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多发生于胸部手术后,尤以食管癌手术最为常见,另外,肺癌切除、胸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乳糜胸也有报道[1,2],较为少见的还有胸部损伤所致的创伤性乳糜胸。现就我院自1980年以来胸部手术(2201例)后发生的乳糜胸8例(0.35%)及外伤引起的乳糜胸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4岁,其中食管癌术后5例(均为中段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1例,心包剥离手术1例,食管良性狭窄术后1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所致1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行二次开胸(右、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8例,死亡1…  相似文献   

2.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61年~1991年7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1965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7岁~66岁。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5例,贲门癌2例。食管胃弓下吻合7例,弓上吻合3例。2例术前钴60放疗,1例术后放疗。出血发生于术后10~57d。10例均死亡。讨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是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4  相似文献   

4.
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并存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病人35例,其中33例进行了剖胸手术治疗,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33例中男25例,女8例;年龄41~49岁,平均年龄52岁。并存的糖尿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术前确诊31例,19例长期口服降糖药物,2例同时间断应用普通胰岛素治疗。12例无症状为隐性糖尿病,术后确诊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4例、陈旧性心梗1例。糖尿病诊断按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3例中食管癌25例,贲门癌8例,其中4例食管癌…  相似文献   

5.
对5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经食管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认为该本式使胃代食管更接近食管的解剖和生理,减轻了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报告1994年6月至1996年2月间对45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左前外侧开胸上胸段食管内翻拨脱,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吻合口瘘发生率6.6%(3/45),喉返神经损伤2例,左下肺感染2例,无手术死亡。同其它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相对简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严重并发症少,而且能达到全食管切除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0例 ,2例左前外侧小切口 ,1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7例胸骨正中切口。搭桥支数 1~ 4支 ,平均 ( 2 3± 1 3)支 ,均应用左侧乳内动脉搭于左前降支。结果  1 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2例出现并发症 ,经治疗痊愈。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小、安全 ,但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 ,需要特殊设备 ,且应具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保肛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74例。其中经腹部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辅助切口组)38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36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两种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直肠癌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辅助切口组相比,NOSE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是否二次手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OSE的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加速康复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即微创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且限于心前部位 1~ 2个分支的病人施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通过左前胸小切口行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4例 ;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施行该手术 ,同时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与右冠状动脉架桥 4例。结果 术中没有一例变更手术程序 ,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 ,亦无一例需输血治疗。随访 2~ 6 0个月 ,8例病人均存活 ,且未再有心绞痛发作。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治疗某些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右侧小切口剖胸施行心内直视手术。方法 从 1 999年 4月至 1 0月 ,经胸部右侧小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 7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 4例 ,室间隔缺损 (VSD) 3例。结果 手术无死亡和并发症 ,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其手术径路具有创伤小、胸液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1 998年 6月 ,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 682例的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 388例 ,手法吻合 2 94例 ,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 1 .80 % ( 7/388)、3.0 6% ( 7/2 94) ,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0 .77% ( 3/388)、1 .36% ( 4 /2 94) ,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 0 .2 6% ( 1 /388)、1 .0 2 % ( 3/2 94)。结论 机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 ,吻合可靠 ,手术时间短 ,较之传统的手法吻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处理及疗效随访。49例经右心行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修补术;2例经主动脉行窦瘤破裂修补的同时分别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或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显示∶51例中,住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有3例可能仍有轻度主动脉心腔间血液分流,余病人疗效良好。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应尽早手术,必要时行急诊手术,其中多数经右心均能修补,必要时可同时行主动脉、右心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scopy-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Endo-ULBD,35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3月改良MacNab评分等指标。结果相较于PLIF组,Endo-ULB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中透视次数Endo-ULBD组多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两组间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do-ULB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术后3月随访优良率均优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早期临床疗效方面Endo-ULBD优于PLIF,而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另外17例接受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相比,Quadrant通道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管内较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创手术近年来在心脏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并受到患者欢迎。我们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经胸骨下段部分切口行心内直视术 1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岁半至 15岁 ,体重 13~ 47kg。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7例 ,其中肌部缺损 1例 ,合并双腔右心室者 2例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 1例 ,膜部瘤 1例。心胸比 0 .45~ 0 .6 8,平均 0 .5 1。心电图示双室大 1例 ,右室高电压 1例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例。超声心动图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直径 1.5~ 2 .0cm ,室间隔缺损直径 0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直肠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脐孔造口与传统左下腹结肠造口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切除脐孔后将结肠末端於腹壁缺损处行结肠造口并与传统造口术作比较。结果 22例Miles术后行脐孔造口,该术在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方便生活护理各方面均优于左下腹造口方法。结论 无论各种年龄、性别、体型均可行脐孔造口术,且无并发症发生,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后尿道损伤主要由骨盆骨折引起,绝大多数发生于膜部,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及病情严重,一些患者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尿道修补术,多采用经会阴切口途径.该方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阳萎,破坏受伤后的性功能.为了维持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原有性功能状态,我科从1994~1997年试用金属管刀经尿道切除后尿道疤痕治疗后尿道闭锁及狭窄,对其中14例性功能基本正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该手术方式对性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6岁.后尿道完全闭锁者12例,严重狭窄2例,受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22年(1957—1979年底)经剖腹探查,病理证实的197例壶腹周围癌的外科治疗总结,其中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29.4%,手术死亡率为12.1%,切除随访率为91.4%,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60%、27.9%、23.7%。着重讨论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效果,诊断和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严重并发症等方面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正> 该症罕见,国内杂志仅见有个案报告,对其X线表现尚无较详细的描述。本文报告本院一例,并汇集文献中五例共六例作一报告,对其临床、X线及手术,病理略加叙述和讨论。资料:如下所述。例1.男,1岁10个月,食后常吐一年,以食稀吐较轻,不能进硬食,进食后呛咳,渐加重。X线表现:食管腹段狭窄,长约1cm,其上扩张,和窄段分界截然,钡剂通过困难,2小时后有滞留,用解痉剂无效。手术所见:食管下端膈上1.5cm以上明显扩张周围粘连较重,贲门上食管明显狭窄,长约3cm,硬如索条,相当于膈肌部有0.7cm如软骨样,因粘膜、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