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清泰 《时代汽车》2005,(7):112-113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振兴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以史为鉴。 共和国汽车工业虽无成文的权威性的发展史.但是一批高龄的参与缔造共和国汽车发展史的精英、名流依然健在;即使一部分已溘然作古.然而他们却留下了一批丰厚的宝贵史料.其为民族造车的历史故事构成了共和国造车史上的惊涛狂澜.澎湃着自强自立、艰苦卓绝、雄才大略的中华民族气血。当共和国造车史推进到距历史起点50多年的当今历史新阶段.“坚持自主研发”、“打造民族品牌”的声浪.一浪高于一浪.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锐不可挡。书写民族品牌的造车历史新章.需要一种历史精神。历史又是传承的。老辈造车精英名流的民族气血.必将在共和国造车史的当今乃至未来一迎着恶风浊浪奔腾咆哮。有责任的当代中国汽车媒体.自当为之推波助澜。本刊开设“名家述史”专栏.其用意正在于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初仅靠1-2个品牌很难支撑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一次契机,自此民族工业开始进行中西结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外合资。先天条件不足而又为了加快本国工业发展步伐,国人借鉴了“拿来主义”。现代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仍需要“拿来”,发展初期市场包容乃大的特点造就了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位一时间所向披靡。买方是孙子的景象使厂家尝到了“拿来”的甜头,这一拿来,就是10几年。也正是这一“拿来”,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造成10几年后某单一品牌才竖起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大旗,难免有势单力薄之感。  相似文献   

3.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4.
树生  黎晓  肖艳 《汽车与安全》2004,(10):20-21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奇瑞汽车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中国汽车工业的落后面貌和对中国品牌产品普遍的信任的缺失.让人们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人们对于奇瑞品牌的热爱是真诚的.主要源于它在短短几年取得的佳绩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国家重点扶持的某些大厂。怨.也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买车了却又怨它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常听业界的朋友说:“哪有没有毛病的汽车,看您同谁比。”此话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5.
哈飞汽车历经28年的风雨,从当年只有几百平方米老工房里的痴心研发,到如今年产汽车40万辆,荣获我国业界诸多桂冠,自主品牌高立于海内外汽车之林。在成为“军转民”成功典范的同时,更高擎起自强自立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旗帜,为国人抒发了民族豪气! 哈飞汽车何以志存高远,成就大业? 是外来异质资本“血液”的注入?是不正当的抄袭?还是政策的偏爱?或许是航天技术优势所致?都不是。哈飞汽车渊源于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军工血统,在那里聚集着追逐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以产业报国的热血志士,浓缩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不畏豪强、甘于献身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崇尚的是对民族大义矢志不渝的追求。它比技术、资金等其他优势更为宝贵。哈飞汽车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一路燃烧、“裂变”,实现了精神变物质的伟大哲学命题。“哈飞汽车”是一部浓墨重彩的民族英雄主义教材,业界人士、企业,乃至更多的国人读一读该是别有滋味。  相似文献   

6.
张红涛  赵建霞  李芳  李其双 《运输车辆》2010,(12):I0057-I0060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轻量化”一词的涵义被不断地深化和创新。重卡企业和改装车企业为了“节能减排”,提高造车技术水平,将“轻量化”技术作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00年,赛欧首创“10万元家庭轿车”概念.开启了中国家轿细分市场的新篇章.从而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占据独特地位。“赛欧”已成为中国知名品牌.拥有近20万用户.享有安全.可靠实用及售后服务佳的口碑。随着上海通用汽车多品牌战略的实施,别克已成为专为渴望在成功基础上再求超越的中国公商务精英打造的座驾,新赛欧以雪佛兰大众化国际汽车品牌体系为支撑.将“赛欧”这一品牌在上海通用的旗下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新赛欧根据雪佛兰的品牌定位,针对中国家用车市场当今需求特征,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下全新打造。  相似文献   

8.
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具备一批强势自主品牌是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提出一系列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在北京车展上的表现,国内媒体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同时在报道中多次出现“民族汽车工业”、“民族汽车企业”、“民族汽车品牌”一类字眼。  相似文献   

10.
在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除了外资公司产品高调亮相外,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成为本届车展最大的亮点之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大出风头,几乎所有国内厂家纷纷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和新车,其中不乏有每年都出镜率极高的奇瑞、吉利、比亚迪、哈飞这些“原创”的中国本土造车者,还有江  相似文献   

11.
张陆  LAND ROVER 《汽车生活》2008,(12):114-116
在英国人的造车历史中,有一个品牌始终不渝地生产高性能的4×4汽车,并且是当今全球唯一只生产4×4汽车的厂商,它就是LAND ROVER。越野车从诞生开始就和户外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LAND ROVER在2002年举办了首届G4挑战赛,今年更是首次在中国举办选拔赛,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项赛事看到这个老牌英国车厂对自己造车理念的坚持。  相似文献   

12.
“自主开发”、“完全知识产权”、“民族汽车工业”,这几个词恐怕是当今汽车领域用得最火的词语了,国内一些老牌或合资汽车厂商都纷纷打破了长时间的寂寞,逐渐地推出自已的品牌来,在这些产品中有些已经最成熟,有些或许还显得稚嫩,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已经迈出了或大或小的步伐,在通往强大民族汽车工业的路上踯躅前行。当市场换技术的梦想越来越遥远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己的腰杆子真正硬起来,才能得到尊重,才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遇,才有能力真正融入到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中去。  相似文献   

13.
《时代汽车》2009,(10):18-29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新中国“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后,上海大众、北京吉普等首批汽车工业领域合资企业成立,与外商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而这些企业,如今已成为改写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中坚力量。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轿车如今也已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 汽车工业的变迁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最近举办的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向好做出重大的贡献,“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汽车产业将是一个不能动摇的支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在祖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边回忆那些曾经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车型,一边去为逐渐成熟的自主品牌汽车喝彩吧。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在发改委官方网站上最新挂出的第166批新车公告中,新马6、08款福克斯、比亚迪F1以及两用燃料轿车等重磅级新车上榜,它们上市的步伐已越来越近。据粗略统计,此次获得准生证的新车约为40款。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公告中,还有一大看点:浙江民营车企新军众泰汽车旗下“众泰”品牌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其一款1.6L轿车获批。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再添一匹“民营黑马”。  相似文献   

15.
永不妥协     
《轿车情报》2012,(10):I0001-I0001
酝酿了大半年的时间,“永不妥协”的选题策划终于在这期落地了。汽车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20年,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汽车品牌诞生和陨落,每个品牌都谱写出自己的故事,即使有些品牌消失了,但它们同样在全世界整个汽车工业发展史中都扮演过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品牌现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品牌的重新洗牌和崛起阶段,国外汽车品牌不断冲剌中国汽车市场,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民族汽车品牌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树立民族品牌,发展和提升民族品牌已迫在眉睫?因此,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视我国汽车品牌的“内忧外患”,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冯艳 《时代汽车》2006,(1):36-37
代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形象的吉利、长城、中华等,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外的著名国际车展上。而在此之前,中国只是这类车展的旁观者。正如来自长城的说法:长城汽车从来不做“赔本赚名声”的事,也不“为参展而能展”。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正满怀信心地参与国际竞争,预示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出口的道路上迈出雄健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久陵 《轿车情报》2007,(1):22-25
正是这些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那么又是谁在支持着这种格局的改变?是否可以说.除了在这些年中,一大批民营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茁壮成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品牌汽车提供了大批质优价廉的配套件,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内诞生了一批像同济同捷这样一些能够自主研发的汽车设计工程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5,(12):20
11月16日.宾利中国在上海正式隆重发布其融合了宾利出类拔萃的造车工艺与现代顶尖科技的四门豪华轿车一欧陆飞驰(Continental Flying Spur).这是宾利汽车历史上最快的四门豪华轿车,也是宾利最引以为自豪的车型之一.同样具备欧陆GT的高性能与宾利轿车所拥有的豪华舒适空间.是宾利汽车尊贵与高运动性品牌个性的车系。  相似文献   

20.
1969年9月30日,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在鄂西北十堰开工建设。以东风诞生为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在“十年浩劫”的阴霾中竟奇迹般地走过拐点,东风——共和国的产业骄子从此担负起中兴汽车工业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