置、师资要求及培训组织形式等方面,构建了该培训项目体系,为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型工匠人才。以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学徒制实践基地,融入递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汽车产业链工匠精神要求,构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创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孵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综合型高素质双创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职院校需准确把握劳动理念、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文章首先分析了"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结合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三全育人"下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9日,在"第一届河北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上,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第一届河北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全省22所高职院校参加了本次大赛。此次比赛以网店开设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经营分析四个关键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就业分析,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改革课程建设,完成了《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岗位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8.
"技能高考"作为新的选拔模式,为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开辟了新途径,搭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结合机械类专业车、铣、钳三个工种技能考试实际需要,对技能高考考试命题与题库建设进行了研究并付以实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社会对汽车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在当前开设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课程背景下,挖掘胜任岗位能力的职业核心技能尤为重要。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省级示范性专业《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当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汽车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提出该课程核心职业技能体系,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例设计职业核心技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院校内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产学深度融合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岗位要求零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实践,就高职院校与名企在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在自身难以适应汽车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包括实训基地在内的软硬件教学资源,使技术进步及时融入"实战性"课程,并按"基础理论——专项技能——综合技能——高标准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五段式培养,有利于构建成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梯次递进培养模式,形成环环相扣的职业能力全程递进"培养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双证书"教育和专业特色办学三个关键性问题,为高职院校培养CAD/CAM专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今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任务的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就业现状,以生产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导,改革课程教学设计,完成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全真模拟、项目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实践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技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崇高使命,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基于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偏理论型教师"和"偏实践型教师"两大群体视角,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进一步审视和分析,提出"强实践,重创新,促科研"、"优结构,提素养,强动力"和"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面临路径依赖、德技分离、社会偏见和升学进修的困境,与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新《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和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角度出发,探讨了"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制定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实施教学方法"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战略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四维五解六步法",即从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和知识四个维度,从弘扬中国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塑造、培养法治思维和职业基本素养五个方面解析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思政团队构建、岗位思政元素调研、召开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六个步骤推进课程思政实施。  相似文献   

18.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现工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平台,其作用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是要使校企合作实现真正意义的"双赢"却并非易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困境,如何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真正"双赢"的校内会计项目实训,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生要有爱岗敬业的学习态度,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踏实负责的职业精神,在物流行业的从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以"工匠精神"的构建为基本点,分别从"工匠精神"的定义,构建"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意义论证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交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与行业对接不紧密、体制机制不完善、"双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难题,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要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设产业学院,兴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强化现代学徒制以培养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开办创业园等途径,以促进交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