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为探讨超声检查在晚期妊娠胎盘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我们对20例晚期妊娠之孕妇进行了超声胎盘定位。总结了三种超声检查(A型示波法,B型显象法和超声多普勒法)在胎盘定位中的价值,并与追踪结果进行对照。通过实践证实B型超声显象法准确率较高,如能配合使用超声多普勒,则临床意义更大,为早期诊断前置胎盘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在B型声象  相似文献   

2.
<正> 我室从1987年开始对肾上腺断面解剖进行研究,并回顾了我校附属第一、二医院1980~1980年采用实时线阵超声显像诊断肾上腺疾病,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6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均为住院手术病人,仪器采用日本Alok-SSD 256型、日立EuB 25 M实时线阵,以及美国Acu-son128型电脑声象仪,探头频率3.5 MHz.方法采用多切面、多途径探查法,以左、右肾上腺三角区为其标志,必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应用“EUB-40型”和“Mark-600型”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及5MHz,对临床上经病理证实的55例腮腺区肿瘤患者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与分析. 腮腺区包块,其中良性占70%,恶性占30%.腮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为:①实质性包块:包块轮廓整齐,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表而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呈细小光点反射回声者,多见于良性肿瘤.如腮腺良性混合  相似文献   

4.
П型断面主梁为气动钝体结构,在非线性自激力作用下,极易发生软颤振现象.以某П型断面叠合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各种气动措施对П型断面主梁软颤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П型断面主梁软颤振表现为弯扭自由度耦合的单频振动特征,且随着风速的增加,竖向振动参与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安装风嘴可以增大系数,其振幅服从正态分布,振幅波动范围随风速及攻角变化而变化;风攻角为负时,П型断面主梁最易发生软颤振;设置桥面附属设施会提高软颤振的临界风速、减小软颤振的扭转振幅及振幅增长速率;设置风嘴会显著降低软颤振的振动响应,采用尖风嘴可以改善主梁的软颤振性能,且随着风嘴变尖,软颤振的临界风速有提高的趋势,软颤振扭转振幅有下降的趋势;П型断面主梁底部设置中央稳定板对其软颤振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B型超声检查38例肾上腺肿瘤,诊断率为92.1%。该方法具有快捷、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应为肾上腺肿瘤诊断和筛选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认为瘤体大小、邻近脏器肿瘤、解剖异常和肿瘤呈外生性生长是影响起声定位的因素。对瘤体大小、超声所见和临床表现三者的综合分析是肿瘤准确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西安交通大学凌凤东、林奇、赵根然教授主编的《心脏解剖与临床》于 2005 年元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十四章45.2万字,包括心脏解剖和心脏临床等重要内容,如心腔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心血管发生和先天性心脏病、心断面解剖等。本书特点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各章节都有“临床要点”的专题,对重要的新进展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干细胞与心肌损伤修复、心脏间质与心脏病、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则独立设章节,重点阐述。对心传导系及其研究的新进展,阐述尤详,并融入我们的新发现和体会。书中…  相似文献   

7.
<正> 超声医学的发展有赖于超声生物效应的研究,而超声生物效应的研究是为了提供一个保障人体健康的剂量标准,并探讨其作用的物理机理。本文作者用超声辐照家兔肝脏,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深入研究医学诊断用超声波的生物效应,并探索超声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8.
疏浚挖槽是航道整治的重要措施。不同的挖槽断面形式,有不同的水沙运动特性,常常影响到新开挖槽的稳定性。以概化模型试验为手段,结合理论分析,就挖槽水流特性、不同挖槽断面型式对泥沙推移质运动的影响、挖槽平面布置、挖槽稳定性要求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疏浚挖槽采用窄深型断面的稳定性较好,宽深比B/H一般在17.8~21.5之间,挖槽内流速一般要求为(1.1~1.3)Vc。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与肝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型与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板核酸分子杂交ELISA法检测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的基因型。结果93例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无A、E、F型。按照亚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顺序,C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B基因型的检出率逐渐降低。肝癌患者C基因型的检出率没有依次增高。C基因型HBVDNA(log值4.69±0.66)水平低于B型(log值5.33±0.6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阳性率C型(69.7%)大于B型(42%),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部分以B、D及混合型存在,未发现A、E、F型。除肝癌外,C型的检出率随临床类型的加重而增高,C型的HBVDNA水平低于B型,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逐渐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但肠道肿瘤的超声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我院1989年亚月~1996年6月行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66例,以探讨B超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6例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4岁;病程7d~6年。41例有腹痛和(或)腹胀感,11例便血,36例腹部可们及包块,1例伴有黄疸.66例均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其中54例同时行X线检查。2仪器与方法日立EUB-40型、Aloka610、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急诊例外。…  相似文献   

11.
用60具尸体对胃贲门附近的静脉做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胃左静脉分三型:以Ⅰ型(2支)多见,55例(91.66%);有33例(55.60%)位于脊柱左侧;汇入脾静泳者36例(60.00%);终末口径平均3.81毫米。二、贲门食管支分二型,Ⅰ型(1支)者55例(93.22%),汇入胃左静脉弓形郎者55例(87.30%)。三、胃右静脉汇入门静脉者49例(89.09%)。四、胃后静脉分二型,Ⅰ型(1支)者45例(90.00%),有41例(74.55%)汇入脾静脉中1/3段。五、胃短静脉具有2—6支,有44例(73.33%)为3支和4支型。  相似文献   

12.
BUILDINGOFASIMPLE MODELOFAUTO-OLTINDOGS ANDITSSIGNIFICANCEKangYa'an;,LiYiming,JiZongzheng;,QinZhaoyin;(DepartmentofGeneralSur?..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透明和解剖剥离等方法观察了130例大白鼠心脏的冠状动脉。鼠心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始段与伴行静脉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制心肌梗塞模型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可在动脉园锥与左心耳之间进行。左室支粗大,是前降支(或旋支)的直接延续,分支分布到左室前、后壁的大部分。鼠心有独立的空间隔动脉(56.2%起于右冠状动脉,43.8%起于左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大部分。24.6%的鼠心有上间隔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之上部。后降支的出现率为17.7%。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以均衡型居多(72.3%),右优势型次之(24.6),左优势型最少(3.1%)。以上结果与狗、兔、猫等动物及人的资料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85年3月起用氰基丙烯酸酯,经腹行肝动脉支铸型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28例(Ⅰ甲期10例、Ⅱ乙期12例、Ⅲ期6例)。AFP降至正常6例,8例肿瘤难以显示。1例生存已逾32个月、健在。1年存活率52.9%(9/17),2年存活率20%(2/10)。为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或达治愈目的:1.栓塞后早期肝切除,2.门静脉支内瘤栓的诊断和消灭,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可联合脾动脉结扎、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3例平均生存期已愈16个月。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并发症患者使用Philips Gyroscan NT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使用GE Advance Lp/Lc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2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移植肝下积液及右侧胸腔积液,门静脉伴行影像4例,肝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胆管吻合口部位狭窄1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胆瘘4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CT、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和数字减影(DSA)可以清晰显示肝移植术后血管、胆管并发症及其他少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评估门静脉脾动脉化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脾动脉门静脉吻合联合完全门体分流(PACS术),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脉高压犬采用脾切除、门静脉(入肝段)-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远肝段)-腔静脉吻合。测定入肝门脉、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观察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肝脏蛋白质合成变化。结果术后向肝门脉流量(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门静脉压(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先的130%,而压力降至原来的45.5%,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周末肝功能指标和蛋白合成与术前比较,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死亡率低,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支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尸解观测性腺动脉的起始位置、支数、口径,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的距离、经行及其与肾蒂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左右两侧动脉口径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建立线性方程。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了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制造犬无肝期模型,在SWAN-GANZ导管的监护下,使用国产心肺机单泵进行门、下腔静脉向颈外静脉的转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转流期间血液动力学指标维持在正常低水平,转流量39ml/kg·min左右,90min的转流对血液成份影响不大,本转流方式可用于临床原位肝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对实验性肝癌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肝癌模型为材料 ,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观察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癌周、邻近肝叶 (肝左中叶 )及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肝静脉结扎组肝癌及癌周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 (P <0 0 1 ) ,肝左中叶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P <0 0 1 ) ,肺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上调 (P <0 0 5)。结论 肝癌肝静脉阻断可抑制局部肿瘤的生长 ,但有提高肿瘤肝内侵袭及远隔器官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为解析城市路段的复杂换道特征,从城市路段多向输入、多向输出、短距离等典型特征入手,分析由于交通规则和路由选择引起的确定性城市路段转向换道行为。通过对城市路段典型渠化方式的理论建模,建立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及转向换道率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多向输入和多向输出对城市路段转向换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段入口输入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路段出口左转和右转流量比例增加、直行比例减少,路段转向换道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着出口左转和右转车道数增加、直行车道数减少,转向换道流量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