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业资讯     
《汽车维修》2007,(2):46-47
2007年车市十大看点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总体形势明显好于上年。预计2007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市场开拓取得了新进展,产销形势明显好转,市场明显回暖,总体形势明显好于上一年。预计2007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将呈现10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5类“大路货”将受到控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有关部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于2006年12月发布。作为2004年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配套政策,《意见》对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加快其结构调整做出了如下表述:“专  相似文献   

4.
预计2007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优喜交加,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9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运输类专用汽车结构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7]1536号).《通知》说,此举在于: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车辆产品技术进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82号)精神,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这或许能够回应业界对2006年初至2007年4月间,约有120家专用汽车企业获得《公告》资格,与抑制专用汽车产能过剩相互矛盾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近日,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终于在国家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这份文件是2006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的一个具体落实的文件。2006年,我国汽车行业被认定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汽车情报》2007,(1):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的有关部署,现将汽车工业应对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首次将汽车业纳入“过热产业”的“黑名单”之列,确认了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7,(8):18-18
充分认识汽车产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通知,认为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显现,并有进一步加强的可能。《通知》不仅明确的指出这种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而且同时指明了汽车产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汽车业在产业组织结构上不合理,企业集团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4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用政策来鼓励轿车消费,促进了轿车消费的增长。1997-2003年间,我国轿车消费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由于汽车市场继续受需求减弱、库存上升、竞争加剧以及进口汽车预期降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车市依然“降”字当头, 但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百分之七左右。一、汽车降价因素的剖析 1.汽车生产企业产能过剩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借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底,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发改工业[2006]2882号)面世.作为2004年发布的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配套政策,该《意见》(之前曾有两三个名称)可谓是酝酿已久.2005年底以来,关于我国汽车产业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说法上升到了较高层次,所以《意见》的最终出台,也算是大家的意料之中,并期盼这一政策能为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提出轿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汽车工业经过52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到570.77万辆,轿车产量已达到393.07万辆。轿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排头兵,表1列出近10年中国汽车及轿车产销量情况。由表1可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6月1日正式公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从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结构调整、准人管理、商标品牌、产品开发、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营销网络、投资管理、进口管理、汽车消费等11个方面对涉及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各项规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本文仅针对其中“投资管理”的部分规定并结合我国轿车工业现状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买断销售能突破汽车销售的瓶颈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产销的持续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已经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在各汽车生产厂家纷纷降价的同时,另一种销售模式出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买断销售。  相似文献   

16.
6月1日,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在中国持续了十年之久的94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标志着我国一个新的汽车时代的开始.新的产业政策旨在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沿着更加规范、更加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汽车驾驶员》2008,(9):14-14
根据《广西千亿元工业产业和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到2012年,广西将建设成为全国性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轿车和乘用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与2005年整体车市比较低迷相比,汽车相关政策的频繁出台成为2005年车市的一大亮点,在中国入世4年以及汽车稳步增长之际,完善的法规将会使中国汽车产业逐渐受益。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贸易政策》等政策法规的推出,必将对我国汽车业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青 《汽车情报》2004,(27):29-33
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概要。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时代汽车》2007,(2):35-35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对汽车业产能过剩出台了调控细节,在控制新建整车项目、产能利用率信息公布,推动汽车业联合重组等方面提出6点调控措施,并明确鼓励自主品牌零部件工业集团化发展。中汽协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认为,出台调控措施最终目的是实现汽车业高产能利用率,防止企业盲目扩张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