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密度近似,建立了水分子在SnO2(110)面不同吸附位的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水分子在SnO2(110)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发生在Sn5C吸附位的水分子平行于表面和水分子以H原子向上垂直于表面的两种吸附方式为稳定吸附.对两种稳定吸附方式下电子态密度及电荷转移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吸附方式均使体系费米能向高能量方向移动,同时两种方式下水分子向SnO2表面提供的电子数分别为0.09e和0.08e.提出水分子与CO分子对表面同一吸附点存在着竞争吸附,是湿度影响CO气体传感器电导灵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ω-B97XD/6-311+G(d,p)方法,对甲醛分子团簇[CH2O]n(n=1~4)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这些团簇的基态结构,并对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醛分子构成稳定的多分子团簇时,团簇中的每个分子仍然为平面结构,分子间将形成氢键,并且团簇中的各个分子共面.与单分子甲醛相比,多分子团簇的红外光谱,会出现许多与分子间氢键振动有关的新的吸收峰.当甲醛分子形成团簇时,13C核和17O核的核磁共振谱线会发生劈裂现象,这与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的破缺有关;而1H的核磁共振谱中将会出现新的条纹,这是由分子间的氢键的形成引起的.本文的研究可为甲醛团簇的识别、检测及性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加合物N-(2-硝基苯基)-2-苯乙酰胺并N-乙氧羰基-N’-o-硝基苯乙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结构研究,其分子式为C29H25N5O6S,分子量为571.60.采用溶剂挥发培养出了0.30mm×0.26mm×0.24mm尺寸的加合物单晶,该加合物通过FT-IR、1 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2.796 5(11),b=13.502(3),c=11.261(3),α=90°,β=102.329°(3),γ=90°,Z=4,V=2 726.6(10)3,D=1.329mg/m3,F(000)=1 192,GOF=1.035.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80 6,wR2=0.135 6.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晶体中分子主要通过分子间N-H…O氢键(N1-H1A…O4键长为3.005,键角为170.23°)和C-S键(C23-S1键长为3.847)相互连接,在晶体中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对该加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的微观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了在COA1(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5.
理论研究了在COA1Ⅱ(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Ⅱ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铜包铝线在拉拔工序实现"原子键合"和在退火工序实现"扩散结合"的冶金结合机理,列举了应用冶金结合基础理论指导铜包铝线生产过程的实例.介绍了创新的智能型包覆焊接生产线的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二氯二硫脲合镉晶体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基于平面波赝势方法(PWP)和局域密度近似(LDA)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二氯二硫脲合镉(BTCC)晶体的电子结构,能态密度和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BTCC晶体属间接带隙晶体,带隙值为3.81 eV;电荷密度分析反映Cd和Cl原子,以及氢键对分子组合以及排列结构有重要影响。采用密度矩阵理论计算了介电常数和折射率,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甚佳。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个新的Salamo型双肟配体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萘酚(H_2L)及其三核钴(Ⅱ)配合物[Co_3(L)_2Cl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钴(Ⅱ)配合物中,Co1形成了五配位的扭曲四方锥构型;Co2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和三维的超分子结构.Hirshfeld表面分析证明了分子内短程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贡献.钴(Ⅱ)原子配位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所减弱.实验数据有助于进一步开展Salamo型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结构新颖的Salamo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在配位化学、结构化学、立体化学以及光谱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结构及性能更加优良的配合物,以期为后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制备出一种新的双Salamo型四肟配体H_4L,然后利用该配体与Zn(OAc)_2·2H_2O在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培养出了一个Zn(Ⅱ)配合物的单晶体:[Zn_3L(AcO)_2(EtOH)][Zn_3L(AcO)_2(H_2O)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配合物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均由一个完全去质子化的(L)~(4-)单元、三个Zn(Ⅱ)原子、两个桥联的醋酸根离子,以及参与配位的溶剂分子(水和乙醇)构成.该配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超分子结构.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表明配体H_4L转变成Zn(Ⅱ)配合物后结构更加稳定.在激发波长412 nm下,分别对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做了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形成配合物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键能键长比的概念,并计算了某些共价键的键能键长比之值,同时作了初步的讨论,发现了一些简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氢键自组装超分子液晶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羟基-4′-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以4-戊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了一种超分子液晶复合物——苯乙烯基吡啶氢键型液晶复合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DSC和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对所合成液晶化合物进行了相态及液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目标化合物;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键;相态及液晶行为研究证明了氢键复合物具有典型的热致液晶性能且呈现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超分子液晶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低于质子供体的相转变温度,且其液晶相范围宽于质子供体,说明分子间氢键起到了稳定液晶相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苦味酸钇能与对苯二胺缩双(吡啶-2-甲醛)(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形成稳定的2∶2型(Y∶L)、含6个水分子的非溶剂合绿色粉末状固体配合物,属1∶2型电解质,钇离子除与两个配体上的四个N原子配位外,还可能与一个水分子和两个以螯合双齿形式存在的苦味酸根发生了配位;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Y2L2(Pic)4(H2O)2](Pic)2·4H2O.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物流网络节点(物流中心)的集货运作管理效率,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方法描述了物流网络节点的集货过程及其特征,与分散运作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物流网络节点集货的运作机理,建立了集货运作机理模型(马尔可夫排队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与分散运作模式相比,集货运作模式系统各项运行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服务设施利用率提高了23.4%,货物在系统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缩短了56.12%;当繁忙程度为90%时,分散运作模式系统运行指标发生急剧变化,而集货运作模式的各项运行指标变化不明显,货物在系统中的平均滞留时间不到分散运作模式下的1/5。  相似文献   

14.
Ni(Ⅱ)离子对Salamo型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或淬灭等效应与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有关.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首先制备了一种新的非对称Salamo类配体H_2L(H_2L=5-甲氧基-5'-(N,N-二乙胺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其次培养出了其Ni(Ⅱ)配合物单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其结构为[Ni_3(L)_2(OAc)_2(H_2O)_2],并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对配体及其同三核Ni(Ⅱ)配合物进行了有关结构与性质表征.研究表明:配体H2L的亚胺基氮原子、酚羟基氧原子与Ni(Ⅱ)离子有较强的配位作用,其荧光增强或淬灭机理为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金属剪力键存在初始裂缝、焊接残余应力、剪应力传递不均匀等缺陷,进行了有机聚合物非金属剪力键代替传统金属剪力键的研究.采用推出试验方法,设计、制作并测试了8组试件(共24个试件),在考虑有机聚合物剪力键的粘结厚度、弹性模量及界面处理工艺等影响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类剪力键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同时,提出了预测界面极限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聚合物与混凝土共同被剪坏是主要的破坏形式;非金属剪力键界面极限剪应力分布在1.10~2.47 MPa之间,非金属剪力键与金属剪力键具有同等能力的界面抗剪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纳米PEG/Fe3 O4磁流体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为载液,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磁性粒子制备与表面活性剂包裹同时进行的方法,制备了纳米PEG/Fe3O4磁流体,并且分析了PEG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PEG浓度是影响产物形貌和粒径的重要因素,改变PEG浓度,可制得球状和棒状产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层的Fe3O4与外层的PEG之间存在物理吸附作用和氢键键合。  相似文献   

17.
理论研究了在CO A^1 П(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П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高职港航(3+2)专业学生接本、考研问题,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及实践,提出了学生结合日常教学参与教师科研的"科教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近几年高职港航(3+2)专业学生本科入学与研究生考取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科教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培养创新型思维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接本科和考取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界面连接方式及界面抗剪计算方法,对FRP小型材和钢螺栓2种剪力键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对1根纯FRP梁、2根剪力键为FRP小工字梁、3根剪力键为钢螺栓的组合梁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对比不同梁的承载力、破坏模式、刚度等.研究了不同连接形式及连接程度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推导了界面纵向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钢螺栓剪力键传递界面剪力的效率和极限承载力较FRP小工字梁剪力键高.  相似文献   

20.
汽车气压制动系统动态分析键图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键图理论,研究了汽车制动系统键图模拟的动态仿真过程,建立了双腔制动阀、管路、气室、紧急继动阀、半挂汽车的键图模型。与传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表明,键图模型变量少,模型直观,元件增减方便,能有效描述汽车气压制动系统各元件制动力的传递关系与控制信号的流向及因果关系,真实反映汽车的制动特性,为制动系统的动态仿真及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