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很多航运企业特别是大型航运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的道路.大型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综合物流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中远成立了中远物流公司,并成功地进行物流运作,为我国航运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典范.这些成功的典型范例,共同的一点就是在发展现代物流、切入物流市场之前,对企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与大型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大型航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先对中小航运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分析和认清各航运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的优势与不足,利用优势,克服不足,正确确立其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航运企业的必由之路是从海运开展综合物流,根据航运特点初步探讨了开展物流的共同思路,并建立以航运为依托的三种物流模式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管理理念对航运物流的商业模式进行解构和重塑应该成为广大航运物流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文中对传统航运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以及供应链管理对传统航运物流运作模式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航运企业如何开展物流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宁  杨赞 《世界海运》2003,26(2):40-42
通过对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合航运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对如何开展物流服务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1我国航运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条件分析 从海洋运输走向综合物流,是国际航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航运企业迎接现实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后,航运企业从单一海洋运输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显得更加紧迫.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航运物流取得了一些进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社会的物流意识已经形成,开展航运物流的条件也逐步成熟.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航运市场、海运辅助服务和内陆相关物流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航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对我国物流市场进行渗透和占领。相比之下,不论在物流领域的发展速度,或在物流理念、物流系统的设计、服务质量等方面我国航运企业与国外航运企业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种竞争形式,我国航运企业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经营竞争战略,加快发展物流产业。通过培育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和扩大在新兴的物流市场的占有份额。  相似文献   

8.
方丹平 《中国水运》2006,4(8):165-166
航运物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际航运界也被称为"尚未开垦产业的新大陆".我国航运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是尽快完成其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这就要求航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航运物流人才为保障,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服务,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航运业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顺应国际环境乃是大势所趋。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也属必然。通过对我国航运企业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其开展综合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为企业加快发展综合物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现代航运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贸易全球化和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航运企业的竞争焦点开始从价格转向服务,压缩时间空间的物流增值服务已成为航运企业赢得市场的法宝。本文围绕物流增值服务,对物流服务的范围、航运物流的价值活动以及航运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系统目标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国际航运公司实施全球承运人战略,纷纷抢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物流服务市场。我国航运企业面临着如何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现就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开展物流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作系统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高蕾 《世界海运》2003,26(6):22-23
针对现在存在只要和“物流”沾边的企业就要把自己改名,并建设成为物流公司的现象,提出了“中小航运企业究竟应该向哪里发展”的问题。通过回顾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历史和了解世界上关于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说明在中国中小航运企业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技术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超多连接等特性,将其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技术高效融合,能加速推动航运业的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对此,分析5G的关键技术特征和产业链价值,论述5G等关键技术在智慧航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能制造和智慧金融等5大领域的创新趋势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航运企业运用5G促进自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提升群岛海运物流运营效益,提出了一种以轴辐式网络为基础的3级海运物流网络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对海运影响较大的7项指标,利用各岛屿的得分辅助划分群岛海运物流节点的等级;以我国南方某群岛为背景,应用该指标体系确定各岛屿的得分排序,构建了该群岛区域的3级轴辐式海运物流网络。结果表明:三级轴辐式群岛海运物流网络可以提升群岛海运物流的规模效益、节约物流成本;相应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划分群岛海运物流网络的节点等级,为群岛海运物流网络的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航运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及其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企业已成为投、融资的主体,其资本结构问题相应地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航运业的固有特性出发,论述了航运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与企业收益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航运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及其确定方法,并对影响航运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国际航运物流虚拟联盟的概念,介绍了国际航运物流虚拟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程序。根据合作伙伴选择评价的原则和我国航运物流企业的现状,初步构建了国际航运物流虚拟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以鼎盛航运物流公司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国际航运物流虚拟联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我国海运服务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进一步开放海运服务贸易市场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我国航运企业免遭毁灭性打击,促进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o establish 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Single Shipping Market (AS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SEAN governments’ overall plan to achieve an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y 2015. It is expected that a single shipping market will improve the region’s logistics perform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achieve this vision, however, the ASEAN countries ne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barriers to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 this ligh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se barriers and assess their effects on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 firms based in ASEAN countries. Using 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the study revealed several barriers affecting their logistics performance with varying significance among these countries. Unless these barri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ustry are removed, the ability of the shipp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to benefit from a liberalized market would be limited. These perceived barriers are examined in detail and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m are proposed. The ASEAN experience is applicable to similar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ir international shipping sector as well as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barriers and how these barriers can affect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 compa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