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完善内河船舶规范计算软件系统,为小型船舶的设计、审图、检验与发证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计算手段,保证《内河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7)和《内河小型船钢质船舶建造规范》(2006)的正确实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支持内河小型船舶的发展,武汉规范所研制开发了“内河小船计算软件系统”,目前正在各设计单位和船检部门进行应用测试,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对外发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内河小型船舶法定检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法定检验技术法规和内河小型船舶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内河三等和四等船舶(小型船舶)船员的培训考试科目设置与内河一等、二等船舶(大型船舶或较大型船舶)船员完全一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内河小型船厂使用传统的手工实尺放样导致精度达不到标准的问题,介绍运用AutoCAD软件平台进行小型船舶放样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由此可达到船体型线流畅、放样精度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强劲的经济增势,浙江省内河货运船舶运力规模逐年攀升。截止2004年底,全省内河货运船舶已达2.45万艘、258万净载重吨,其中个体运力达2.28万艘、243万净载重吨,分别占全省内河货运船舶总量的93%和94%。在水运市场开放的初期阶段,个体运输船舶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很大程度地繁荣了浙江的内河航运市场。然而,随着水运市场趋向理性发展,现有的“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的弊端日益凸现:无序发展、恶性竞争、营运效率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经营行为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等等。针对这些现状,结合浙江“水运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必要对现有的个体船舶进行必要的整合,扬其长,抑其短,  相似文献   

6.
内河小型船舶大多数是在中小型船厂建造,存在焊接技术缺乏,对焊接工艺要求不明确,船舶建造质量低劣等问题,影响整个船舶建造质量。本文针对小型船舶手工电焊弧接施工组织设计与应用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勇 《水运工程》2014,(2):49-54
介绍海港LNG船舶航行实行交通管制的原因,对比分析了LNG船舶与LPG船舶的危险性。结合我国内河液体散货运输船舶航行管理现状,对小型LNG船舶在内河航行的可能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认为采用双壳双底结构的小型LNG船舶在我国内河正常航行是可行的,不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云涛 《中国水运》2004,(11):34-35
依托强劲的经济增势,近几年来,杭州市内河货运船舶运力规模逐年攀升。截至2004年6月,杭州市内河货运船舶已逾62万t,其中个体运力达到55万t,占全市运力总规模89%,五年翻了一番,占据了内河货运的绝对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水运市场趋向理性发展,现有“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弊病已日益凸显,突出地表现为盲目发展、恶性竞争、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经营行为不规范、管理难度加大等等。针对这些现状,有必要对现有的个体运力进行必要的整合,扬其长,抑其短,引导个体经营船舶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的道路,实现杭州市内河水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勒 《船海工程》2005,(5):72-73
根据《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结合实际经验,指出运用在内河中、小型船舶中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内河航运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而作为航运业保障的内河船舶保险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未实行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之内河船舶保险市场也非常混乱,很多内河船舶逃避保险,已参保的船舶也多是拒赔率高,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则往往无力承担损失而面临困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国内航运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内河船舶保险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入内河船舶强制保险制度,阐明建立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及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提出建立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区水域气候多变且易发突风,对内河小型船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笔者通过对几起船舶风灾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船舶抗突风能力,增加船舶倾覆不沉能力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内河小型船舶驾驶模拟器科技含量高,在船员培训和考核评估方面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推动内河绿色船舶规范落实,弥补内河绿色船舶测试体系的缺乏,基于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20)提出了内河绿色船舶测试指标,并将测试方法分为设计类指标测试和测试类指标测试,对应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流程与测试内容。针对内河绿色船舶测试结果的评估给予建议,认为可以分四部分作为衡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船舶状态、授标预估、设备功能以及经济性,以期为内河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测试方法,丰富内河绿色船舶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蒋富民 《水运工程》2000,(8):105-107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内河小型船舶上人们生活、工作环境普遍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从消减噪声地技术处理角度,结合船舶设计过程对舱室合理布局的特例,对内河小型船舶消减噪声如何以最低经费消耗取得较理想效果作了浅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运事业蓬勃发展,内河船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碰撞事故约占内河事故总数的60%以上。因此,内河船舶交通事故的预防,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率,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内河船舶和港口污染构成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污染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内河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对策,期望能有效防范内河船舶和港口污染问题,推动内河港航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简述内河小型船舶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呼吁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加快船舶更新换代,提出改进结构、增设污水舱及舱底水排放系统,合理布置管阀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航运公司和海事监管部门对内河航行船舶设备工况还缺少有效的监测手段,难以遏止内河航行船舶的水上交通事故。在研究嵌入式系统、无线接入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的无线远程监测嵌入式控制器;该控制器成功应用于实际船舶,获得良好效果,解决了内河航行船舶与航运公司、海事监管部门的实时信息交互问题,增强了内河船舶监管的科学性,提高了内河船舶航行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内河航运管理中,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内河船舶证书多、文书多的问题,既不方便船员携带,又不便于职能部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运行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为了切实解决水运管理上存在的这一瓶颈问题,同时结合扎实开展“放管服”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对内河船舶证书、文书的管理进行探索,分析内河船舶证书、文书的特点,提出把内河船舶证书合成一本、内河船舶文书合成一本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解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促进内河水运市场高效运行,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前进 《世界海运》2010,33(10):17-20
总结国内内河船舶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对内河船舶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内河船型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