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欧阳杰  王绍芸 《综合运输》2024,(4):39-44+111
随着机场对外轨道交通与机场内部捷运系统的应用推广,二者在机场的衔接布局不合理、运营管理分割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不同技术制式的机场轨道交通方式亟待由各自独立建设运营的局面逐渐向轨道交通协同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其衔接模式及设施布局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分析机场轨道交通与旅客捷运系统协同衔接布局的应用实践、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各类机场轨道交通特性和场站布局差异,归纳了4种机场轨道交通与捷运系统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2.
山地景区地势复杂,其发展普遍受交通所限,为了提高山地景区的运营效益、带动经济发展,国内部分景区规划和修建了山地旅游轨道交通。本文列举了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征及线路规划模式,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供需环境及与常规公交的关系四个角度分析,对应建立四个子系统,并选取具有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据此判断线路规划方案适应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能够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整体效益,降低换乘站压力,提升旅客服务水平。针对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形式,本文提出城轨单向贯通、市域单向贯通以及双向贯通三种贯通运营模式并分析。考虑线网性能、服务水平、投资成本、运营组织四种影响因素,基于熵权-Topsis法,建立多时段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贯通运营模式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重庆市市域铁路江跳线与轨道交通五号线为案例,利用三种不同分布特征的客流进行研究,综合得出优选模式为市域单向贯通模式,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多种制式轨道交通贯通运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换乘枢纽的适应性、合理性及人性化三个层面出发,建立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城市环境中TBM施工地铁隧道的适应性,使目前定量的适应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适应性评价过渡,并为今后TBM选型储备详实的基础数据,文章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TBM试验段工程为例,通过对适应性评价影响因素的全面对比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应性评价准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工程类比法确定了诸多评价指标的得分与权重。最终通过评价准则对城市地铁TBM施工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如下:(I)本工程TBM施工适应性评价结论为A-优秀;(2)针对不同工程,TBM适应性评价体系应作相应调整;(3)TBM适应性评价指标得分值得商榷,今后可进行深入研究;(4)适应性评价准则应当随着工程资料的更新而逐步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6.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已经为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为了探究各制式之间的协同主次关系,本文采用协同学理论,选取能够表现各制式铁路运营特点的序参量,运用改进的熵值赋权法对各参量进行赋权,建立了一套各种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模型,并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通过对成都地区各制式轨道交通子系统的有序度计算分析,发现国铁干线子系统的有序度明显比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和市域铁路子系统的有序度高,说明其内部运营方式已达成熟,可以考虑其作为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骨干,形成以"国铁干线为主、城轨市域为辅"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一体化的协同形式理念,并基于此提出多制式区域轨道交通运输方案协同编制的相关步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线网衔接方式、速度目标值、车辆选型、网络资源共享、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系统制式。  相似文献   

8.
综合客运枢纽是实现多种轨道交通方式衔接换乘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为了找出影响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关键因素,合理布局枢纽换乘流线,采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ISM)融合方法,对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结合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深入分析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层次及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换乘组织有序度是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的根本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快线作为衔接国铁干线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方式,对于实现大都市区"三铁融合",形成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将国铁干线与轨道交通快线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周边城区享受国铁干线运输需求。本文在分析了线路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对比换乘模式、贯通运营模式的适用条件,并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快线与渝利铁路的实例分析,得到与实际线网相匹配的衔接模式,拟为工程实施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改善乘客出行体验具有关键作用。深入研究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优化,以提高换乘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首先,对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概述;其次,对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两者特点,提出针对性换乘衔接优化策略。以期提高中运量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的便利性,进而为人们的高效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调研广州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广州轨道交通衔接的必要性及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衔接方式一体化、区域差别化及站点功能层级化等交通衔接规划的研究方法,为其他城市开展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大都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重庆市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新型轨道交通模式,以期增强大都市区对外交通集聚辐射能力,加强市郊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通道。针对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了轨道交通快线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适应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发展的运营及调度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协同运输组织相关问题,为轨道交通快线与国铁衔接贯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安全风险,文章依据相关文献并结合已有工程经验和类似工程记录,识别出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四个阶段的主要风险要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贝叶斯网络法(BN)的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安全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事件的相对权重,采用风险经济损失值描述风险事件的影响后果,采用贝叶斯网络计算风险事件的概率等级分数;然后结合风险经济损失值和概率等级分数,并采用梯形隶属函数来计算风险事件对风险水平的隶属度,将风险事件的权重与风险事件对风险水平的隶属度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可得出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总体风险水平;最后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得到该工程总体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评价结果基本能反应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已出现了钢轮钢轨、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及胶轮路轨等多元化轨道交通制式。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及南延伸为例,通过对跨座式单轨的核心技术——轨道梁和道岔自主研发及工程技术创新点的介绍,倡导全国各地因城设计,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示范性工程为样板,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再研发"的创新之路,自主创新,驱动多层次、多制式的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城市无序蔓延、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以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以最大化轨道交通客流量、最大化土地增值、最大化居住环境舒适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Pareto最优解,定量分析适宜TOD模式的合理容积率。以成都市轨道交通2号线犀浦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调整前,略微降低了居住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客流量和土地增值,对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航空公司处置应急事件存在的问题,提高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为使得评价指标在实际情况下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提出了4个准则、17项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建立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表明此评价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谭粤聪 《综合运输》2023,(8):58-62+74
轨道交通出行与多种出行方式有效衔接,不仅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且可以有效利用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通过建立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可以研究接驳方式选择概率与多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厦门市为例,研究使用Kirchhoff分布方程建立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并考虑综合出行成本对选择概率的影响,该方法具有考虑各接驳方式综合成本相对差异、计算简单的优势。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方式选择,合理推导出站点周边接驳出行选择概率与出行距离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接驳需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地区间人员和物资往来愈发频繁,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加,城镇化步伐在加快,都市圈和城市群逐步形成,轨道交通在区域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城市建设的子系统,轨道交通自其诞生以来,就以其大运量、快捷、环保等特点服务并引领着城市的规划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区域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交通体系日益成为当前城市建设重要的一环。本文从供需角度,分析了区域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轨道交通制式、模式特点,提出了区域城市建设与轨道交通规划协调发展的若干观点,并对区域轨道交通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定位对确定线路的技术标准、运营模式、系统制式等具有决定作用.房山线作为北京近期建设的轨道交通,其功能定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是北京线网规划阶段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也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难点之一。通过研究各层面关键因素对房山线功能的影响,对其定位进行分析,从而为该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索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定方法,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项目管控机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和利用试点工作,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项目评价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1)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过程评价中,应围绕指标体系的选择及权重确定方法进行研究探索;(2)在土壤剥离利用全生命周期阶段中,应加强前期部署勘察规划,夯实耕作层剥离工作基础,规范施工工程工艺,用好剥离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