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基柔性效应对铁路连续梁桥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高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桥固定墩纵桥向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地基柔性约束效应的单墩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地基柔性效应对桥墩动力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改变对桥墩的1阶自振频率影响较明显;随着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降低,墩顶位移及基底位移逐渐增加;地基越软,桥墩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更加合理的描述桥墩的塑性状态,建议对软土场地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延性抗震设计时,优选墩底曲率延性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结合郑州市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工程实例,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简支梁不同墩高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分析、E1地震作用下的多振型反应谱分析以及E2地震作用下基于纤维模型的弹塑性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不同墩高桥墩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希望为城市轨道交通桥梁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墩台制动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制动力是影响桥梁墩台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针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制动力的传力特点, 研究在中-活载作用下无缝线路上简支梁桥墩、台顶制动力的分配规律,提出更接近于实际的制动力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针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的传力特点,采用将桥梁结构、台后部分路基以及上面的轨道结构作 为一个整体系统共同承受列车制动力的整体计算模型(即线-桥系统),运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计算。 研究结果:在对等跨度、桥墩等刚度的铁路多跨简支梁桥的墩、台顶制动力进行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找出了 影响多跨简支梁桥墩、台顶制动力分配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制动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研究结论:通过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的墩台顶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铁路桥梁墩台顶制动 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经过分析该制动力实用计算方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制动力的计算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铁路简支梁桥墩刚度及墩顶位移计算的准确度及通用性,克服桥墩及桩基设计中无法实时考虑桩-土耦合作用对刚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联动迭代及利用Heaviside函数的铁路桥墩刚度及位移计算的广义柔度矩阵法。该算法通过将桩基计算“m”法相关参数代入广义柔度矩阵,实现瞬态反馈桩长及地质变化对桥墩刚度的影响;基于力学等效原则推导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的等效节点力表达式,并通过将各荷载工况边界条件与Heaviside函数等效置换,得到桥墩单元作用任意形式集中荷载或分布荷载的等效节点力通用完备解;将该算法编入设计程序,实现铁路桥梁桩长、刚度、墩顶位移等参数的精准耦合计算。以变截面圆端形空心桥墩共同作用制动力、纵向风力及土压力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3种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墩顶位移最大误差均在0.600%以内,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对朔黄铁路上行线(重车线)上两座双柱式轻型桥墩(温塘河特大桥与崧杨岔河大桥)的动力性能进行了实测,测得了两座桥梁在试验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温塘河特大桥及崧杨岔河大桥双柱式轻型桥墩实测墩顶横向振幅偏大,横向刚度偏弱,应尽快对振动过大的双柱式轻型桥墩进行强化改造。同时提出了3种强化改造方案,宜结合桥梁大修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6.
以重载机车牵引作用下新建重载铁路简支梁桥墩顶纵向力特征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梁-轨相互作用模型,开展重载机车牵引工况对墩顶纵向力影响的理论分析,并依托一新建重载铁路开展重载机车满级牵引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载机车牵引工况下,桥墩刚度存在较大差异,刚度较大的墩台顶承担更大的纵向力;随着桥墩与机车牵引位置的距离增大,墩顶纵向力呈降低的趋势,机车在桥墩正上方牵引时墩顶纵向力达到最大值;重载运输中机车满级牵引计算分析时黏着系数宜按电力机车最大黏着系数选取;牵引工况下各桥墩顶纵向力为桥上竖向荷载(30 t轴重机车)的10%~15%,但小于设计活载(ZH,z=1.2)的10%。  相似文献   

7.
铁路轻型桥墩横向刚度加固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铁路提速后轻型桥墩横向振幅超限的问题,分析了单圆柱式、双柱式桥墩的横向动力特性,进而作加固研究设计,选择了加设套箍(单圆柱式墩)、联结板(双柱式墩)的加固方案,并加以实施。经加固前后动力检测,表明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制动力系数变化拟合为时变斜坡函数,由变形协调条件和力的平衡方程推导车辆各轮时变制动力,进而建立考虑汽车制动作用的车桥耦合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依托某混凝土梁桥工程实例,采用所编制的程序,分析汽车制动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动力行为特性。系统开展初始车速、制动加速度上升时间、制动峰值系数和车重等关键参数对桥梁下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制动作用下墩顶纵桥向动力响应显著,且该响应随制动加速度上升时间的缩短、制动峰值系数及车重的提高而大幅增加,初始车速对其有影响但无单调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考虑加载历史的桥梁-多线轨道系统受力特性,通过推导考虑加载历史的线路纵向阻力迭代公式并以某(77+3×156.8+77) m系杆拱连续梁桥为例,建立考虑钢管混凝土拱、吊杆、梁体、桥墩、桩基、多线轨道的大跨度系杆拱连续梁桥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分析加载历史对系杆拱连续梁桥-轨道系统受力影响及结构检算结果。结果表明:代数求和算法计算钢轨应力峰值偏大61.9%,墩顶水平力偏大74.0%,考虑温度效应须同时对钢轨、梁体和拱施加温度荷载;挠曲工况下双线同向加载时墩顶水平力为1 058.2 kN,双线对向加载时墩顶扭矩为4 193.6 kN·m;计算温度制挠力时,代数求和算法计算钢轨应力较荷载步法偏大7%,墩顶水平力偏大8%~27%,设计不经济;代数求和算法计算墩顶扭矩与荷载步法最大偏差可达51.3%。  相似文献   

10.
津滨轻轨高架桥的选型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轻型轨道交通工程是天津市连接滨海新区的重点工程 ,其中桥梁长 3 9km ,桥梁的设计在本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轻轨工程的特殊性 ,介绍津滨轻轨高架桥梁式、墩型、基础等方案及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哈齐自动闭塞改造工程,针对有黄闪黄显示的进站信号机,参照原设计图,补充闪光照查 SZJ 电路,使其对闪光电路的工作是否正常,确实起到监督作用,弥补了原设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轻轨车辆的制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uelle.   《国外铁道车辆》2000,37(5):7-11
根据庞巴迪运输部德国车辆制造有限公司(DWA)轻轨车设计开发、车体模型制作与试验等课题研究情况,进一步介绍如何实现车体轻量化结构、防撞击设计、防火安全及采用的先进的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获悉北美轻轨系统(LRT)的现状.即通过数字。大约30年前.只有9个城市有铁路系统,分别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总长约500km。其中三分之一的有专用路权的隧道里程或许可以称之为轻轨。曾几何时.覆盖北美大陆的交通线路网超过17000km.而这些只是当初路面电车系统和城际铁路网的遗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HxD3型电力机车副照灯和标志灯易烧损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是设计缺陷以及灯泡灯座的质最差,提出改进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气化铁路速度的提高、运营密度的加大,势必对供电设备的质量、维修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检修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一直是接触网施工维修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既有线维修,缩短占用线路时间创造的运输价值不可估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进施工设备,因此,对轻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进行了研制。  相似文献   

16.
机车车体的轻型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了国内外机车车体设计和计算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机车车体轻型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结合我国目前高速列车的发展,就机车车体轻型化结构设计的原则作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希腊首都雅典(Athens)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雅典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面积90万公顷,人口350万。雅典对欧洲及世界文明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自古有“西方文明的摇篮”之美誉。雅典是希腊的铁路和航空枢纽。火车可直达中欧和西欧。雅典市内交通发达,是世界上拥有地铁较早的城市之一,地铁于1925年通车,长257公里。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低地板轻轨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现代化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发展现状和结构特点,展望低地板轻轨车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日前.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主要城市道路上的私家车增多.交通出现严重拥堵.民怨四起。一些城市的交通政策向有钱人、强势群体倾斜。很多城市的道路都变成停车场,小汽车也占用了绝大多数的道路资源,公交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慢,有时甚至像蜗牛那样慢爬。北京的公交车在繁忙时间的平均时速只有10公里,  相似文献   

20.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亚茨岛上建立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该市.其后200余年,它始终是俄罗斯帝国的心脏。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