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首先以1,2-二胺氧乙烷与2-羟基-5-溴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alamo型双肟配体H_2L.在室温下,用该配体(H_2L)与Cu(OAc)_2·H_2O在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即:[Cu_2(L)_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两个Cu(Ⅱ)原子和两个完全去质子的配体(L)~(2-)单元,其中Cu1和Cu2原子分别形成了一种扭曲的4配位平面四边形(Cu1)和5配位四方锥(Cu2)几何构型.在320 nm的激发波长下对Cu(Ⅱ)配合物的荧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Cu(Ⅱ)离子后,该配合物发生荧光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2.
Ni(Ⅱ)离子对Salamo型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或淬灭等效应与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有关.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首先制备了一种新的非对称Salamo类配体H_2L(H_2L=5-甲氧基-5'-(N,N-二乙胺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其次培养出了其Ni(Ⅱ)配合物单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其结构为[Ni_3(L)_2(OAc)_2(H_2O)_2],并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对配体及其同三核Ni(Ⅱ)配合物进行了有关结构与性质表征.研究表明:配体H2L的亚胺基氮原子、酚羟基氧原子与Ni(Ⅱ)离子有较强的配位作用,其荧光增强或淬灭机理为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相似文献   

3.
结构新颖的Salamo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在配位化学、结构化学、立体化学以及光谱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结构及性能更加优良的配合物,以期为后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制备出一种新的双Salamo型四肟配体H_4L,然后利用该配体与Zn(OAc)_2·2H_2O在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培养出了一个Zn(Ⅱ)配合物的单晶体:[Zn_3L(AcO)_2(EtOH)][Zn_3L(AcO)_2(H_2O)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配合物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均由一个完全去质子化的(L)~(4-)单元、三个Zn(Ⅱ)原子、两个桥联的醋酸根离子,以及参与配位的溶剂分子(水和乙醇)构成.该配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超分子结构.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表明配体H_4L转变成Zn(Ⅱ)配合物后结构更加稳定.在激发波长412 nm下,分别对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做了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形成配合物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在混合有机溶剂中,通过双隔室多齿Salen型配体(H2L)与乙酸钴(Ⅱ)自组装反应,成功培养了一个新颖的双核八面体钴(Ⅲ)-Salen配合物单晶,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诸、ESI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充分表征了配合物结构为[Co2(L)3]·3EtOH.结果表明,配体上甲氧取代基的引入导致形成的钴(Ⅲ)...  相似文献   

5.
苦味酸钇能与对苯二胺缩双(吡啶-2-甲醛)(L) 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形成稳定的2∶2型(Y∶L)、含6个水分子的非溶剂合绿色粉末状固体配合物,属1∶2型电解质,钇离子除与两个配体上的四个N原子配位外,还可能与一个水分子和两个以螯合双齿形式存在的苦味酸根发生了配位;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Y2L2(Pic)4(H2O)2](Pic)2·4H2O.  相似文献   

6.
在水合硝酸铈(IV)的存在下,2,2′(-亚乙二氧基)双苯甲醛与二亚乙基三胺在乙醇介质中形成了配合物Ce(NO3)4L*5H2O(L是相应的席夫碱大环),且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TG-DTA分析等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铈(IV)可作为17元席夫碱大环的有效模板.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建议为[Ce(H2O)2(NO3)2L]NO3*3H2O.  相似文献   

7.
镓(Ⅲ)三元荧光熄灭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镓(III)-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的荧光熄灭体系,建立了微量镓的荧光分析法.实验考察了酸度、试剂用量、表面活性剂、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体系荧光熄灭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镓(III)∶4,5-二溴苯基荧光酮为1∶2.当镓浓度在0~1.72×10-6mol/L内时,体系荧光强度与镓量呈线性关系,提出了提高方法选择性的途径,测定了粘土矿中镓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124)存在条件下钼(V)与硫氰酸根和灿烂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染料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性,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共振瑞利散射强度与钼(V)浓度之间的关系.在酸性条件和PVA-124存在下,钼(V)的配阴离子[Mo(SCN)5]2-与BCB形成离子缔合物[BCB]2[Mo(SCN)5],其RRS显著增强.基于RRS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钢铁中痕量钼(V)的新方法.Mo5 的浓度在0~1.2 μg/25 mL范围内与分析信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检出限为1.7 μg/L.方法应用于钢铁中痕量钼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5,10-双[三异丙基硅乙炔基]二噻并[2,3-d∶2′,3′-d′]苯并[1,2-b∶4,5-b′]二噻吩作给电子单元、苯并三氮唑(BTz)/异靛蓝(ID)作缺电子单元,合成两个D-A型交替共聚物:PDTBDT-TIPS-BTz和PDTBDT-TIPS-ID,并对其热稳定性、吸收特性、能级、分子构型和光伏性能进行了研究.一方面,TIPS侧基的引入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HOMO能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另一方面,强缺电子单元ID引入到D-A交替共聚物主链,明显降低带隙、拓宽了吸光范围.太阳能电池器件测试结果显示:PDTBDT-TIPS-ID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2.92%,是PDTBDT-TIPS-BTz的1.77倍,这些提高主要得益于窄带隙材料能够更好地吸收太阳光.  相似文献   

10.
髓核内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椎间盘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髓核内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椎间盘基质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L5-6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移植组Ⅰ、细胞移植组Ⅱ(BMP2转基因组)。髓核内注射后1、3、6月时间点,用Ⅰ、Ⅱ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胶原表型的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6月时间点,细胞移植组髓核有较多的细胞,蛋白多糖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髓核兰染增加,免疫组化显示Ⅰ型胶原实验各组未见明显差异,Ⅱ型胶原细胞移植组有较强的红染颗粒沉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在细胞移植组,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mRNA增加,而Ⅰ型胶原mRNA则无改变。与细胞移植组Ⅰ比较,细胞移植组Ⅱ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增加。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髓核中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复合BMP2转基因有"分子增强效应",提示基于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策略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潜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了在COA1Ⅱ(v=0)-e3∑-(v=1)体系和He,Ne和Ar碰撞诱导转动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项异性相互作用势,在原子-双原子分子体系,给出了Ⅱ态双原子分子的碰撞量子干涉角.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含有镧系离子Gd的双金属4f-3d型普鲁士兰类氰基桥联配合物[Gd(DMF)4(H2O)4Fe(CN)6]Cl-。用X射线衍射单晶分析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为单斜晶系,属于P21/n晶群,晶胞参数为a=17.617(2)"A,b=8.8683(12)"A,c=19.822(3)"A,β=96.130(2),°晶胞数为Z=4。变温磁化率和磁化曲线显示配合物为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内皮素-1(ET-1)对小梁细胞收缩状态调节的作用方式,以求探索新的有效而不良反应小的抗青光眼药物。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的方法获得三代牛眼小梁细胞,Fulo-3/AM负载后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动态扫描不同浓度ET-1作用后胞内荧光强度变化,得出[Ca2+]i值。结果10-9、10-8、10-7mol/L ET-1可使小梁细胞[Ca2+]i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其中10-8mol/L的ET-1可使小梁细胞[Ca2+]i由327.5±24.57升高至373.60±40.18(n=8,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ET-1可通过收缩小梁网而致眼内压升高;其受体阻滞剂或转换酶抑制剂可能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Al3+、Zn2+及Li+金属离子为中心,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合成了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Alq3,Znq2和Liq,对合成的3种配合物进行了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吸收光谱测试,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促进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分泌胶原及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F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分别观察不同浓度UⅡ作用下,CFs中磷酸化ERK1/2细胞灰度和CFs培养上清中胶原含量的变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de(Che)、ERK1/2抑制剂PD98059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cyclosporin A(CsA)各自对UⅡ诱导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1×10-10、1×10-9、1×10-8mol/L UⅡ作用下,CFs培养上清中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CFs中磷酸化ERK1/2细胞灰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在1×10-7mol/L UⅡ作用下,上述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6mol/L Che+1×10-8mol/L UⅡ组、1×10-5mol/L PD98059+1×10-8mol/L UⅡ组和5μg/mLCsA+1×10-8mol/L UⅡ组的胶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低于1×10-8mol/L UⅡ组(P<0.05)。1×10-6mol/L Che+1×10-8mol/L UⅡ组、1×10-5mol/L PD98059+1×10-8mol/L UⅡ组和5μg/mL CsA+1×10-8mol/L UⅡ组的p-ERK1/2的灰度低于对照组(P<0.01);1×10-6mol/L Che+1×10-8mol/L UⅡ组和5μg/mL CsA+1×10-8mol/LUⅡ组的p-ERK1/2的灰度高于1×10-8mol/L UⅡ组(P<0.01),而1×10-5mol/L PD98059+1×10-8mol/L UⅡ组与之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Ⅱ具有促进CFs分泌胶原及增殖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PKC/MAPK/CaN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和可能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取3~5代细胞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UⅡ(10-10~10~(-7) mol/L)孵育1~24h,观察UⅡ促进TNF-α分泌的浓度、时间曲线。在培养的细胞中加入不同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处理30min后,加入UⅡ(10~(-7) mol/L)共孵育6h。提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NF-α分泌水平。结果 !U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中TNF-α分泌,10~(-7) mol/L、6h达高峰(P<0.01)。(2)UⅡ促进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能被UⅡ受体阻断剂SB710411(10~(-7) 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H7(10~(-5) mol/L)、ERK1/2抑制剂PD980959(10~(-5) mol/L)所抑制(P <0.01)。结论 UⅡ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TNF-α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UⅡ受体、蛋白激酶C和ERK1/2等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Losartan 30 ng/(kg.d)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腹腔注射),每周测定鼠尾血压,共6周。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FQ-PCR)观察心肌中AT1和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中的AngⅡ质量浓度在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Ouabain组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心肌中AT1mRNA与AT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外周长期、慢性给予Ouabain后可持续升高SD大鼠的血压,并使RAS系统激活,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给予Ouabain激活AT1受体的同时,AT2活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eak)来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胸需插DLT的手术患者76例,分别用听诊法、监测PETCO2、Ppeak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DLT的位置.结果 平卧位听诊肺隔离满意后,PETO2监测30.3%肺隔离不全,FOB复查42.1%位置不当.侧卧位后听诊发现13例DLT位置发生变化,调整导管位置后PETCO2监测15例(19.7%)肺隔离不全,FOB复查移位24例(31.6%).双肺通气(TLV)时听诊法与FOB复查后PETCO2值比较变化不明显(P>O.05),单肺通气(OLV)时FOB复查后明显降低(P<O.05).OLV时Ppeak均较TLV时明显增高(P<O.05),FOB复查后Ppeak均较听诊法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水杨醛乙二胺(L)配体,用该配体与稀土(Ⅲ)为中心离子合成了5种新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配体、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心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发现,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曾有人发现,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促进离体心房组织核酸的蛋白质合成。但有关AngⅡ、AngⅠ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巯甲丙脯酸)对心室肌细胞的直接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最近,我们采用同位素(~3H-TdR和~(14)C-UR)双标记测量和单个心肌细胞平均蛋白含量测定法证实,AngⅡ(5×10~(11)mol/L和AngⅠ(3×10~(-9)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