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解决常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在夜晚以及能见度较低的海域搜救识别能力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红外成像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设计。红外成像端硬件设计及海上搜救嵌入端硬件设计,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依托红外成像海上搜救嵌入系统软件架构及软件通信设计,实现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完成提出的基于红外成像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设计。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较常规海上搜救嵌入式系统,海域搜救识别能力提高56.28%,适合全天候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3.
冯涛 《天津航海》2008,(1):59-61
海上搜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从事海上搜救工作多年,并参与多起重大及特重大海上事故的搜救工作,对我国渤海海上搜救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初步了解,通过文章进一步对搜救法规和渤海搜救工作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加强渤海区域搜救合作,提高海上搜救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评估可以有效检验预案的适用性和正确性。本文基于海上搜救应急特点,结合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评估的目的、依据,通过经验借鉴,明确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评估方法,并以《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评估为例,为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5,(10):31-39
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在一个成熟的海上搜救体系中,民间海上搜救力量是不可替代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是民间海上搜救力量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对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主体性质、内部体系与外部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的优势,对完善中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小成 《航海》2014,(1):73-75
英国90%的海上搜救工作由社会力量完成,其中海上搜救志愿者发挥着主力作用,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是西方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成功典范。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志愿者队伍的良性发展和作用发挥。文章对英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小成 《水运管理》2011,33(4):24-27
为提高台湾海峡南部水域的海上搜救水平,通过对该海域2006—2010年海上险情的统计,分析该海域海上险情的发生规律,总结海上搜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海峡南部港口的发展建设、通航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搜救管理策略建议:出台海上搜救法规;健全搜救管理体制;科学配置救助力量;开发海峡搜救辅助决策平台;加强人员培训;构建两岸海上联合搜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发展海上搜救装备的重要意义及海上搜救装备体系的构成,分析国内外海上遇险救生通信装备、海上自救互救装备、海空救援装备、海上救治后送装备的建设情况,指出国内海上搜救装备在规模、功能、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建设海上搜救信息系统,发展无人化、智能化海上搜救装备,研究搜救平台医疗改装技术等具体建议,为我国海上搜救装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梁小成 《中国海事》2013,(10):50-52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规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完善、公众认可度不高,使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搜救志愿服务难以可持续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志愿者早已成为国家海上搜救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是其典范之一。笔者在对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建议。一、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提升温州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积极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体现海上搜救工作的社会共同性,确保海上救助行动快速、及时、高效。针对目前温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基点配布不合理、搜救力量配置不足的现状,本文将对如何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珠海海上搜救体系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目前珠海海上搜救工作的基本现状,从海上搜救装备配备、通信保障、搜救效率、救助经费筹集等角度对如何完善珠海的海上搜救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海上搜救并不同于一般的搜救行为,海上搜救环境恶劣,在搜救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本文理清了海上搜救风险的特征,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分析,并从搜救装备、搜救技术、搜救专家知识库、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降低海上搜救风险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我国海上搜救人员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及心理危机干预在海上搜救人员中的应用特征,本研究对21个海上搜救中心和3个救助局的搜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6份。结果表明,海上搜救人员对心理危机干预了解不深但需求度较高,对海上搜救人员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正向效果明显。国家海上搜救有关部门应加快推进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研海上搜救知识库,搜集了海上搜救方法其中包括搜寻海域确定方法、人员搜寻方法等;搜集了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及他们的责任区;搜集大量海上搜救案例,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各种海上搜救事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我国的海上搜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20,(3):6-6
海上搜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海上救助女神“妈祖”的传说到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上搜寻,再到如今“马航MH370”“桑吉”轮搜救,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1989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30余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秉承“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搜救精神,在海上搜救过程中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以最满意的搜救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本刊将从海上应急体系建设、搜救文化理念塑造、搜救成功案例盘点、国际搜救合作交流等多种角度,展现中国海上搜救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立志  刘晓红 《水运管理》2006,28(10):36-39
概括介绍我国海上搜救体系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从海上救助立法、搜救队伍建设、救助经费筹集等角度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海上搜救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正稀 《中国水运》2005,(12):26-27
海上救助,任重道远;快速有效,人命关天。为了更好地集合社会船舶积极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快速及时有效地就近调动社会搜救资源参与海上搜救,对海上搜救基点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弥补台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台州海事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份组建了社会力量应急待命船舶和数据库,建立了搜救贴补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较好地利用了社会搜救资源为台州海上搜救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为巩固三地海上搜救合作成果,进一步整合三地搜救力量,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共同主办,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负责承办了今年的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10月27日,"2015年粤港澳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广东珠江口海域成功举行。本次演习由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主办,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据了解,本次演习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海事、救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4日,全国海上搜救电视电话会议暨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作工作报告。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全国海上搜救工作,分析当前海上搜救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海上搜救工作的任务与要求,推进海上搜救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