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改善港口矿石码头效率综合评价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了港口矿石码头效率评价模型。针对我国港口矿石码头效率状况,选取10个样本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并确定网络模型为7×6×5型结构。运用该评价模型对16个港口矿石码头效率评价,并与改进DEA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两个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确立配送中心客户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作业的全过程进行考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服务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对配送中心的客户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非洲实际情况,构建非洲西海岸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CV)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非洲西海岸22个主要海港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投资和运营拉各斯港、卡萨布兰卡港等竞争力强的港口应为中资企业的优先选择。研究可以为中资企业在非洲进一步开展港口合作,如选择投资对象等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下智慧港口建设如火如荼,而建设行业标准体系却迟迟未能统一的问题.首先利用智慧港口建设发展路径的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合国内智慧港口建设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降低了传统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引入基于云模型的改进物元理论,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带来的误差;最后以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工程为算例,对天津港的智慧港口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计算得到期望为3.9956,发展等级为较好,与正态云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验证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体系符合现阶段智慧港口的发展方向,评价方法简洁有效,在降低了双重不确定性对于评价结果影响的同时计算了评价结果的置信度,为今后我国智慧港口发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条件与阻碍因素,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江苏港口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港口的传统优势较大,但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构建了港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R型因子模型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港口除了在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集装箱在港作业成本、港口运作能力等个别指标上有较优表现外,其余大多指标均远落后于标杆港口。实证分析为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了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的因素之间进行了影响度分析,选取前三个比较大影响值,建立了神经网络评价港口竞争力模型,利用影响值比较大的三个影响值进行了港口竞争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验证了主成分-神经网络方法对评价港口竞争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江苏省港口提高竞争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绿色港口建设进程的推进,绿色港口发展水平不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港口评价模型,按照规划、建设、运营3个阶段构建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值法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方式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并采用模糊统计法对模糊综合评价(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进行改进,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分辨率。对威海港进行绿色评价,得出其绿色等级为"四星级",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朝着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的分析与评价问题,对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效果进行了界定,并采用数据包络(DEA)方法对我国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的效率作了定量的评价,得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收益情况和目标投入量与目标产出量.  相似文献   

9.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港口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建立了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包含专家权重的模糊评价方法.应用此方法,对亚洲主要港口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得了丰富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0.
确定面向港口用地功能调整包括港区内、外两部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用地调整交通影响评价模型。在天津港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把影响范围内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成分,为类似港口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港口交通资源承载力预测预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航道交通容量计算方法,建立了航道资源静态承载力模型,基于锚地规模计算方法和基准判定参数,建立了锚地资源承载力分级模型。应用排队理论,将港口码头泊位的服务强度与航道资源、锚地资源的承载力模型相融合,构建了港口交通资源承载力综合预测预警模型,并以中国南方某港口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应用预测预警模型,2008年与2010年的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405与0.608,锚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分别为1.489与0.600,2008年的港口码头服务强度为0.565,计算结果与事实相符;按照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最小、最大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593与0.796,预计到2020年,最小、最大航道资源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685与0.944;基于现有锚地资源,预计到2015年,水深小于5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0.177,水深在5~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037,水深大于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294,预计到2020年,水深小于5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0.210,水深在5~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231,水深大于10m的最大锚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1.535;预计到2015年,港口码头的最小泊位服务强度为0.858,预计到2020年,港口码头的最小泊位服务强度为0.994。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确定风险对物流资源整合的影响,以整个港口供应链为视角,综合考虑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港口企业,构建不确定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从港口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以整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给定决策者对于节点中断和需求不确定风险的置信水平下,优化链上多港口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策略;下层模型从港口供应链企业节点角度出发,以运输需求方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整合策略下的均衡货流量。设计混合遗传算法求解案例。案例结果表明:在遭遇风险的情况下,物流服务供应商参与港口整合相较于不参加,链条整体可以获得收益更大;依据决策者对于两种风险置信水平的不同,链上各个港口的整合策略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节点中断风险对港口供应链收益情况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港口物流已成为一个港口发展的动脉和支柱性产业。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制约因素,关键是要提升其港口物流竞争力,而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关键又在于整合其物流资源。相关对策由此提出以促进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集装箱港口中,泊位跟岸桥作为2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优化配置,对整个港口的运作以及客户对港口服务的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一个对泊位与岸桥资源同时进行优化配置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两阶段分解算法进行求解,对港口泊位与岸桥资源进行协同优化配置.并考虑了岸桥有工作范围,同时允许岸桥在工作中进行调整.用一个算例,证明该模型在对2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状况以及港口总体发展水平上,建立了内河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集成灰色关联的TOPSIS模型对武汉港等四个港口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为促进港口发展,提高港口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港口业中,港口物流已成为各大港口竞争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强弱对港口的发展以及港口城市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对港口物流资源的分析,从港口自然地理环境、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物流发展规模、港口城市综合实力4个方面构建了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环渤海港口群中7个亿吨大港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对其竞争态势做出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港口群港口物流竞争力水平悬殊,各港口应合理准确定位,通过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等方式谋求共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波-舟山港水域船舶事故的实况调查和分析,结合港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港口一体化建设的宁波-舟山港水域船舶事故应急体系模式,并对应急反应体系中的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行动流程等重要核心内容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 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 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 Logit 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 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 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 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企业客户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从"计划———执行———监督控制"三大管理过程中总结了物流企业客户资源整合的失败原因,然后提出了成功地实施物流企业客户资源整合所必须的四面体结构模型,该模型从人、技术、流程、客户等四个层面分析了成功实施客户资源整合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论述了物流企业实施客户资源整合的五大基本步骤,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企业信息集成问题,基于新的通用性企业多元化复杂信息集成模型,提出大型企业信息集成解决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效果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