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洋科技发展,精细化和定点化作业方式将会越来越普遍,为此而研发的先进调查设备不断投入使用,需要具有动力定位的调查船来提供应用平台。本文从动力定位原理、非DP科学调查船的工作现状和局限性、DP在科学调查船上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分析动力定位在海洋科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洋科学调查船(简称调查船)常常在复杂的海域内处于低速航行和漂泊作业状态,因而它对操纵性、适航性、推进装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在调查船上还有许多调查设施,如考察用的甲板机械、海洋仪器、实验室等等,故它与一般客货船的设计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仅介绍调查船电气设计的主要特点及要求。一、电力系统 1.船舶电站容量大,系统复杂为了满足作业性能要求,调查船必须装设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洋科考船在海洋科考作业中的特殊需求问题,结合大洋科考船几种关键作业特点,对船舶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DP)系统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介绍,分析讨论船舶DP系统在大洋科考作业应用中的优越性,利用典型科考船的科考作业实践给予引证,并总结DP系统在科考作业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业内拓展海上科考船DP系统的应用和新型DP科考船的整体设计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的号召,一大批国之重器纷纷登场,如"海洋石油981"、"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振华12 000 t浮吊船等,为提高作业精度和可操作性,大多采用动力定位(DP)系统。随着船舶装备的提升,特别是在大型船舶电站、DP控制方面,传统意义的船舶设备管理凸显出不足之处。由于船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设备使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DP系统装备众多,控制系统复杂,一旦出现故障,轻则DP失  相似文献   

5.
800 t级海洋调查船是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国内某船东设计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船,利用Maxsurf进行型线设计、阻力估算、静水力计算和稳性计算,顺利完成各项送审工作,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海洋调查船是用于海洋科学考察、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测量、勘探等船舶的统称。海洋调查船是进行海洋调查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必要工具,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性能和技术装备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万米绞车是海洋调查船上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由于国内生产万米绞车的技术仍不成熟,无法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七〇四所又一举中得两型船电力推进系统项目,分别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柴电推进系统"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综合地质调查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合同金额近1亿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是一艘航行于无限航区的4400吨级、以二维地震调查作业为主、地质调查作业为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型装备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为满足油田服务船舶作业过程中对船位精度的高要求和超长的作业时间,具备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功能的船舶越来越多地被投入到市场中。船舶DP系统是一种高集成的自动控制系统,它通过计算风、浪、流等外界环境作用在船上的外力,自动计算并控制船舶推进器产生抵消外力的推  相似文献   

9.
<正>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也由沿海、近海转向深海。海上施工作业基本依靠船舶支持,船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传统工程船能多点锚泊定位,随着水域水深加深,遇到海底设施限制时采用动力定位(DP)功能,其优势逐渐显现。我国的DP船舶发展较晚,很多DP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核心的DP控制系统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DP船舶的使用和维修基本依靠国外技术人员,国内的DP船舶技术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船公司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社会对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石油开发业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从而使船舶溢油事故也逐渐增多。溢油事故使大量溢油进入江河湖海水域,对水域污染和生态平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简单介绍了8000kW海洋救助船船舶浮油回收系统的特点及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随着笔者所在单位3 000 t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浮吊船、300 m饱和潜水DP母船和700 t大型打捞工程支持动力船的投入使用,加上4 500 t DP浮吊船、500 m饱和潜水DP母船的投入建造,其他打捞单位的船舶DP改造、5 000 t DP浮吊铺管船的即将投入使用,以及救助局的大批大功率DP拖船的投入使用,DP逐渐成为救捞系统船舶管理的主流。救捞系统的大部分船舶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09,(1)
2009年1月3日上午,中远航运新型半潜船泰安口轮在马来西亚,利用船舶DP系统(卫星动态定位系统)将高94米、宽102米、重约12900吨的B0A项目上层模块定点安装成功,再次刷新了半潜船DP安装作业单件货物重量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09,(1):16-16
2009年1月3日上午,中远航运新型半潜船泰安口轮在马来西亚,利用船舶DP系统(卫星动态定位系统)将高94米、宽102米、重约12900吨的B0A项目上层模块定点安装成功,再次刷新了半潜船DP安装作业单件货物重量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4.
《船舶》2017,28(3)
<正>4月18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3 000总吨级破冰调查船设计招标中成功中标,获得一型破冰调查船的设计订单。该项目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用于黄海和渤海海域破冰,进行冰区海洋环境监视、海冰测量以及兼顾冰区救助等任务计划新建的一型多用途破冰科考调查船,夏季可进行深远海调查(包括极地冰区调查作业)。该船在船舶首尾双向破冰、科考调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MATLAB语言将环境载荷计算、推力计算、推力分配、图形绘制等功能进行集成,完成动力定位能力频域分析模块开发;然后结合Kalman滤波算法采用LQR方法进行反馈控制,完成时域分析模块开发。以某型海洋调查船为算例,首先,利用该程序绘制了动力定位能力曲线,并且与Kongsberg Maritime分析报告对比,结果吻合良好,为推进器的选型与布置提供依据;然后,进行时域模拟给出海洋调查船的位置、姿态的时历曲线和各个推进器的推力响应情况,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当海洋调查船舶组织准备对海洋调查船队进行现代化改装时,必须考虑是海洋调查船的设计要提高船队支持近期和远期科技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科研方式,与以前相比,对海洋的研究可在更少的时间规模和空间规模上进行。海洋平台上的网络结构,远程感应器以及自动仪器,可以让海洋调查者大致测量周围的环境参数,而调查仍可作为这种研究的“主平台”。然而,对这类系统的部署和回收,需要未来设计结合船速的增加,适航性,安静性,高效电力管理系统以及寿命期等性能加以考虑。在设计阶段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可以开发出具有先进技术的船舶,为海洋研究组织提供近期和长期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海洋调查船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国外海洋战略发展对海洋调查船发展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国外海洋调查船的技术特征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着重结合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需求,从国家统筹规划、新装备发展重点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先山 《中国航海》2008,31(1):67-70
半潜船在运输安装海上石油平台等大型工程设备的时候,通过DP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动态中与海底预设支柱定点对接,精度在厘米以内.通过对半潜船上DP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深入探讨,分析普通商船加装DP的意义,并就普通商船安装动态定位系统进行设计,为实现动态定位系统在整个航海界的推广,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早日实现船舶数字化、自动化作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地质调查船的前期介入,地质钻探系统作为地质调查船的核心设备,可用于海洋地质勘探、取样作业、CPT作业、测井作业等多个方面的地质调查。该系统组成的设备复杂、子系统众多,设计建造难度大。本文以我司为海洋地质调查局建造的N703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为例,浅析该类船钻探系统的集成设计,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DP是保证船舶作业安全性的关键技术,在错综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将非线性观测器应用到DP系统,能够过滤船舶测量信号噪声,提升DP系统的控制性能。传统的锚泊定位系统存在诸多缺点,随着抛锚难度的增加,系统定位的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构建船舶动力定位系统DP数学模型,提出了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与参数确定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实非线性观测器在动力定位系统DP中能够保证船舶定位的精准性,准确估算船舶环境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