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丹 《北方交通》2020,(2):1-6,11
以沈阳市长青街快速路工程大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针对于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多尺度建模方法。多尺度建模方法是基于不同的分析目标、分析层次,在同一个模型中采用不同尺度的有限元模拟策略。多尺度建模方法兼具传统的"二次分析法"和"全实体模型方法"的优点,可以大大节省模型单元节点数量、计算的空间。此方法可以解决大跨度复杂桥梁建立实体模型体量巨大、前期处理复杂、后期处理速度慢等弊端,并且能够根据我们的设计目标得到各个尺度的荷载效应。多尺度结构模型计算在现阶段应用到桥梁结构的不多,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施工监控、以及桥梁后期健康监测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分析的多尺度方法,描述了小波方差在金融数据中所反映的实际意义和在金融分析中的尺度选择条件,分析了数据发生过程中分解出的不同波动段对于整体波动性的贡献量,然后通过加权重构不同尺度段产生的小波方差来体现数据的波动情况,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计算BlackScholes模型中波动率的方法,最后利用MATLAB的模拟实证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台阶高度的评定算法,对单边算法、直方图法、Two-sided算法和ISO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构建了不同信噪比、不同尺寸的台阶高度仿真曲线,从噪声环境和多尺度方面对直方图法、ISO算法和Two-sided算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定。通过模拟结果可得:ISO算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Two-sided算法的纳米尺度计算结果更加精确;随着台阶高度尺寸增大,3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趋于接近,均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在建独塔叠合梁斜拉桥,以运营期结构健康监测为目的,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多尺度模拟方法。基于该多尺度方法,对该桥关键梁段进行精细化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应力分布状态及传力机理,结果表明:关键梁段中钢主梁和小梁应力较大,钢横梁应力较小,应力集中现象多出现在构件连接处;桥面板空间效应明显,其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剪力滞效应,且离桥塔越远剪力滞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精细化设计及工程结构多尺度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HyperXtrude软件分析薄壁六边形结构挤压成形稳态过程,研究不同状态下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挤压力变化、流速变化和温度等物理参数量的变化趋势,以这些物理参数变化趋势来量化预测该型材挤压成形性。通过仿真模拟清楚反应薄壁六边形结构铝型材在挤压过程的变化特性,预测薄壁结构挤压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翘曲、开裂和流速不均等缺陷,为及时对挤压成形工艺方案调整或模具结构改进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杆系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结构稳定和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二者的关系,利用ANSYS对杆系结构的非线性静力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如结构稳定、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等,并说明了求解的基本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大量计算分析及其与理论解的比较表明,ANSYS对这些问题的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既可用于理论研究,又能指导工程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史梁  王积鑫  耿鑫 《北方交通》2008,(6):138-140
采用梁格法建立多梁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实现的结构成桥后的内力和变形差异很大;支座反力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别.成桥后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反力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设计选择斜粱桥施工方法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将获得不同的成桥内力状态,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也不同,结构的长期性能也随之变化。采用梁格法建立多梁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施工过程的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实现的结构成桥后的内力和变形差异很大;支座反力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别。成桥后钢束二次效应对结构的内力和反力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设计选择斜梁桥施工方法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网络中既有桥梁的地震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针对现有评估方法中多依赖于经验判断或者对风险评估影响因素的考虑存在缺陷,笔者提出一个多尺度的评估方法,在第一尺度中通过定义特殊路段,将路网内桥梁进行分组,再在第二尺度中通过改进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和拓扑特征提取方法,得到桥梁的结构抗震性能以及在网络中的拓扑特性,最后使用CRITIC-熵权法综合赋权并计算出路网中桥梁的综合抗震重要度。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实现决策过程的量化,能够作为评估道路网络中桥梁地震风险以及判断城市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的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混沌信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波方法将混沌信号的频谱特征和吸引子的几何结构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上对混沌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时,其小波系数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不能够完全重构原来的吸引子.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后发现其低频系数部分基本能够重现原吸引子的结构特征,而高频系数部分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定量刻画混沌信号在小波变换条件下的分形特征,计算了其在不同尺度时的关联维数,并分析了关联维数计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й����ͨ���г�����ģ��ϵͳ�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了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多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关键问题.研制了可用于多 列车运行模拟、牵引计算、方案评价的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模块化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重点介绍了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多列车追踪运行的计算模型.此外,本文以实际线路为背景,对多列车的运行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可用于分析列车安全运行间隔、研究多列车运行时相互间的影响、研究不同的信号显示制式对列车运行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结构体系转换对PC连续梁桥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一种新型的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实现模拟结构体系转换过程的计算模型,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解除临时支座前后的线形变化进行了计算,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参数状态下计算模型的变形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得结论对其他类型桥梁结构施工控制过程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计算智能作为生物智能的计算机模拟,包含模糊系统、神经网络系统、进化计算等新的算法.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仿生"和"拟物"使问题得以解决.结构优化同计算智能的结合必将产生结构优化设计新的分支,即结构智能优化设计.简要介绍计算智能和结构进化智能优化设计.结合两个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简单算例来说明计算智能在振动工程领域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UDEC离散元法通过对块体大变形运动进行循环迭代计算,可以较大程度的模拟隧道实际塌方情况。以子尹隧道塌方事故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法对该隧道塌方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与实际塌方情况的对比,验证了UDEC离散元法模拟隧道塌方的正确性;通过UDEC离散元法分别模拟了不同埋深、不同岩体结构和不同围岩级别的隧道塌方过程,分析了隧道塌方特征。研究表明:埋深主要影响拱顶塌方的范围;岩体结构(如节理裂隙)较大程度的影响塌方的形式;围岩参数同时影响塌方范围和塌方形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天山公路沿线冲刷水毁的特点,依据典型河流段进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观测不同流量、不同弯道半径下河流的流速形态、水深大小、河道变化情况及水流对河岸和防护构造物的冲刷情况,并经过公式对比计算、回归分析,提出沿河凹岸护墙的局部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新疆多条山区公路上修筑的挡墙进行实地调查,对公式进行了验证。从对比情况看,该计算方法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项目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很多情况下应用于变负载工况.尤其有液态水存在时,气体传质速度与与电子传递速度不一致,导致电池结构和性能受损、寿命降低。本课题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物理尺度上的划分(膜或扩散层、电极、单电池),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研究两相水传递情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探讨负载变化时水相变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傍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棚洞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采用DP屈服准则进行弹塑性分析,利用单元的生死属性来模拟边坡的开挖、棚洞的施做以及土体回填的过程。分析了棚洞结构变形及应力状态,指出了棚洞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棚洞结构和回填土的坡率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显示,半拱斜柱式棚洞要比半拱直柱式棚洞在结构上更为合理,而且不同回填土坡率对棚洞结构的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计算结果对该棚洞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以箱涵形式穿越既有交通线路的情况愈加普遍.架空入土工法便是箱涵结构下穿既有交通线路的常见形式之一.基于郑州紫荆山路大断面、大斜交下穿多股既有铁路线箱涵顶进工程,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对箱涵入土过程中不同分段长度、不同入土阶段的箱涵结构变形特征及内力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涵施工过程中沉降和隆起均随...  相似文献   

19.
根据西安地区的气象资料和路面温度的热物理参数,应用传热学的有关理论和假设边界条件,应用ANSYS工程分析软件模拟求解路面温度场,并以此作为温度应力数值计算的温度物理环境,进行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面表面温度同基层顶面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存在时间差,同时路面温度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只发生在路面结构一定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典型尺度的雷暴低空风切变以长周期振动频率激励飞机,使其偏离预计下滑航迹.在正弦风切变假定下,利用计算机计算和飞行模拟器模拟研究了长周期振动频率上下的正弦波风切变对飞机着陆航迹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机计算与飞行模拟器模拟得到的飞行航迹并不完全一致,说明用现有模拟飞行器模拟模式训练飞行员处置雷暴低空风切变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