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针对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内旅客换乘时缺乏准确的综合交通信息的问题,设计高速铁路综合枢纽车站换乘引导信息服务平台,描述其技术架构、结构与功能。通过采集与融合与高速铁路枢纽车站接驳的各种交通工具的多源交通数据,该平台可为旅客提供准确、便捷、较为全面的换乘引导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旅客在高速铁路枢纽车站的换乘效率,缓解车站旅客疏散压力;同时,平台可对高速铁路与城市交通接驳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帮助客运部门优化运力资源的配置,实现交通资源高效组织与利用。并对高速铁路枢纽车站内5G技术应用场景进行展望,以进一步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能够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方便旅客出行,增强铁路的亲和力,建立铁路车站面向旅客服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必要的手段.系统通过多种有效的信息途径(互联网、手机、电子公告牌等)给旅客最大限度的信息需求,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铁路科学、高效的发展与建设,铁路旅客站房也随即进入了高密度设计与投入使用时期。旅客站房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设施,为旅客的安全出行提供服务。其与城市各种交通方式接驳、换乘,客流量大、客流密集、流线复杂,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以铁路旅客车站设计为出发点,从色彩系统、引导标识系统、细部构造3个方面阐述提高旅客安全出行的可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措施,使旅客站房能够更为安全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新线的建成及投八运营,铁路旅客运输在运输组织、满足旅客需求及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的铁路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的需要.为给铁路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本文分析铁路客运站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特性,并针对新形势下客运站发展中对信息化服务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客运站旅客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轨道交通智能站台门系统是一个集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智能化机电系统,具有站台候车、美化环境、旅客引导和站台安全防护功能,实现了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出行服务、智能生产组织和智能安全保障。滑动门开门宽度1.5~4m,适应复兴号开门精度要求;具有高亮度旅客引导系统,可显示车次、车厢等编组信息,实现旅客精准乘降;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实现自动控制、站台控制、受动控制;具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站候乘计划是客运站进行旅客运输组织的基础性计划之一,合理编制旅客候乘计划,有利于旅客进出车站的流畅。在分析研究开发铁路客运站候乘计划编制系统的必要性基础上,进行铁路客运站候乘计划编制系统需求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提出建立基于图形方式表示铁路客运站候乘计划的方案,确定系统建设目标和系统总体功能。整个系统已经研制完毕并投入现场使用,提高车站客运工作计划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直接为旅客提供服务,其导向信息子系统为旅客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关系到旅客行程是否顺利、舒心,以及车站的客流是否能够及时疏解等。因此,站在旅客的角度改进导向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为旅客出行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使旅客能够舒心、便捷地完成旅程,是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实现综合交通线路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既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石,也是客运生产的信息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运车站业务优化需求的激增,发展铁路智能客运车站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铁路智能旅客车站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智能车站“一个核心,三大领域”的系统构成,并从出行服务、生产组织、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运车站智能化的主要业务功能,展望未来智能车站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铁路智能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出台的《关于规范车站茶座经营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火车站茶座服务必须坚持旅客自愿原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旅客接受车站茶座服务,严禁以提前进站、提供紧俏车票等手段诱导和招徕旅客,变相收费牟利。《规定》要求,车站茶座提供符合要求的环境和质量良好的服务,依法收费并提供发票;车站茶座应当设有区别于旅客候车室的明显标记,服务人员着装应当与车站客运人员有明显区别;车站茶座要在营业场所公布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主动接受旅客监督;车站茶座的设备设施和提供的茶水饮品应当符合消防安全和食品…  相似文献   

10.
滑蓉 《中国铁路》2011,(1):64-67,86
铁路旅客车站导向标志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信息导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导向标志系统已应用于我国多条高速铁路车站,为旅客快速出行和半站客流组织引导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分析铁路旅客车站导向标志系统的影响因素,明确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阐述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铁路作为我国旅客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一直以来由于运能紧张,导致客流高峰期供需矛盾突出,倒票现象屡禁不止。为促进铁路售票公平、公正、公开,遏制车票倒买倒卖,为旅客提供人性化、多样化、便捷的购票服务,自2010年春运期间试行车票实名制至今,全路范围内实现旅客实名制购票,同时结合多种售票渠道和多种支付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标识作为铁路客运站段生产运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实现手段,为旅客在车站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帮助旅客进行路线判断、实现空间位置转换,顺利到达出行目的地,它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实现人性化服务,让旅客获得更美好的出行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铁路客运标识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铁路客运单位在标识管理及现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找准成因,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发挥铁路客运标识在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客运站不同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日渐增多等情况,在站务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安全闭环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以重点事项为中心,适用于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与传统管理流程相比较,重点事项提醒系统具有计划性强、安全标准高、通知时段超前等特点。通过铁路客运站重点事项提醒系统的开发试用,达到减少运输生产车间信息孤岛的预期效果,为铁路客运服务由“数字车站”向“智慧车站”的演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目前铁路旅客引导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超前引导、综合引导、加强换乘引导和创新智能化引导等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提升铁路客运站的服务形象,提高其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更好方便旅客购票、候车、乘车提供更多综合性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客服务系统的应用现状、运营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针对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子系统种类多,信息交换复杂的特点[1],探讨对新型客运专线车站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以平台内部信息总线为核心,集中实现车站业务服务模式,建设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集成系统,以面向整体流程和服务的方式架构,实现了客运服务信息共享、统一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给出PIS设计的实例,详细论述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实现与数据库的设计.同时,介绍旅客信息系统中用到的显示设备以及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该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会应用到具体的火车站,为车站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为旅客的出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进一步向更多的火车站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客运站旅客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结合铁路客运站的实际,以旅客对服务满意度的8项基本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旅客服务补救的相关建议与措施,以不断提高客运站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铁路客运车站还沿用多年来使用的手动检票钳检票。手动检票既费力,检票口又不整齐,尤其是使用不长一段时间后,检票口形状模糊不清,无法识别车票是否已经检票。另外,国内部分较大的铁路客运车站虽然安装了通道式检票机,但常常出现检票时卡票、无法识别真假车票、出票口人多拥挤、旅客经常拿错车票等问题.因此通道式检票尚不适应我国纸质火车票和旅客流量大的车站使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集成管理平台涵盖到发管理、导向揭示、广播、监控、设备管理等子系统。以信息自动采集为基础,以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为目标,实现客运车站信息自动广播、导向揭示、监控等功能,并提供多种途径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出现,不仅可实现铁路和航空两种交通工具的共享双赢,更为旅客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具有空铁联运功能的车站占地面积较大,如何在庞大、复杂的区域进行便捷换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一体化”交通枢纽的智能引导设备,以“畅通融合、智能便捷”为理念,实现一张“脸”知行程,根据旅客人脸特征查询行程,显示路径引导,显著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降低车站服务成本,使得旅客可以真正地享受“一体化”交通枢纽带来的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