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新颖的Salamo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在配位化学、结构化学、立体化学以及光谱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结构及性能更加优良的配合物,以期为后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制备出一种新的双Salamo型四肟配体H_4L,然后利用该配体与Zn(OAc)_2·2H_2O在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培养出了一个Zn(Ⅱ)配合物的单晶体:[Zn_3L(AcO)_2(EtOH)][Zn_3L(AcO)_2(H_2O)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配合物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均由一个完全去质子化的(L)~(4-)单元、三个Zn(Ⅱ)原子、两个桥联的醋酸根离子,以及参与配位的溶剂分子(水和乙醇)构成.该配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超分子结构.通过Hirshfeld表面分析和DFT理论计算,表明配体H_4L转变成Zn(Ⅱ)配合物后结构更加稳定.在激发波长412 nm下,分别对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做了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形成配合物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水合硝酸铈(IV)的存在下,2,2′(-亚乙二氧基)双苯甲醛与二亚乙基三胺在乙醇介质中形成了配合物Ce(NO3)4L*5H2O(L是相应的席夫碱大环),且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TG-DTA分析等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铈(IV)可作为17元席夫碱大环的有效模板.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建议为[Ce(H2O)2(NO3)2L]NO3*3H2O.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1,2-二胺氧乙烷与2-羟基-5-溴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alamo型双肟配体H_2L.在室温下,用该配体(H_2L)与Cu(OAc)_2·H_2O在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即:[Cu_2(L)_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两个Cu(Ⅱ)原子和两个完全去质子的配体(L)~(2-)单元,其中Cu1和Cu2原子分别形成了一种扭曲的4配位平面四边形(Cu1)和5配位四方锥(Cu2)几何构型.在320 nm的激发波长下对Cu(Ⅱ)配合物的荧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Cu(Ⅱ)离子后,该配合物发生荧光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个新的Salamo型双肟配体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萘酚(H_2L)及其三核钴(Ⅱ)配合物[Co_3(L)_2Cl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钴(Ⅱ)配合物中,Co1形成了五配位的扭曲四方锥构型;Co2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和三维的超分子结构.Hirshfeld表面分析证明了分子内短程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贡献.钴(Ⅱ)原子配位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所减弱.实验数据有助于进一步开展Salamo型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Ni(Ⅱ)离子对Salamo型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或淬灭等效应与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有关.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首先制备了一种新的非对称Salamo类配体H_2L(H_2L=5-甲氧基-5'-(N,N-二乙胺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其次培养出了其Ni(Ⅱ)配合物单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其结构为[Ni_3(L)_2(OAc)_2(H_2O)_2],并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对配体及其同三核Ni(Ⅱ)配合物进行了有关结构与性质表征.研究表明:配体H2L的亚胺基氮原子、酚羟基氧原子与Ni(Ⅱ)离子有较强的配位作用,其荧光增强或淬灭机理为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相似文献   

6.
在混合有机溶剂中,通过双隔室多齿Salen型配体(H2L)与乙酸钴(Ⅱ)自组装反应,成功培养了一个新颖的双核八面体钴(Ⅲ)-Salen配合物单晶,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诸、ESI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充分表征了配合物结构为[Co2(L)3]·3EtOH.结果表明,配体上甲氧取代基的引入导致形成的钴(Ⅲ)...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建立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型检测方法。方法应用PCR扩增实验室保存的443株肠道细菌(310株非O157∶H7大肠埃希菌、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89株志贺菌和9株沙门菌)的CRISPR1和CRISPR2,并将PCR产物测序;提取CRISPR database数据库中(标准法)100株肠道细菌(47株非O157∶H7大肠埃希菌、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9株志贺菌和39株沙门菌)的CRISPR1和CRISPR2序列。使用CRISPR Finder在线软件分析PCR产物测序序列和CRISPR database数据库的CRISPR序列。Clustal X软件进行间隔序列比对。比较标准法和PCR扩增CRISPR两种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一致性。结果共分析543株肠道细菌,其中75.6%的非O157∶H7大肠埃希菌、75.5%志贺菌、91.7%沙门菌和95%O157∶H7大肠埃希菌含有CRISPR1,其间隔序列数目为3~26、2~9、2~32、3。57.1%的非O157∶H7大肠埃希菌、77.6%志贺菌、85.4%沙门菌和100%O157∶H7大肠埃希菌含有CRISPR2,其间隔序列数目为1~20、1~6、2~27、1或4个。95%的O157∶H7大肠埃希菌的CRISPR1和90%CRISPR2分别含有3条独特间隔序列(S1-1,S1-2,S1-3)和1条独特间隔序列(S2-1)。间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1-1+S1-2+S1-3和S2-1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的特异性分别是100%和99.6%。标准法检测和PCR扩增CRISPR1和CRISPR2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一致性分别达99.6%和99.3%。基于CRISP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模拟样品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原样品大肠埃希菌O157∶H7浓度约2.3CFU/mL时,经12h增菌后即能检测出来。大肠埃希菌O157∶H7聚类分析显示,40株O157∶H7大肠埃希菌可分为3类。结论基于CRISPR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监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和高毒株大肠埃希菌O157∶H7有价值的流行病学工具。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有镧系离子Gd的双金属4f-3d型普鲁士兰类氰基桥联配合物[Gd(DMF)4(H2O)4Fe(CN)6]Cl-。用X射线衍射单晶分析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为单斜晶系,属于P21/n晶群,晶胞参数为a=17.617(2)"A,b=8.8683(12)"A,c=19.822(3)"A,β=96.130(2),°晶胞数为Z=4。变温磁化率和磁化曲线显示配合物为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水杨醛乙二胺(L)配体,用该配体与稀土(Ⅲ)为中心离子合成了5种新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配位滴定、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配体、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UV/H2O2降解水中2,4-二氯酚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UV/H2O2光氧化反应器,以2,4-二氯酚为指代物,研究了不同2,4-二氯酚起始浓度、H2O2浓度、pH值及温度对2,4-二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H2O2是对2,4-二氯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75min内2,4-二氯酚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稀土硝酸盐为原料,使用NH3·H2O-NH4HCO3 混合沉淀剂,以反滴化学共沉淀方式和两步煅烧法合成双掺稀土钇铝石榴石(Y3-x-yCexReyAl5O12)荧光粉.粒径分析表明该荧光粉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00 nm.比较其与商品化的弘大01002荧光粉器件的光学特性,发现两者的最大发光波长均为482 nm,但前者的发光强度比后者提高了10%,与此同时,前者的色温比后者降低了20%,达到3 000 K.老化实验显示该荧光粉72 h后的流明衰减率不超过10%.这些都充分表明该荧光粉可作为高效的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载玻片上制备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薄膜,并以此薄膜作为基体电极,在浓度为0.50mol/L的H2SO4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制备了TiO2-磷钨酸修饰电极,用SEM分析了不同薄膜的结构,并对其电阻率,电化学行为与光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H3PW12O40复合膜的最优化合成条件为:5.0×10-3mol/L磷钨酸(H3PW12O40)+5.0×10-3mol/L吡咯(PY)+0.5mol/L H2SO4的混合溶液中于1.4V恒电压下电沉积60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以及17β-雌二醇(βE2)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进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待细胞培养4-5 d,经不同因素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FACS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200μmol/L的H2O2能有效诱导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低浓度的H2O2不能诱导细胞凋亡,但高浓度的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导致了正常细胞比率的锐减;10μmol/L的βE2能有效对抗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低浓度的βE2对细胞未表现出保护作用,高浓度的βE2对细胞反而表现出毒性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βE2在一定范围内能对抗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表现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外源H2O2和IBA处理对黄瓜幼苗外植体不定根发生过程中0~48 h时间段内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EC1.11.1.7)、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apoplastic peroxidase,EC1.11. 1.11)、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C1.11.1.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定根形成的诱导与起始阶段,POD和APX活性变化完全一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CAT活性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SOD活性变化呈对数曲线.H2O2处理显著降低了不定根诱导阶段和起始阶段POD与APX活性,显著降低了诱导阶段CAT和SOD活性;IBA处理对诱导阶段POD和APX活性影响不显著,却显著升高了起始阶段POD和APX活性,对CAT和SOD活性的影响与H2O2处理基本相同.H2O2对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机理可能与IBA相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导电载玻片上制备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薄膜,并以此薄膜作为基体电极,在浓度为0.50 mol/L的H2SO4溶液中用恒电位法制备了TiO2-磷钨酸修饰电极,用SEM分析了不同薄膜的结构,并对其电阻率,电化学行为与光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H3PW12O40复合膜的最优化合成条件为:5.0×10-3mol/L磷钨酸(H3PW12O40)+5.0×10-3mol/L吡咯(PY)+0.5 mol/LH2SO4的混合溶液中于1.4 V恒电压下电沉积60 m in.  相似文献   

16.
以合成的Fe PO4·2H2O为铁源和磷源,Li OH·H2O为锂源,柠檬酸﹑草酸为还原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Li Fe PO4正极材料.研究喷嘴内径﹑固含量﹑溶解时间﹑进风温度﹑蠕动泵转速对Li Fe PO4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在喷嘴内径为=0.5 mm,固含量为5%,完全溶解,进风温度160℃,蠕动泵转速750 m L/h时喷雾干燥法合成的Li Fe PO4晶型完整,颗粒均匀.  相似文献   

17.
镓(Ⅲ)三元荧光熄灭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镓(III)-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的荧光熄灭体系,建立了微量镓的荧光分析法.实验考察了酸度、试剂用量、表面活性剂、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体系荧光熄灭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镓(III)∶4,5-二溴苯基荧光酮为1∶2.当镓浓度在0~1.72×10-6mol/L内时,体系荧光强度与镓量呈线性关系,提出了提高方法选择性的途径,测定了粘土矿中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燃烧法相结合成功的制备了Y2O3:Eu/PVP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纤维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中Y2O3:Eu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分布变得不均匀;未嵌入PVP母体纤维内部、分散在纤维表面的Y2O3:Eu的纳米粒子逐渐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在Y2O3:Eu含量较低(例如,Y2O3:Eu/PVP=0.05%)的Y2O3:Eu/PVP复合纤维样品中,纤维表面没有独立的Y2O3:Eu纳米粒子存在.将Y2O3:Eu含量为0.05%的Y2O3:Eu/PVP纤维进行煅烧处理后,得到Y2O3:Eu纳米粒子的一维排列图案,证实此纤维样品中的Y2O3:Eu纳米粒子完全嵌入PVP纤维母体内部.另外,Y2O3:Eu/PVP复合纳米纤维与Y2O3:Eu纳米粒子的发光性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中的Y2O3:Eu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与PVP母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使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考察硫酸亚铁用量、pH值、H2O2用量、超声波的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含铬废水铬去除率以及铁氧体磁性的影响,设计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亚铁用量的增加,Cr6 的去除率增大,最佳pH为9.0,当Fe2 :Cr6 =6∶1(mol∶mol)、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分别是30 min和50 W/cm2时,去除率高达到99.9%以上,H2O2用量为1.0~2.0 mL,铁氧体的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聚乙烯醇负载Keggin结构杂多酸光催化降解水中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自组装法制备聚乙烯醇负载Keggin结构的H3PW12O40和H4SiW12O40复合物膜并对水中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对复合物的结构及光色性质进行表征,讨论了复合物膜的组成、用量、光照时间与TOC及苯酚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以PW12/SiW12/聚乙烯醇制成的复合物膜,其组成为1:2(质量比)、用量为5g/L,光照2h,10mg/L水中苯酚去除率可达到50%左右,TOC去除率可达到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