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城际交通出行特性不断发生变化。以广佛同城化效应下的城际交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广佛城际交通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广佛城际交通居民出行满意度调研,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居民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目的以及出行方式等方面分析广佛城际交通居民出行特性。最后,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针对广佛城际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广佛城际交通居民出行特性及一体化发展对策,可以为广佛都市圈内交通设施资源的高效配置、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广佛同城发展由来已久,是中国城市群中同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简要分析广佛同城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演变历程,并基于模糊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和准确大数据(运行监测数据)对广佛通勤交通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手机信令数据对广州南站的客流组成及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对广州南站选址偏远问题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广佛同城具有双向对等性的联系;地铁在同城化推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拓展同城化活动范围;广州市机动车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不够系统,非广佛车牌在通勤小汽车中比例超过40%,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广州南站服务的客流中广州客流与佛山客流比为7:3,与对应的常住人口规模比例相当,初步实现了交通战略规划提出的共享理念。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9,(3):20-20
来自正在此间举行的广东省人大会议的消息:广东开建地铁的城市除了广州和深圳外,又将增加东莞和佛山两个城市.其中佛山对接广州的地铁不久前已经动工,东莞地铁已于三月动工。国家已经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尽快建成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铁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已成为城际商务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选取长吉高铁出行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出行信息,探索城际商务客流出行特征。首先分析商务和非商务出行群体在社会经济属性、交通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以非商务出行群体为参照,比较分析商务出行群体在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区域层面,由于城市功能地位的差异,长春、吉林商务出行目的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城市内部,商务出行具有更为明显的出行目的地,而非商务出行相对离散。最后指出,相关规划应强调以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城市核心区之间的商务联系,同时在运输组织上进一步降低商务出行时耗。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穗莞之间的联系,深化穗莞战略合作,广州与东莞间应尽快开展高效便捷的城际公交网络构建。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穗莞城际出行热点需求分析,就出行覆盖盲区进行公交线路规划。分析结果显示现行的城际公交尚未覆盖东莞中心区以及东莞西南侧广莞交界区域等出行热点,结合上述区域周边轨道线网分布情况,建议规划三条城际公交线路,衔接广州4号线、13号线以及东莞2号线,公交可达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毗邻城市间高品质、高竞争力的公共交通服务在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同时,还有助于形成重点车站核心区+公交走廊引导的点—轴发展模式,摆脱传统的小汽车依赖的蔓延式增长路径.以金华—兰溪城际公交快线为例,分析乘客出行特征以及城际公交快线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匹配关系,总结现有服务在应对多元需求及车站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基于交通方式竞争模型,分析现状金兰快线与小汽车的竞争力关系,从时耗、费用、速度比三个参数的变化和车站环境设计等维度给出提升城际公交快线服务品质的具体策略.最后,基于公共交通-土地使用耦合理念,在宏观层面提出公共交通引导都市圈点—轴发展的思路,微观层面给出重点车站核心区空间设计和交通衔接的分类引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郑州都市圈内郑州、开封两座城市对向发展,郑开同城化区域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显著,郑开城际铁路的辐射运输能力亟需加强。在分析郑州开封之间客流特征的基础上,从设计、运营、配套设施三个维度提出目前郑开城际铁路运营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郑开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遵循四网融合理念,从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发车频次、简化办理手续、提高换乘效率和贯通运营五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造方案,以更好发挥郑州、开封之间城际铁路的交通骨干作用,服务郑开同城化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正由个体集中发展向城镇群一体化发展阶段演进,城镇群内交通联系特征也由此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交通规划编制思路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例,探讨在长株潭城镇群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立足区域视角统筹考虑株洲交通枢纽定位和重大交通设施布局。针对株洲市功能定位、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网络协调对接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组合、均衡、融合三大规划策略。以长株潭城镇群作为规划切入点,详细阐述株洲交通枢纽规划思路,城际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布局方案,以及道路、公共交通、绿道等城市间网络对接方案。  相似文献   

9.
罗典  阎泳楠 《交通与运输》2021,37(4):100-104
为实现"广佛全域同城"背景下的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首先,借助广佛两市近年来的交通调查数据以及最新人群流动大数据,识别广佛间的交通需求在全域具有一体化、通勤同城化和区位差异性等特征;其次,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广佛间客流量级将持续增长,客流一体化特征将更加显著;最后,从区域空间协同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区域辐射力提升等角度,提出构筑一体化交通设施网络、差别化的衔接交通系统以及一体化客运枢纽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理念研究区域城际铁路规划问题,精准考虑带时间窗的个体出行特征和运输服务供给,构建时空网络联系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和出行需求3个维度。在所有路段存在的前提下,考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其运输服务供给,为每类出行者生成满足其出行时间窗的备选出行链集合,以所有出行者广义费用和总投资费用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含有物理路段相同、服务供给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同规模,但具有不同特征的出行需求构建3种不同场景进行优化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法的价值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规划方法在有效满足精细化出行需求的同时,有助于实现投资效益最大,为区域城际铁路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近郊区(环城高速以外地区)十个大型居住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从交通出行目的、出行强度、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及方式构成等方面总结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与广州市2005年居民出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城市近郊组团的交通发展对策,为广州中心城区未来人口疏解、近郊组团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为案例,在对1984年与2005年广州市前后两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20年来广州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过程中市民出行习惯特征的变化,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对居民的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解析城市空间发展对出行率、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及出行时耗等出行特征的影响机制,对于探索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手机信号会定时与周围手机基站进行连接,通过对手机时空信号的分析,可有效的掌握交通出行的整个过程。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分析客流出行特征,通过挖掘客流的出发起终点、工作地及居住地等信息,可掌握高速公路客流的交通特性,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提供定量支撑。本文选取广深高速公路上的特征断面,通过分析客流手机信令数据,得出广深高速广州及东莞段主要以承担区域公路交通为主,深圳段主要以承担城市短途交通为主。  相似文献   

14.
小汽车出行特征是城市道路网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采集小汽车出行数据并深入分析其出行行为特征,是引导小汽车出行方式转变、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重要条件,能够为交通精细化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基于车载OBD可采集到的小汽车出行数据和轨迹数据,提出小汽车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得到出车率、出行次数、出行距离等量化指标,分析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政策下的出行指标变化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出行规律深层挖掘,进一步获得用户画像、路网非直线系数等交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车载OBD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小汽车出行行为特征,并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李磊  杨雍彬 《交通标准化》2020,6(2):109-115
鉴于我国城际长途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提高其交通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游客出行体验和控制建设成本,并为制订相关标准提供基础性指标,对慢行交通驿站设置间距进行了综合性量化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慢行交通人群出行过程的生理机能、不同情境下的应急需要及驿站设施建设成本等多因素的量化规划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函数极值,得到综合社会效益较优的驿站设置间距范围。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对《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驿站间距设置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提出城际长途慢行交通服务驿站设施最佳间距为2.2~3.4km,并进一步推断出旅游公路服务驿站间距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以制造业城市东莞为例,分析了城市基本特征,基于近几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出行特征,并提出相适应的交通发展对策。同时,考虑生产工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建议通过合理的交通手段缓解社会矛盾,为类似制造业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准确地识别旅客联程出行方式,基于旅客联程出行行为特征,引入不同运输方式场站地理位置、场站数据取样最佳半径、旅客行驶速度等关键参数,对旅客手机信令数据进行筛选、校核和计算,提出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旅客联程出行方式识别方法,同时测算了不同运输方式场站数据取样最佳半径。以2018年国庆假期广东省内旅客出行为例进行分析,剔除了约98%的无关信令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内公铁联运出行比例最高,广州、深圳两大枢纽城市的客流集疏运效应突出,广佛城际出行联系较为密切,佛山机场的潜力较大。研究表明,识别方法大幅降低了信令数据分析量和运算成本,方法原理和技术路线清晰,分析结果准确、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规模的差异,中小城市的出行需求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区别,且由于区域发展进程的不同,中小城市内部也多呈现明显的片区差异。以浙江省长兴县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城区总体居民出行特征框架下,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和出行时耗等方面分析各片区居民出行特征的差异,并以此挖掘片区的发展症结。最后以优化出行结构为目的,从用地规划、非机动交通环境营造、公共交通优化和小汽车管控等四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的交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际交通出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城际出行者也会不断地重建自己的出行习惯,这就要求建立动态模型研究城际出行者出行行为和预测城际交通需求.本文调查出行者在宁杭城际高铁开通前后两个时期的出行信息,并且引入状态依赖变量表征出行者之前选择结果对之后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的城际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模型比传统的基于出行者单次出行数据的模型拥有更高精度.同时本文根据宁杭城际出行背景设置三组政策变化方案预测出行分担率,结果表明,当选择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模型会高估出行方式分担率的变化程度.以上结论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城际交通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际交通系统对于城市群空间的支撑和组织作用将更加突出。在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群城际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不同空间层次下城际出行的需求特征和要求,并对当前城际交通的不同方式进行适应性分析,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以服务为导向的长三角城际客运发展总体模式,强调广义轨道交通的主导和融合发展,并关注不同人群的差异化诉求和服务。从系统视角出发,注重不同空间层次和尺度下的主导交通方式功能要求,明确长三角跨区大尺度、都市圈、城市密集区、城市毗邻区四类城际出行系统的构建要点;从用户视角出发,提出了城际枢纽模式革新要求,以及两种类型的城际枢纽布局模式,并梳理了枢纽接驳和用地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