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海生 《珠江水运》2011,(24):77-78
珠江口的三门岛锚地和大屿山锚地是广州港的大型散装船和大型油轮的过驳锚地,笔者根据自己的几次大型油轮的船舶间靠泊的操纵作业,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希望对今后类似的靠泊作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船舶走锚,避免险情、事故发生,本文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黄骅港锚地船舶走锚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走锚的预防措施及为港区锚地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型船舶操纵特性、船体下沉量、富余水深的探讨及实践,提出了大型船舶进大屿山锚地在浅水区域航行和锚泊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州港货运量的增加,特别是大屿山和三门岛锚地大型油船过驳作业的增加,许多配套作业船舶如拖轮,驳船和环保船等经常要到珠江口水域进行作业,造成船舶腐蚀严重,锈迹斑斑,甚至影响船舶结构。只有制定新的防腐措施,修改涂装工艺,才能保证船舶的结构性能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港口交通流密度的增加,船舶在锚地的数量也逐年呈递增趋势,而锚泊船在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走锚事故,船舶走锚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撞击到锚地其他船舶,或者危及锚地周边海上资源,所以研究锚泊船走锚后的运动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风、流、及锚链力的共同作用下,对锚泊船进行行受力分析,理论推导出走锚船稳定向下风漂移时的速度模型,再通过实例计算进行计算验证,初步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刘昌江 《珠江水运》2002,(10):21-21
9月4日下午,在广州沙角水域15号锚地,一艘长230余米、装载7700余吨燃油的希腊籍船舶“OLIMPIC SERENITY”轮出现严重走锚,最近时距离16号锚地过驳的“国航”轮不足200米、离29号灯浮不足100米!造成正在卸油给“森洋”轮的“国航”轮作业中断,两轮被逼离开作业锚地。后经广州海事部门7个多小时的全力救助和协助,在多次移回原锚地仍不能阻止走锚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最后只得改抛沙角17号锚地。 9月4日下午1点20分左右,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值班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监控着辖区交通安全,突然,值班员发现沙角海事处水域15号锚地的“OLIMPIC SERENITY”……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印度达赫港丢锚事故讨论锚泊安全的文章,为了减少船舶在达赫港锚地发生丢锚事故而造成损失以及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文章探讨了船舶在达赫港锚地值班、操纵、避免走锚的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
“集发黄海,这里是营口海事局VTS中心,请你船加强大风天气下值班工作,防止船舶发生走锚,完毕”为应对近日持续不断的大风寒潮天气,营口海事局VTS中心值班人员定时通过甚高频对辖区锚地船舶逐一“点名”,提醒加强锚泊值班工作,避免船舶走锚导致的险情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通过新加坡海峡的船舶逐年增多及船舶建造大型化发展,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全球集装箱供应链拥堵情况持续蔓延等原因,新加坡港锚地拥挤不堪,船舶锚泊回旋余地非常小,常有船在抛锚时发生擦碰,有的船在锚泊期间走锚、丢锚,甚至引发碰撞、搁浅等事故。探讨船舶在新加坡港锚泊作业相关注意事项及锚泊安全防范等内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1.抛锚及锚泊时发生事故的原因 船舶在港内急流水域抛锚或锚泊时发生走锚、断链、碰撞等情况比较多,尤其是走锚现象更为普遍,在我们海门港就发生多件.如2000年8月初来我港的某巴拿马籍外轮,在内锚地抛锚卸货期间,由于船长对港口水流水深等情况不熟悉,当发现他船有走锚现象时,即匆匆起锚以调整自己的锚位避免与走锚船舶发生碰撞.当第二次抛锚后自己却发生了走锚,与他船发生碰撞,并轻度搁浅.又如同年8月底某外轮在港内锚泊,因考虑到当时正值大潮水流比较急,加上船舶重载吃水大等客观因素,采用了抛"一点锚"(即平衡锚)的办法,并松双锚5节落水以防船舶走锚.但在港内低潮后转流时却发生了走锚,与另一船舶尾首相"接触",而后在拖轮的协助下才得以重新安全抛锚.  相似文献   

12.
魏茂镇 《珠江水运》2023,(18):95-97
锚泊船舶在风、流、浪等外力影响下会产生偏荡现象,船舶偏荡轻则引起船舶走锚,重则引起船舶搁浅、触礁、碰撞或翻沉等海难事故,危害性极大。本文归纳总结了单锚泊船舶的显著性特点,深入分析影响船舶在锚地偏荡的多种因素,通过研究天津港“KOTA BUDAYA”轮走锚碰撞事件,从实际案例出发,对锚泊时的偏荡特性进行深度研究,探究船舶因偏荡发生走锚后应采取的合理应对策略,切实减小船舶偏荡带来的危害,从而防止海难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保障海上人员安全,使得航运事业可以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港外锚地与周边设施、碍航物的相对安全距离,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文中介绍了我国关于锚地宏观选址的相关要求,深入研究了锚泊船走锚特征,包括走锚过程、漂移方向和走锚速度等方面,提出了确定锚地与周边设施(或碍航物)相对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对港外锚地选址及保护锚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准确判断船舶走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锚位,判断本船是否走锚是每一锚泊船值锚泊班驾驶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本船走锚而导致的触礁、搁浅、碰撞等事故不胜枚举,研究一种能准确判断船舶走锚的简单可行方法迫在眉睫,这一直是航海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锚泊水域风、流、浪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的不利条件下,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判断本船是否走锚的方法,以便航海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走锚,确保船舶锚泊安全.  相似文献   

15.
谷文强  周野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45-149
针对海港锚地与建构筑物和海底电缆管线等的安全距离问题,对沿海各锚地使用管理单位进行调研,将国内外规范中对于锚地布置安全距离的规定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已有的船舶走锚事故报告并结合实时船舶操纵模拟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海港锚地与建筑物、构筑物和海底电缆管线等的安全距离建议值,为海港锚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船舶在锚地避风抗风、遇急流走锚或锚地水域受限等情况,往往采取抛双锚的方法防止船舶走锚。但船舶抛双锚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出现锚链绞缠的情况,而清解绞缠的锚链将是一项非常头疼的事情;有时仅靠租赁港作拖轮协助还无法清解绞缠的锚链,往往需要船公司安排海上专门的打捞、救助公司来船清解,不仅要支付昂贵的清解费用,而且多数港口还没有专门的清解锚链的机构,还需要到附近港口租赁,如此会严重延误船期。这样,船公司的实际损失可能大于弃锚的损  相似文献   

17.
船舶抵港后假如没有进港计划或者需要等待数小时进港靠泊的话,大部分船长希望到港外宽畅的锚地抛锚候泊。如果锚地比较宽畅、有足够的锚位,而且水文、气象条件合适,抛锚候泊是绝佳选择。锚泊后除了潮流变化船舶以锚落点为圆心旋转改变船艏向和需密切注意附近航行船舶动态,或者注意本船和其他锚泊船舶是否走锚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太多影响,有利于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裴绍华 《中国港口》2009,(11):55-56,24
目前.随着钦州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石油1000万t/年炼油项目的投在即,钦州港原油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原油运输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将不可避免.但由于受进港航道及大型油品码头建设滞后的制约.港口采用锚地过驳(过驳作业:在锚地锚泊中.将原油从一大型船舶输送到另一船舶所进行的一系列作业)的作业方式是近期内钦州港解决大型船舶进港接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广州港集团下属船务有限公司拥有四艘1000吨沿海非机动驳船,主要用于大屿山、沙角等锚地及港池内大船旁侧减载过驳作业。近年来随着航运业的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为水路运输市场提供了大量商机,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的建造,使得船舶航道范围越来  相似文献   

20.
吉大港水文气象复杂,锚地状况复杂、船舶密集、潮流变化大,极易发生走锚碰撞事故,航道狭窄交通拥堵,油轮泊位空间狭小,使MR型油轮在锚泊、航行、靠离泊都存在较大风险。针对此港的复杂情况,本文对其引航、抛锚、进港及靠泊操纵方法进行了深入总结,有助于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