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研究城市交通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交通运输与物流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程度, 构建反映3个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武汉市2010-2017年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为例, 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3个系统之间综合评价值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发展之势。其中, 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协调耦合度从2010年的0.0841上升至2017年的0.9301, 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协调耦合度从2010年的0.1197上升至2017年的0.9314, 均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高度协调的阶段。研究结果与武汉市实际发展情况一致, 可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对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协调程度的测算方法,并结合西安市的实际,对陆上交通运输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评价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的计算算例与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陆上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研究城市交通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交通运输与物流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程度,构建反映3个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武汉市2010—2017年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为例,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3个系统之间综合评价值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4.
以关中城市群为例,构建高速公路与新型城镇化测评体系,针对高速公路布局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借鉴耦合度函数提出高速公路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耦合协调度计算模型,应用此模型研究关中城市群2013年~2017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高速公路之间的耦合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关中城市群高速公路与新型城镇化相关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引入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2018年~2020年的空间耦合协调态势进行拟合验证并预测。结果显示:关中城市群高速公路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普遍上升态势,但整体仍处在较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6)
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具有引导、支撑和保障能力。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建立公路网与区域经济耦合模型,对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内蒙古的公路网与区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GIS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全区各盟市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对应性,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一直处于较好的协调状态,阿拉善、兴安盟协调类型始终最差,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勉强耦合或低度耦合状态,公路网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较强。内蒙古自治区应加大对公路网的建设投入,特别是连通全区内部各个城市的干线公路,提升各盟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度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防安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交通一体化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速公路是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陇南市2014年─2016年的数据资料,构建城镇化与高速公路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时间维度的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测算出陇南市2014年─2016年城镇化与高速公路发展的综合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的发展与高速公路的建设之间具有强力互补作用,决定性指标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耦合协调度经历了3个阶段,发现高速公路几乎以2倍的速率向前增长,城镇化的增长速率不到1. 5倍,未来3 a存在耦合不平衡隐患。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重庆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部级联席会议制度",融入大局发展。从地理位置上看,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重庆此次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意在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9)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采用栅格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在运用通达性、可达性等指标对长江经济带交通改善状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发展变化热点空间特征进行识别和探讨。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通达性与可达性均获得明显提升,但上下游仍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通达性与可达性除呈现从下游向上游逐层递减的扇形层次空间格局外,还呈现以中心省会城市向四周递减的圈层空间结构;交通干线沿线的通达性和可达性较优,平原通达性和可达性明显优于盆地、山地;在高速公路引导下,交通变化下的新交通核心城市涌现,云南、四川出现双核发展模式;交通发展热点主要分布在成渝城市群,冷点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通达性和可达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3):164-164,141
2009年6月25日,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第一次会议以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落实了相关政策措施,增强了部省市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合力,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20,(2)
正1月17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案》(简称《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系统提升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能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航运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交通运输经济与碳排放绩效,探寻经济和碳减排双赢的改进路径,提出交通运输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及联合效率概念。针对中国30个省市区,以资本存量、煤类消费量、油类消费量、新能源消费量、从业人员作为投入要素,交通运输综合换算周转量和行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CO2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RAM模型测度评估中国30个省市区的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碳排放及联合效率,探究3种效率的分布特征及变动规律,并利用非效率分解模型研究非效率来源,探索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呈现不同的梯度分布特性;2006~2016年的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及联合效率总体上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2011年,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均呈波动上升,第2阶段为2011~2016年,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轻微波动,并逐渐趋于平稳。非效率分解模型表明:能源过度消耗是经济效率、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的主要非效率来源;CO2过度排放是碳排放效率和联合效率非效率的主要来源;行业增加值产出不足是经济效率和联合效率非效率的主要来源。这说明推广新能源,提升交通运输运营效率,革新交通减排技术是能够实现双赢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与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智能网联系统在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与交通出行效率、减少车辆出行能耗与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定量评估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实际碳减排效益,文中通过分析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碳减排基本原理,分别对信号交叉口与道路路段两个城市路网重要组成场景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根据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实际交通运行状况数据,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实施前后碳减排效益进行定量测算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输行业是社会碳排放流动的源头或发散部门之一,为给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基于该省1995—2014年的终端能源消费统计资料测度其历史交通碳排放情况,对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和协整计量检验后,运用曲线回归测度其经济强度增长下的交通碳排放环境效应是否存在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倒U型",并通过完全分解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影响其人均交通碳排放变动的三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的交通碳排放在规模效应上具有显著阶段性增长趋势,其人均交通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EKC曲线,且当前已处于下降拐点后,但远期可能面临向弱"N型"曲线的转变;经济强度对人均交通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值始终为正,源于在绝大部分年度里两者的脱钩状态都为增长连接或增长负脱钩状态,但从2009年开始逐渐被运输强度、排放强度的效应所抵减而趋于短暂良性脱钩;在全球气候峰会召开后,四川省在交通运输行业上较好地履行了国家"碳排放承诺",但也面临一定的减排风险;从因素贡献率来看,未来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技术性升级上。据此,从优化运输结构、重用优势能源、加强环境管制等层面提出适应当前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特点的碳减排工具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阐释浙江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选取了浙江省近11年的数据,对海洋产业集聚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浙江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的耦合程度趋向于转好,但是浙江省资源环境系统现在处于中度滞后状态,将会制约海洋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和气象环境对公路交通风险的影响,以2010~2015年云南高原地区发生的6 261起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处理与分析为例,结合云南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高原地区公路交通风险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通过对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的界定并结合公路交通风险指标作用情况,利用N-K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度模型构建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模型,并分别计算单、双风险因素耦合模型的各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度,量化各类耦合的危险程度,最后分析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值与各风险构成要素的关联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耦合会使风险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最终造成风险量的急剧增大或耦合突变后变成以新的风险形态在系统内部传导和蔓延;云南高原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急弯"与其他要素的耦合通常表现为强耦合,气象环境构成要素中"雨天"和"雾天"与其他要素耦合度较高,应加强高原地区公路最小转弯半径以及雨天与雾天情况下的行车限速、载重与车距保持等方面的地方规范和标准建设;随着时间推移,双因素耦合形式由2012~2014年的10种强耦合降为2015年的7种,各类耦合度明显减小,表明2015年较之前3年因地质与气象风险要素耦合所导致的公路交通事故危险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道路联通是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合作方针的基础。文章通过搜集《2013-2018》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和Malmquist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沿途14省的交通运输效率进行评价。静态评价结果显示,青海、四川、云南出现了交通运输效率DEA非有效。对其运用Mlamquist指数变化及分解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代表交通运输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通过对这一结果深入分析发现,引起全要素生产效率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改善贸易环境,增强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化;重视交通基础设施运营能力的培养,以期提升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沿途省份的整体交通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并预测未来行业碳排放趋势,对实现节能减排,充分协调交通、经济、能源、生态多方面共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旅客空间运输联系特征能够为区域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规划提供依据。基于云南省旅游客运包车和公路班线客运的实际数据,分别获取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的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并对两者进行了耦合协调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讨论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优化对策,并以云南省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强度随距离增加有明显的衰减效应,且圈层结构显著、表现出向心强联系特征;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呈高度极化和点状圈层特征,是以昆明为核心的轴-辐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昆明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的耦合度为0.84,耦合协调度为0.69,居全省首位;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运输线路包括昭通-曲靖、曲靖-普洱等,占比达66.67%;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提升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程度的基础。最后,针对较低耦合-较低协调、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5座城市和53条运输线路,提出了改善对策:当旅游客运联系强度大于班线客运联系强度时,旅游客运需求较大,应尽快规划开通直达景区的定线旅游客运。  相似文献   

19.
多式联运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变,加快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对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实现降本增效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与现实意义。我国为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发展多式联运",并将多式联运列入物流业发展十二大重点工程之首。同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不断落地,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多式联运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也需要得到科学验证。为测算我国发展多式联运能够产生的效应,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选取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的相关指标,对不同运输方式的能耗量及单位里程碳排放量进行计算,然后和多式联运的指标作比较。通过现阶段广州市至哈尔滨市的货物运输情况进行测算,可以发现多式联运比单一的公路运输模式更具有优势,不仅可以减少能耗,还能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同时,我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将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的成果和收益,因此需要针对我国的多式联运量进行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运量进行预测,从而测算发展多式联运的效果。预计到2020年,多式联运能够减少能耗254. 06万t标准煤,减少碳排放461. 97万t,运输成本降低46. 07%以上,可以看出发展多式联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05~2016年陕西省交通运输能量消耗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城市化率、人口数量、GDP、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额、单位GDP能耗、私家车数量六大因素与陕西省交通运输碳排放关联度。同时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陕西省交通运输碳电力碳排放进行量化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交通运输碳排放与相关因素相关度依次是城市化率人口数量GDP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额单位GDP能耗私家车数量。预测发现,电力碳排放2022年将突破200万吨,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对陕西省交通运输碳减排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