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寻促进长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的措施,介绍长江港口岸线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情况,通过分析岸线开发利用中的既有矛盾,从严格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加强港口岸线使用全程监管、深入推进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加强沿江港口布局规划管理、探索岸线综合利用协调机制、完善合理利用港口岸线措施等方面提出完善港口岸线管理的建议。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完善长江干线港口岸线开发利用管理有助于"平安、畅通、高效、绿色"的现代长江航运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港口岸线是宁波市最重要的战略性优势资源,为有效地优化配置岸线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阐述宁波市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性、岸线规划和利用基本情况,以及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港口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建立完善岸线开发规划指导体系;切实做好未利用岸线使用服务引导;着力推进已利用岸线整合改造;构建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岸线资源价值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敏 《港口科技》2010,(5):1-4,19
港口岸线具有"稀缺性"的天然禀赋,它是港口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大多数岸线的使用者仅把岸线当成无需成本的"免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介绍了国内外的对岸线资源价值利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岸线有偿使用的实例和港口岸线收费的依据,着重阐述了如何实施岸线有偿使用的价值实现,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丽耀 《集装箱化》2012,23(11):13-15
随着我国岸线资源不断被开发建设,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越来越少。为控制港口产能过剩,我国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针对港口深水岸线实行"地方受理、省级审核、中央审批"的三级审批程序。在岸线供应日趋收紧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岸线资源以使原有岸线发挥最大潜能至关重要。港口企业联营能够有效降低港口运营成本,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港口潜能的新型经营模式。本文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例,分析港口企业合作经营联营模式在提高岸线资源利用率、发挥港口潜能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港口岸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展岸线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对顺岸式、挖入式、突堤式岸线布置形式进行分析,建立岸线利用强度指标模型,讨论岸线集约利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理论状态下挖入式与突堤式布置岸线利用强度大致相当且均高于1,顺岸式布置岸线利用强度最低,近似为1;不同类型岸线布置形式对不同水文、泥沙、地形、陆域及装卸作业的适用性不同,港口岸线集约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岸线利用强度和制约因素,重点考虑使得岸线强度正向增量价值和制约因素负向价值代数和最大的布置形式;选择挖入式和突堤式布置时,建议岸线利用强度在2~6相对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全省海洋港口岸线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上地方政府对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和管理理念不一致等因素,浙江在进一步加强全省海洋港口岸线统筹管理和优化利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加强对浙江海洋港口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统筹管控,浙江省政府于2015年、2016年先后成立了省海港集团和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上述机构的设立为打造"海洋强省、国际强港"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贺江封开县段岸线,对一河两岸的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积极影响.为做好贺江封开县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本文在分析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岸线保护与利用控制条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各功能区划的准入条件,确定了岸线功能分区,并研究提出岸线整治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利用和布局河南省沙颍河岸线,分段评价其资源条件,对港口岸线的利用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河势及岸线稳定性、航道及水域条件、陆域条件、集疏运条件等4个评价指标对岸线资源进行综合评级,评价结果给出沙颍河河南段的宜港岸线。在规划和利用港口岸线时,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等因素,着力于推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2月,芜湖市人民政府以"芜政办秘(2005)22号"文件形式印发《芜湖市长江岸线清理整顿实施方案》,将本市长江港口岸线使用情况分三种类型,针对《港口法》实施前长江港口岸线利用上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占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14年9月,浙江省首个港口岸线"腾笼换鸟"项目宁波市海湾重工有限公司迁建项目工程通过交工验收。项目以岸线资源整合、港区功能优化调整及老旧码头升级改造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总投资4.03亿元,于2012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5 000 t级码头  相似文献   

11.
以集约利用工业岸线资源为目标,提出沿海工业岸线的投资强度概念.根据岸线功能、后方陆域平面尺度和沿海地区工业投资相协调的原则,提出基于投资强度概念的沿海工业岸线开发准入标准,并应用于某临港工业岸线开发项目.实践证明,引入工业岸线投资强度的概念,对于沿海地区有效地规划和利用稀缺的岸线资源、发展集约型临港工业,具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疆库甫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岸线现状进行评价分析,针对评价结论,提出建立河长负责制,统筹协调岸线管控,建立分区分级、跨区联动的岸线管控模式,开展动态监测,建立岸线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政策法规,确保岸线利用规划的实施以及建立岸线使用准入门槛,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和实行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岸线储备制度等保障措施,推进我区河湖岸线建设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港口城市岸线资源的基本概念,根据港口城市岸线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对岸线资源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类,同时给出了岸线资源综合价值的组成部分及其计算方式。基于三项基本原则,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考虑,选取了岸线资源利用价值评价指标,构建了岸线资源利用综合价值评价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AHP-熵权法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计算步骤,并建立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综合价值评价模型,从而为港口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邱珍英  季岚  曾建峰 《水运管理》2010,32(10):19-21,28
阐述岸线资源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岸线效能评价方法对研究如何整合港口现有岸线资源、规划可利用岸线资源、调整和优化岸线使用结构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岸线资源效能的评价可使岸线资源的使用更合理和高效,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必要的发展空间,提出简便易行的岸线效能评价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凌乐云 《集装箱化》2010,21(12):12-15
从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着眼大局,统筹规划;加快岸线集约化、多元化开发;发挥深水岸线优势;完善岸线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岸线功能和结构调整;建立岸线使用淘汰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李赛峰  陈祎 《中国水运》2012,(12):36-37
从宁波港域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宁波港域优化配置岸线资源,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岸线不断开发,大陆沿海深水岸线将逐渐匮乏.为确保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港口岸线资源得到尽可能合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益,研究港口岸线浅水深用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浙江省沿海港口岸线特点及工程实例,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港口岸线浅水深用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港口建设     
《港口科技》2013,(2):45-46
<正>南通港口建设新年捷报频传中远重工岸线使用获交通运输部批准"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审核2013年1月23日,笔者获悉,南通中远重工杂货码头岸线使用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核。该工程位于通海港区长江下游白茆水道左岸、立新河口上游,拟利用370m港口岸线建设2万t级和1万t级杂货泊位各1个,同时在码头平台内档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航道岸线是航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航道两岸临河设施的管理,合理地控制和利用航道岸线,充分发挥航道的水运资源优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按照船舶交通流的基本原理,引入了航道占有率模型对航道岸线控制利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按照苏南运河的最大交通密度和相应的航道占有率为标准,将苏南运河航道岸线划分为畅行区段和拥挤区段。最后对江苏省内河岸线的合理规划利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对港口岸线的管理是以"行政许可+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的方式进行,产生不少弊端。其根源在于仅仅将港口岸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的对象,没有将港口岸线作为一项财产权对待。建议参照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法律构造,将作为国家主权之一种自然资源的港口岸线的具有经济价值的部分转化为民事权利,并赋予港口岸线以财产权的性质,遵循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提高其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配置能力,同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