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船舶机舱监测报警通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现场总线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结构特点以及在机舱中应用的优势,详细介绍了监测报警参数,冗余设计方案,网络拓扑结构及主要功能。采用双CAN现场总线冗余设计技术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集中体现了当前机舱监控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成船舶机舱内各设施大量动态参数的采集与处理,提出基于CAN现场总线的组态技术的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系统的硬件配置,应用OPC技术、力控组态软件和Access数据库,设计系统软件,实现了机舱内的热工参数、液位参数及其他参数的集中监测、自动数据处理、自动报警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简述CAN现场总线和P87C591单片机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优越性,详细介绍了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中监测报警点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节点初始化流程图.  相似文献   

4.
机舱是船舶的操纵与控制中心,机舱内部含有柴油主机、汽轮机、船舵、操控台等设施。为了提高船舶机舱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研发机舱自动化报警系统成为船舶工业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通信技术发展迅速,CAN总线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CAN总线通信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传统的船舶机舱报警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机舱自动化报警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总线控制的网络型机舱监测报警实训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以流行的总线控制型监测报警系统实船设备为主,辅以报警系统功能试验和报警点调试装置,整个实训系统为开展报警应答操作、功能试验、报警点调试、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技能训练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介绍阀门遥控系统的典型控制技术,通过对超大型集装箱船阀门遥控系统特点和应用环境的分析,基于功能替代设计原则,采用总线通信的方式对超大型集装箱船阀门遥控系统和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进行集成方案设计,实现在机舱监测报警系统操作站上对阀门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单元组合式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中存在的运行稳定性低、时效性差等问题,结合PLC嵌入技术对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PLC技术对智能网络船舶机舱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压缩处理,对船舶机舱监测预警系统结构模块和功能进行规划,并建立了机舱监测报警数据传输控制单元,对优化后的预警系统结构运行流畅进行创新设计,保障智能网络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快速安全的运行。通过仿真对比检测证实,智能网络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单元组合式船舶机舱监测预警系统中存在的行稳定性低、时效性差等问题,充分满足监测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琪 《机电设备》2007,24(6):32-35
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自动化是船舶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和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文章回顾了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两种典型监测报警系统的特点,并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未来机舱监测手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此文首先介绍了基于CC-link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结构;然后着重介绍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在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满足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设计要求,最后给出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船舶机舱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以现场总线技术为核心构建的自动化机舱监测系统,分别从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上描述了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构成的自动化机舱监测系统及其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船舶机舱的环境监测报警系统无法对船舱火灾进行预警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舱温度预警系统。对船舱某一固定点的温度进行模拟仿真得到预测结果,并通过与实际测得的温度数据比较验证系统仿真得到结果的正确性。实验证明,该船舱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真实测得的温度数据比较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可以达到温度预测的效果,对船舶机舱对火灾进行预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田云鹏  熊华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14-117,130
舰艇舱室温湿度对舰艇安全和作战训练任务的影响极端重要。为实现对舱室温湿度实时、统一、精确的测量,设计了采用MCS-51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ADS90温度传感器、HSll00/HSll01湿度传感器及8位段码LED显示器构成的实时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试精度高,能满足对舰艇各舱室勺重要点温湿度的监测要求,能极大的提高我军在役舰艇特别是老式舰艇的自动化程度,对战斗力的提高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温差送风技术已在国内外建筑领域推广,文中针对船舶空调领域实施这一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基于大温差低温送风在船舶上使用的优势,提出了大温差变风量送风系统方案,通过了对典型舱室进行负荷计算和建立物理模型,并采用CFD数值模拟分析了船舶舱室大温差低温送风下气流组织分布,研究了不同送风温度和不同送风量下的温度和速度场分布云图。结果表明,大温差低温送风技术在船舶空调领域实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某新制大型挖泥船项目为例,实施将集控室改进后兼作防海盗安全舱室的设计优化方案。从舱室结构强度、电源系统、安全门、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应急爬梯、通风、生活设施等设计方面详细介绍该优化方案。通过与独立防海盗舱室设计方案的比较,优化方案具有节省空间、完善功能、降低成本等多方面优势。经船舶检验机构和船舶所有人认可,优化方案功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方法一般基于物联网技术对船舱内的异常压力警戎监控,且主要通过增加数据分析模块来缩短监控时间,却忽略了监控领域对监控性能的影响,存在监控不准确、效率低及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船舱异常压力警戒监控的无线网络平台。对硬件部分的警戒模块、接口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传输模块、采集模块进行分析,通过采集模块对船舱异常压力警戒监控数据进行采集,利用传输模块将所得数据进行传输,借助接口模块对各模块进行接口设置,电源模块提供电源,警戒模块主要是对船舱内异常压力进行警戒,并设计无线网络平台软件部分。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监控无线网络平台其监控所需时间更短、准确度更高,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阳  温华兵  张坤  刘伟  谭飞 《船舶工程》2019,41(6):43-47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并联式ISD被动隔振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理论公式,发现隔振对象的振幅取决于激励的振幅、频率比、系统的阻尼比以及惯质比。为了研究惯容器对船舶舱室低频隔振的影响,选用了挖泥船监控舱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惯容器能够降低共振频率,抑制共振峰,惯质系数越大,系统阻尼比越小,效果越明显。在使用惯容器后,监控舱室的低频隔振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8.5Hz处的加速度共振峰下降了75%,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惯容器在船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结合近岸船舶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本文介绍了以B/S结构和Asp.Net技术为基础的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黎建勋  张彬 《船舶工程》2018,40(4):7-10
针对我国远洋渔船装备落后、操纵性差、机舱环境恶劣、电站管理水平低、劳动强度大以及渔船机舱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介绍里海远洋渔船无人机舱系统的设计与组成。通过采用主机遥控系统、电站功率管理系统、机舱监测报警系统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将自动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船舶前沿科技应用于实船,构建一个满足法国船级社(BV)机舱自动化最高等级AUT-UMS要求的无人机舱系统,以提高远洋渔船的操控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供电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对该自动化系统的效果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可为我国远洋渔船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提供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排除大型邮船房舱门窗开口结构发生变形的可能性,需要开展变形监测。在大型邮船船体结构完工后的全船起浮过程中,运用高精度激光跟踪仪,对房舱门窗开口结构进行起浮过程变形监测。测量并收集起浮过程不同阶段的房舱门窗开口结构三维坐标数据,经分析对比,掌握房舱门窗开口结构起浮过程变形情况,为大型邮船的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连锁性失效测评方法,建立了基于该系统的连锁性失效测评指标,该方法不同于以往故障树方法的静态性,具有实时动态性,根据不同的输入参数,能够给出不同的决策结果,更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文章以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例,对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舱室为单元进行模块化建模,考虑了温度、烟雾浓度、可燃气体浓度,舱室危险度尤其是舱室之间关联信息、报警时间和舱室着火温度三个对连锁失效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详细设计了模糊规则,确定连锁报警舱室,判定连锁报警等级,得到船舶舱室消防系统单元连锁性失效路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表明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和故障树方法对比阐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