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大广高速公路沙圪塔互通设计为依托,就互通立交多方案比选及新理念在互通立交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今后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互通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序关系-云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先分析互通立交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规范,提出互通立交评价指标和分级体系,然后结合序关系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确定各二级指标的确定度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评价等级;以长沙市云栖路沿线区域互通为例开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可为互通优化方案对比、互通改造措施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互通立交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智生 《公路》2005,(12):80-85
互通式立交是干线公路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高速公路重要构造物之一,正确把握互通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择互通立交方案.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保证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降低公路工程投资.节约土地.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互通立交设计在对互通立交规模的理解、方案选择和技术指标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通过总结近5年在初步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互通立交设计普谝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砦新的观点.与设计行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针对互通立交路段广告牌易对驾驶员横向、纵向操控稳定性、视认特性造成影响,进而提高行车风险的问题,现研究了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对互通立交路段车辆行驶特性和驾驶员视认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互通立交路段的广告牌合理设置方案,降低广告牌对车辆行驶的不利影响。基于常用广告牌设置参数,通过SCANeR驾驶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车辆运行速度、横向偏移量、方向盘转角、注视频率、扫视频率等指标,对广告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通过各指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各广告牌设置参数对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今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广告牌设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鉴于城市道路交通流的特殊性,城市互通改造往往比较困难,受控因素多,以九洲高架互通立交的改造方案为例,通过现状分析,梳理控制因素并拟定可行方案.从线形指标、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实施难度等方面对城市互通立交的改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城市互通立交方案除考虑交通流量,线形指标等,往往受道路交叉区域的用地条件、相关规划、建筑物拆迁,以及地下工程等条件的限制,故其设计较公路互通立交相对复杂.该文以郎溪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分析影响城市互通立交方案布设的各种因素,从中总结出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特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互通立交选型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也关系到远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它是一个多指标综合决策的结果。三津立交桥为南宁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本文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限制要素,阐述了该立交设计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三种立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立交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例,可以为城市立交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域由于交通流相互交织、车辆加减速换道等原因,驾驶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以及操控力,操作难度较大,该区域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和形式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我国以往针对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的效用评价往往采用定性化主观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反映指路标志对于互通立交区域车辆驾驶人驾驶行为与交通流的综合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构建综合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评价指标、交通流宏观评价指标的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效用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模型的基本形式。并对基本形式进行了目标分解。在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评价指标方面,选取了反应时间、心率变异率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以及各自影响权重;在交通流宏观评价指标方面,选取了速度变化率、车道保持能力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同样的,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以及各自影响权重。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目标函数评价指标的相关约束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效用定量化评价方法,并选取某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车道车流交织区的标志布设方案,开展驾驶模拟实验,应用本模型对两组设计方案的标志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山区河谷地带修筑高速公路存在路线走廊带狭窄,地形横坡陡峻、地质病害较多、路线主线及互通立交平纵线形指标相对采用低值、存在高填深挖等特殊工点、桥隧构造物多等特点,山区河谷地带互通立交选址、选型、投资控制等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沿赤水河走廊带互通立交设计相关实例,进行山区河谷地带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秋燕  符锌砂 《中外公路》2011,31(2):268-272
基于对一般互通式立交安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性,将影响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拟定了与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相应的不同单指标安全等级的界限,通过层级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对安全等级进行三级综合评判,通过对影响因素评判结果的线性加权求和来评定复合...  相似文献   

11.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4种生态声屏障方案形式及它们的优缺点,对它们的降噪、费用、占地、环境4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用权数法评选出它们之间的最佳方案,该方案在衡枣高速公路得到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网络与区域发展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目标分解分别建立公路网络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供给与需求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义综合评价函数、协调度、协调变化趋势指数等协调发展动态评价模型,并对协调程度的综合判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志刚  李金峰 《隧道建设》2019,39(2):189-196
水下隧道属于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的系统工程,建设期风险事件频发,应引入适应于水下隧道工程特点的先进风险管理方式。港珠澳大桥首次将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HSE)风险管理手段应用到海底隧道建设过程,针对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HSE方面的风险源及风险事件,确定出HSE风险评价中采用LEC法的评分指标,对工程建设期的HSE类危险源进行分类识别与评价,结合量化的HSE风险管理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3级以上风险进行整改完善,并针对工程中具有显著高风险的中华白海豚保护与异常极端天气作业的2项2级重大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HSE风险管理在港珠澳海底隧道长达7年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风险管控与指导作用,有效规避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类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管理方式与措施均可为同类工程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可  王少飞 《公路》2007,(5):106-110
针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从物理性能、经济性和产品服务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起来评价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方案的方法。该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各方案的评判值;再结合加权综合算法,得到各方案的最终评判值,从而依据分值的大小确定系统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亢磊磊 《隧道建设》2018,38(7):1158-1163
为克服地铁车站火灾安全指标动态性变化、耦合性作用等特征导致管理人员难以借助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车站安全做出科学且具有延展性评价的难题,提出构建基于C-OWA算子和BP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模型。首先,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并考虑人员疏散因素,构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C-OWA算子对专家决策数据重新集结处理,削弱个别极值对权重的影响,提高赋权的科学性; 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连续自适应学习和反馈能力模拟指标复杂的耦合关系。将该模型运用在郑州地铁2号线紫荆山车站的火灾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该车站火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常发性拥堵引发的城市噪音、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等现状,使路网具备抵抗短时激增车流的能力,将宏观基本图与性能时序图相结合对局部路网韧性进行量化。针对韧性属性,提出了鲁棒性指数、损失面积比、恢复快速性、流量峰值差和临界密度差5个评价指标,反映路网在性能下降、稳定和恢复阶段的韧性特性。引入Kendall法检验各赋权法的一致性,并基于CRITIC的多属性决策获得最优权重,提出了组合赋权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城市局部路网韧性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李克特量表法对综合韧性得分进行分级。以长沙市局部路网为例,设计韧性改善方案,针对常发性拥堵路段上的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通过VISSIM仿真并计算得到各方案的韧性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方案8,10和16能有效吸收短时激增车流并与路网状态相适应,所有方案中方案14的韧性得分最高。局部路网综合韧性得分具有随着优化路段数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线性递增。信号配时优化改变了路网韧性属性,并降低了部分路段对城市局部路网韧性的负面影响。不同评价方法下的韧性得分排名存在部分差异,流量峰值差与脆弱性指数的评价排名更接近,损失面积比与韧性损失值的评价排名更接近。所提出的指标不局限于单一韧性属性,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干扰下路网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建立海底管线隧道运营检测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建立运营检测体系须考虑海底隧道的结构安全、水文地质环境特点、运营条件和使用工况以及管线要求等因素,认为检测体系应分成日常检查、定期检测、特别检测和专项检测4类,并给出了检测频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和各分项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深圳前湾隧道为例,采用上述检测体系对隧道进行了定期检测,并摘录了部分检测结果。结论表明,文中给出的检测内容和评定标准能够客观反映海底管线隧道的安全性能及工况状态,采用文中提出的检测方法可准确获得上述指标,从而为隧道病害整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高效的公交与地铁接驳,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出行一体化程度和轨道交通的辐射能力.为量化评价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效率,综合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建立了初始评价指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接驳效用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接驳效用核心评价指标,建立了涵盖公交线路设置条件、运营条件、接驳条件、客流规模和网络通达性5个方面的多模...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method to establish a decision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mall window motors using sound quality (SQ) metrics is suggested. Although the sound level radiated from the motor is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to other sounds in a car, the sound from an abnormal motor gives an uncomfortable feeling and the impression of abnormal operation, which can lead to customer complaints. To construct an objective decision criter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Q metrics and the subjective decision on the passing or failure of the motor were investigated. Four representative SQ metrics, viz., loudness, sharpness, roughness, and fluctuation strength,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collected sample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oudness and roughness of the motor sample group classified as abnormal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motors. For a single figure rating for motor quality, an evaluation index for the motor sound was generated by combining the correlated SQ metrics with proper weightings. Evaluation results on the specimens that were not employed in generating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howed a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subjective test at 73%. The suggested quality check method can replace the current subjective decision procedure to identify the faulty mo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