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梁的抗震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桥梁的抗震设计,包括整体和构造上的抗震设计,这就依赖于工程师对桥梁抗震规范的理解和规范的完善性。论文从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准则、支座抗震设计等方面对各国桥梁抗震规范进行比较,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地震区的桥梁结构要进行抗震设计,所以地震发生后桥梁的破坏情况与抗震标准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国外一些先进国家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标准和设计方法,结合汶川地震桥梁的破坏情况,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等级和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所有国家的标准或规范都采用多个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多个抗震等级。对于不同抗震等级的桥梁,各国抗震考虑的方法是不同的,我国规范和美国规范采用不同的重要性系数同时考虑延性的影响,欧洲规范、新西兰规范只考虑重要性不考虑延性的影响,日本规范只考虑延性;在地震计算方法,各国采用的反应谱的形状相似,在考虑场地类别、强度折减及近场效应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液化场地桩基抗震设计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桩基震害情况,主要归纳总结和比较国内外规范中液化场地桩基抗震设计方法。针对各国规范特点提出液化场地桩基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简述可以采用的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   

4.
重力式桥台作为特殊的支挡结构,在地震区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欧洲重力式桥台的抗震设计与国内规范不同,它是基于位移理论的挡土墙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中欧重力式桥台抗震设计,比较在两种规范下地震土压力和桥台自身水平力计算上的差异,通过实例评价了欧洲和中国两种标准下重力式桥台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欧标基于位移理论的重力式桥台地震作用值远高于我国抗震规范的计算值,欧标设计过于保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力式桥台在地震区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群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结合一座连续梁桥分别采用中日规范进行抗震分析与比较。中国规范要求桩基在地震中保持弹性工作状态,而日本规范允许桩基在特殊情况下塑性屈服;中国规范对群桩基础仅进行强度指标验算,而日本规范对强度、位移或转角进行验算;中日规范的群桩基础抗震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实例计算表明:对于桥墩的地震需求,"日本规范"明显比"中国规范"大;但对于群桩基础的地震需求,当桥墩屈服后,基本一致;基础的转角不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一座桥面连续简支梁桥为例,分别根据JTG/T13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简称《08细则》)和JTJ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简称(89规范》)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和抗震构造措施要求进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抗震性能和墩柱配筋构造满足《89规范》的要求。(08细则》中E1地震作用响应与(89规范》基本一致,但墩柱配筋构造不满足《08细则》要求;在E2地震作用下墩柱进入塑性阶段.其塑性铰转动能力、能力保护构件均不满足要求。可见,《08细则》引入的能力保护设计原则、延性构造细节和抗震措施能够确保大桥遭遇地震时满足设防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简支体系桥梁的震害及抗震设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中简支桥梁震害的调查,对简支桥梁震害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对比中外桥梁抗震规范,阐述中国现行桥梁抗震规范的不足,介绍采用减隔震技术的简支体系桥梁在震害中的表现,对地震区简支桥梁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川  耿萍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2):15-25
首先分析了各国盾构隧道抗震计算的现状,总结了常用的盾构隧道抗震计算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盾构隧道抗震分析方法方面笔者带领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取得的部分进展,主要有:在盾构隧道横向抗震计算中提出修正静力法,解决了静力法的计算合理性问题;提出考虑环间接头非线性刚度的纵向迭代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了纵向广义反应位移法的适用性,以期解决大型复杂结构在非均匀地层中的高精度计算问题;并介绍了上述研究进展在中国相关抗震规范中的采纳应用情况。最后对隧道实用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展望:在管片结构劣化对盾构隧道抗震的影响、拟静力计算方法如何考虑地层非线性、近场地震动对隧道的影响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等新的桥梁抗震规范相继颁布,一般桥梁的抗震设计与以前又有何不同呢?以天津地区桥梁抗震计算分析为例,对新旧规范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不同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天津地区一般桥梁E1阶段抗震设计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抗震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速公路上的1座连续刚构桥(90m+2×160m+90m)为例,参考新实施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国外相关规范,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抗震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的整个过程进行论述,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是主跨780 m的连续钢箱梁双塔斜拉桥,场地地震基本烈度高达Ⅶ度,其抗震设计非常复杂,且无规范可循,为此开展专门研究.以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为指导,从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输入、动力有限元建模、抗震性能评价、抗震构造措施检查等方面,对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抗震性能研究进行介绍,为类似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富成  黄裕梅 《公路》1989,(9):11-16
前言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定,最早是在1964年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的道路建筑物一章中出现的。该规范虽未正式颁发,但对当时的公路工程设计及以后规范编制起了积极作用。1966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70年代初交通部组织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编制工作,并于1977年由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试行)。根据抗震技术的发展和现行规范使用中发现的问题,1985年交通部安排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修订现行规范。1985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规范修订协作会议,确定了由交通部公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目前抗震规范无法满足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的问题,以唐山曹妃甸工业区1#桥工程为背景,阐述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及性能目标,按照基于结构性能和构件能力保护思想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地震动参数和全桥的抗震性能研究,解决了强震区大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的技术难题,为今后类似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汶川地震桥梁的破坏情况,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规范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于能力设计,我国规范、美国Caltrans规范采用的超强系数相同,欧洲规范采用的值较大且考虑了轴压比的影响。在延性要求、强度和变形验算方面,各规范的规定差别很大,考虑到过大的残余变形修复比较困难,日本规范规定了震后要求的最大残余变形。在钢筋构造方面,美国规范对纵向和横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比较简单,我国、欧洲和新西兰规范的规定考虑了轴压比的影响,欧洲规范和新西兰规范还对纵向钢筋不被压屈提出了要求。在其他抗震措施方面,各规范的规定也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对基本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钢结构桥梁被更为广泛应用。但我国公路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对钢桥墩应采用的抗震构造细节设计并未规定。为了使钢桥墩在高烈度区更为安全的应用,总结过去钢桥墩发生的震害现象并分析破坏机理。对世界上主流的抗震规范中关于钢桥墩抗震构造措施的规定进行比较,得出日本抗震规范较为全面的包含了钢桥墩应采用的抗震构造措施规定。以其为依据,举例说明其在国内一在建城市高架桥梁钢桥墩抗震设计上的具体应用细节,为今后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旧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实桥计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桥梁抗震性能,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的加固抗震设计为例,对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中各项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用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进行抗震计算结果出入较大.08抗震细则采用了两水准、两阶段设计,由单一的强度抗震设计修改为强度和变形双重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修订了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分量组合、设计地震动时程等有关规定,取消了89规范中概念模糊的综合影响系数,引入了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设计思想,从设计思想上比89规范考虑的更为全面、细致和安全,但参数取值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绥江金沙江大桥主桥为一孔150m的空腹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由于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技术比较落后,故参考在编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国外相关规范,对绥江金沙江大桥进行抗震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可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日本公路桥梁抗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及其目前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和要点,并结合云南蒙自~新街高速公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常规T形连续梁桥,采用日本的公路桥梁抗震规范进行了计算,并与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规范89版、2008年细则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市某跨河桥为工程背景,以现行规范为基础,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模型,结合反应谱法对该桥桥墩进行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通过桥梁抗震验算可知,满足抗震设防目标,满足规范要求,其方法可为同类桥梁抗震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加强路基工程抗震设计是确保雅万高铁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方面。通过文献调研、对比规范、振动台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路基工程震害包括路基面变形或开裂、路基失稳、支挡结构变形或失效、崩塌、落石、滑坡;挡土墙和墙后填土均存在动力放大效应,土压力静分量数值和分布均较接近于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值,地震土压力实测值大于M-O法理论值;墙高大于4 m时可能产生共振;不同规范抗震设计参数不同,雅万高铁路基抗震设计采用规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岩土参数取值时宜适当增加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